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预冷吸气式火箭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分析了复合预冷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的基本热力过程,得出了吸气模式和火箭模式下的理想循环功和热效率表达式,确定了影响发动机理想热力循环性能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吸气模式下SABRE核心机采用布雷顿循环,压气机的增压比和循环增温比是影响理想热力循环性能的关键参数;火箭模式下SABRE采用火箭发动机循环,喷管降压比和出口排气速度是影响理想热力循环性能的关键参数。氦气仅仅在发动机内通过换热器换热实现能量在各循环子系统之间的输运,而其本身并无变化,不对发动机的理想循环功和热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1,(4):47-47
美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4月5日宣布要研制一种重型火箭。称为“重型猎鹰”的该型火箭高69.2米.重约1400吨,由标准“猎鹰”9火箭捆绑两个“猎鹰”9第一级构成。它将成为迄今造出的最强大的商业火箭.运载能力远高于该公司现有的火箭.新火箭能把约53吨货物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1,(10):47-48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10月7日对国家杜马说.该局已决定放弃在2015年前研制出新型“罗斯”M运载火箭的计划。他说,俄航天局已得出结论.认为可以利用已有的火箭,而无需一种新火箭。他说,“罗斯”M火箭计划消耗着该局37%的预算.但这些经费却不足以使其在2015年前后实现首飞。据分析.波波夫金所称的已有火箭显然是指“安加拉”系列火箭.这种火箭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研制.  相似文献   

4.
心榕 《航天》2012,(9):39-41
自从人类依靠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以来,运载火箭的“个头”随着有效载荷重量的增加越来越大,其中一些大型火箭,例如美国的土星5号、俄罗斯/苏联的联盟号等被隆重推出,精彩亮相,在重大航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太空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名角”并因此家喻户晓,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火箭科学家们在研制大型火箭的同时还研制过一些小火箭,目的不是为了发射有效载荷,而是为研制大型火箭进行必要的工程试验。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一样,虽然不为观众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鲜为人知的“配角”火箭——小乔。活跃于水星计划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空气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为设计相应类型的预冷器提供技术基础,针对SABRE预冷器最小周期性单元,以数值方法研究了管间距、管排数、空气入射角度及氦气/空气热容量比对预冷器流动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管排数和减小管间距,能够增大预冷器换热功率,降低空气出口温度,但会降低空气侧、氦气侧平均换热系数,减弱对流换热能力,增大空气侧总压损失。空气入射角度对空气侧、氦气侧换热影响微小,但对空气侧总压恢复系数影响显著。增大氦气/空气热容量比能够降低空气侧总压损失,增大空气侧、氦气侧平均换热系数,降低空气出口温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世界航天大国集中进入主力火箭更新换代期,例如,美国的“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猎鹰”火箭、“星舰”、“新格伦”火箭、“火神”火箭,欧盟“阿里安”6火箭,日本H-3火箭,俄罗斯“安加拉”火箭等,这些火箭的研发均将低成本、高效率作为突出要求,特别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火箭的商业发射报价大幅下调,更刺激了各航天大国对新型主力火箭成本控制的追求。除了控制火箭研发、制造成本之外,从火箭测试发射技术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7.
8月24日,载有“进步M-12M”货运飞船的“联盟-U”火箭发射失败,火箭点火325秒后,与地面中断了联系,导致飞船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8.
阿里安公司8月7日宣布,公司已全部接受了“阿里安”5火箭事故调查委员会的建议,目前,他们已制定了完整的行动计划,力争使“阿里安”5火箭能在11月底正式恢复发射。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9,(11):18-19
NASA于10月28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对其“战神”1—x火箭进行了试飞,并取得成功。“战神”1-X是拟用于送人上天并最终重返月球的全新型“战神”1火箭的首枚试验火箭。此次试飞耗资4.45亿美元.是NASA自航天飞机1981年首飞以来首次对一种用于载人航天的新火箭进行试飞。各种迹象表明.火箭在飞行中表现良好.但工程技术人员至少要用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对大量试飞数据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4):47-48
洛马公司和阿联特技术系统公司(ATK)3月25日宣布将联合推出已沉寂多年的“雅典娜”系列小型运载火箭的现代化升级型号。新推出的两级“雅典娜”1C和三级“雅典娜”2C火箭以第一代“雅典娜”1和2火箭为基础,能可靠地将小型有效载荷送入各类轨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5,(9):45-46
美国转型航天公司(t/Space)与比例复合材料公司6月14日完成了为期三周的火箭样箭高空投放试验,试验了从载机上投放载人火箭的一项新技术。作为转型航天公司“机组转移飞行器”(CXV)载人舱及其“快达”2火箭研制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阳光 《航天》2012,(2):20-20
轨道科学公司将“金牛座”2新型商用火箭更名为“心宿二”。选用“心宿二”这一名称是因为心宿二是天上最明亮的恒星之一,而该公司希望这种火箭也能成为航天发射市场上的明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2,(6):53-53
维珍银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怀特赛兹对媒体说,该公司拟在2013年底首次利用“太空船二号”亚轨道飞船搭乘付费乘客上天,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一系列关键性火箭动力试飞的进展情况。5月份,承造“太空船二号”的升高复合材料公司拿到联邦航空局的实验性发射许可,准许其利用大型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进行一系列试飞,使该飞船成为第一种获联邦航空局此类许可的载人用火箭动力飞行器。“太空船二号”由“白衣骑士二号”载机挂载升空,可乘6位乘客和2名飞行员,票价2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中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70年首次应用于中国“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迄今已成功研制和应用了多种不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本期起,分三期向国内外读音介绍六种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下属单位研制生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包括,第二期:FG-02“长征1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东方红2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三期:FG-23A返回式卫星制动发动机;“风云二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四期:EPKM近地点发动机,CZ-2C/FP运载系统变轨发动机(FG-47)。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5.
空天瞭望     
阿里安5火箭遭重创 欧洲阿里安5火箭7月12日在库鲁航天中心进行的一次发射中遭受重大挫折,未能把欧空局“阿蒂米斯”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全称“先进数据中继与技术卫星”)和日本一颗向家庭直播电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失败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亿美元。按计划,火箭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8,(3):46-4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设法解决其航天飞行器上存在的一个可能很危险的问题,而这次的问题出在尚未造出的登月用火箭上。这种新型火箭称为“战神”1,拟取代航天飞机,用于发射“奥利安”载人飞船,执行登月等任务。工程技术人员担心,它可能会在头几分钟的飞行中产生剧烈振动,从而有可能毁掉整个火箭。NASA官员希望最早能在3月份拿出设计修改计划,  相似文献   

17.
EPKM近地点发动机是中国目前用于航天领域最大的空间固体火箭发动机,配合“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作卫星轨道转移使用。它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研制,于1995年11月28日及12月28日分别用于“亚洲二号卫星”和“艾柯斯达一号卫量”发射。  相似文献   

18.
浅论了“三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三化”工作的意义与内涵 ,总结分析了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三化”工作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三化”设计工作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天顶2坠毁,12星“遇难”乌克兰天顶2运载火箭9月9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全球星蜂窝电话网络系统的12颗卫星时于升空后不久失事,火箭和卫星坠毁。起飞后272秒火箭制导系统出现错误指令,发动机关机,火箭落向地面。这是该火箭原定3次全球星发射任务中的首次,也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3,(12):51-51
正在飞往木星的NASA“朱诺”探测器10月9日从地球附近飞过,以借助地球引力来提高飞行速度。此次飞越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8公里。耗资11亿美元的“朱诺”探测器是2011年8月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由于运载能力的限制,该火箭无法把“朱诺”送上直接飞往木星的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