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及金相试验方法研究了内埋金属件的大厚度复合材料实心部位的微观结构,发现采取0o纤维在金属件周围进行缠绕铺层时容易引起超声波的衰减,分析了超声波衰减的机理,首先预浸料中夹杂微小气泡引起孔隙率较低,形成了复合材料内部的疏松缺陷;其次由固化过程时内应力引起的微裂纹,导致超声波信号发生衰减;另外,纤维屈曲或局部树脂分布不均匀对超声波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振动时效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双程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应变较小或较大时,经过振动时效后NiTi合金的双程应变量增加;当预应变适中时,振动时效后NiTi合金的双程应变量减小.这可能是由于振动时效在NiTi合金中产生了微观塑性变形,改变了合金中的双程应力场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Fe-15Mn-5.5Si-12Cr-7Ni(质量分数)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理本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的记忆效应是靠应力诱发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而产生的。ε-马氏体是在应力诱发下由奥氏体基体(111)γ面层错处形核产生的。通过热处理和训练处理后,该合金的记忆效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压电作动器用于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利用压电作动器进行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机理,从能量的角度对施加控制时悬臂梁自由衰减振动的阻尼比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了主动阻尼比与反馈增益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实验系统,对上述关系式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粘胶基碳纤维(RCF)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首次获得了原子级的RCF图像,对其原子间距作了精确地量化,并且尝试着将所得到的图像与高定向降解石墨(HOPG)相比较,以期对RCF的微观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原子级尺度上,发现了原子排列并不规则的石墨状结构,二维视图量化结果表明:相邻原子间距为0.142nm,最近六圆环中心的距离是0.253nm。  相似文献   

6.
陶瓷材料的微波烧结机理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根据部分陶瓷材料的微波烧结实验结果和微波加热的特点,对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电场在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微波加热的微区温度梯度模式,以及微波连接的液相连接方式,并据之对实验结果给出了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7.
冷挤压孔抗疲劳增寿机理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受力机理、金属流动规律、微观组织结构变化、显微硬度变化等方面对冷挤压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冷挤压孔的抗疲劳增寿机理,并对无衬套和带衬套挤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交流阻抗谱和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表征了氯化橡胶涂层在实验室热氧和湿热加速老化中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氯化橡胶涂层在130℃热氧老化后会脱除HCl气体,形成C=C.在85℃相对湿热为75%下湿热老化后会脱除HCl气体,形成C=C,吸湿后生成羟基.  相似文献   

9.
在大厚度板材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工艺控制不当易引起材料组织分布不均匀、粗大晶粒等问题。本文针对TC4轧制板材,研究超声检测信号对材料内部组织分布的表征情况。结果表明,声波垂直于板材流线方向入射时,声衰减分布均匀;而平行入射时,声衰减分布极不均匀,呈条带状分布。为此,对引起不同声波衰减的截面进行组织分析,金相观察发现超声波衰减与材料内部α相的分布及形态有关:声衰减小的区域,材料内部等轴α相较多,晶粒细小,分布均匀;声衰减大的区域,α相被明显拉长。  相似文献   

10.
气相采用大涡模拟方法、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轨道模型,对高雷诺数两相圆湍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一种中等Stokes颗粒在大尺度涡结构中弥散特点以及两相速度统计特征.研究表明,颗粒弥散同时受流动涡结构和颗粒惯性决定,颗粒在涡结构的边缘或者涡与涡交织区域颗粒数密度高,形成倾向性分布.沿中心轴线两相平均速度衰减不同,颗粒相速度衰减慢于气相.射流近场两相速度沿径向变化显著,在射流远场两相平均速度都具有相似性,沿径向颗粒相平均速度衰减慢、分布平稳.   相似文献   

11.
TiNiPd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与相变滞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在 Ti Ni二元系合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Ti Ni-X三元系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及 Ni Al系高温形状记忆合金。重点研究了 Ti Ni Pd系合金成分、相变温度和相变滞后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 Pd的原子百分数大于3 3 %,相变点的增加尤为显著,Pd的原子百分数提高 1 %,将导致合金的相变温度升高 2 0℃,当 Pd的原子百分数为 4 0 %时,Ms点可达 3 79.8℃。温度滞后ΔT随 Pd含量的增加基本不变,只是在 Pd原子百分数达到4 0 %时ΔT略有增加。相变热ΔH随 Pd含量增大呈线性增加,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一种飞机结构结冰监测及自适应除冰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表面结冰的出现及程度进行诊断 ,并在诊断的基础上 ,提出利用埋入的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除冰 ,将飞机防冰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设想。该方法如果能够实现 ,将节省能源 ,同时不受飞机某些复杂区域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形状记忆合金丝工作频率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存富  陶宝祺  金江  熊克 《航空学报》1999,20(2):148-151
研究了提高形状记忆合金(SMA)工作频率的物理方法--研制细丝。给出了拉拔细丝的工艺流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丝径与响应速度的关系,对2种丝径的SMA丝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同时测定了2种丝径的SMA的响应速度。结果表明,丝径的减小对丝的相变性能,如最大恢复应变、最大恢复应力等影响不大,但可显着提高其动作频率。  相似文献   

14.
杜彦良  聂景旭 《航空动力学报》1995,10(2):147-150,200
对NiTi合金丝的相变与施加应力、温度的关系, NiTi合金丝的应力-应变与温度的相互关系, NiTi合金丝的回复力-温度-应变之间的关系和NiTi合金丝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等进行了测试, 并且导出了相应的表征公式。这些特征参量和表征公式是进行NiTi合金丝智能复合构件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形状记忆合金扭力驱动器的力学模型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克  陶宝祺  姚恩涛 《航空学报》2001,22(4):379-381
扭力驱动是自适应翼面驱动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Ni Ti SMA)丝与薄壁圆管相结合,可以构成 SMA扭力驱动器。介绍了 SMA扭力驱动器的构造,建立了扭力驱动器在激励过程中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驱动器的扭转角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is a first attempt to prepare bulk NiTi/NiTi shape memory alloy (SMA) laminates with a macroscopic heterogeneous composition by explosive welding and investigate their microstructures and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After explosive weld- ing, a perfect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and a reversibl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re realized in the tandem. Results show achievement of a fine granular structure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microhardness near the welding interface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cold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high impact velocity during the explosive welding.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ag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lded tandem a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and subject to discussion. The trans-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NiTi/NiTi SMAs increase with the rise of the aging temperat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e shape memory properties of NiTi/NiTi SMA fabricated by explosive welding can be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ag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发展了一种新型压气机叶尖间隙智能密封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变化,自适应地控制压气机叶尖间隙。本文介绍了控制叶尖间隙的原理和方案,进行了智能气动密封环的结构设计,并对密封环进行了变形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形状记忆合金经适当温度下的塑性变形可以有效地提高马氏体的稳定性,从而使相变滞后得以大幅度提高.本文根据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并结合相关的实验结果,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弛豫和相变滞后的关系.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产生的位错以及变形的第二相颗粒对逆马氏体相变温度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塑性变形导致应变能释放才是形变提高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滞后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相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单晶Si和非晶SiO2基片上制备了TiNi和TiNiCu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基片曲率法研究了薄膜的相变特征及应力随温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50℃溅射形成的记忆合金薄膜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在微电子机械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TiNi薄膜降温时出现R相变,因而发生两步相变,而TiNiCu薄膜中马氏体和奥氏体间直接转变.基片以及薄膜成份对相变点有很大的影响.单晶Si片作为基片时,记忆合金薄膜和基片间有很好的结合力,而SiO2作为基片时,记忆合金薄膜容易剥落.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具有形状记忆效应, 埋入复合材料层合板中的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相变后将产生很大的回复应力, 不仅改善了整个承载结构的机械性能, 而且改变了危险区域的应力分布, 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针对带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 通过拉伸实验及测定应力集中因子, 说明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对于承载复合材料构件孔边附近区域的应力集中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孔边应力集中因子最大可降低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