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以加强过程的控制和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企业生产制造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深度不断加大,生产制造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依靠更多的、更为先进的、更为成熟的用于生产制造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来有效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进一步提高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对数字化工厂的理解及相关关键支撑技术的分析,提出面向航天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工厂构建目标及总体建设方案,规划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系统策划实施要点,对航天企业的数字化制造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并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构建新型数字化精益制造体系。  相似文献   

3.
统计技术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有效工具。综述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与选择和应用统计技术的关系,强调利用数据与信息进行决策是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表面处理专业标准统一与提升是现阶段环境保护要求高、标准更严、支撑集团层面表面处理能力统筹建设新要求。围绕执行标准体系建设、清单确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标准研究与制定等环节,以《金属镀覆和化学覆盖质量控制要求》和《铝及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两项标准为提升示例,明确各个环节的内涵和要求,构建了表面处理专业标准体系统一与提升实践流程,有利于指导其他专业领域标准统一与提升工作,支撑了航空工业武器装备研制升级需要。  相似文献   

5.
虽然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日益深入,航空公司分销渠道信息化建设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营销环节中的瓶颈。本文从技术提升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渠道管理现状,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从量化管理、动态平衡的渠道歧视体系、流程控制等多角度提升渠道管理水平。最后探讨了信息化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伏发电的突变性及昼发夜停特性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预测电流控制的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光伏阵列的非线性特性,最大功率点周围光伏电压的振荡及逆变器、滤波器的设计等。为了确保系统采用控制算法的稳定性,MPPT的设计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算法从光伏系统的电压与电流预测基准电流进而控制光伏并网系统。通过与传统的波动相关控制方法对比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照发生突变时,与传统的波动相关控制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算法的跟踪速度较之提升9.3%,并能够准确跟踪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点,且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付磊  口丽媛  铁诚 《飞机设计》2023,43(6):9-13
为了全面提升军用飞机线束及线束敷设设计质量,从设计源头根本性改善外场线路问题,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开展了EWIS (电气线路互联系统)设计质量控制的新流程、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根据设计质量问题和改进需求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PDCA (质量环)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完善了EWIS技术文件体系,形成了EWIS精细化设计及检查验证流程,提高了设计要求的提出、实现、验证和持续完善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对重量特性的控制过程,极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对提升飞机EWIS设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的飞机制造企业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工艺设计水平,解决了在航空产品数字化工艺设计、制造方面的标准统一和系统整合等问题,保证了业务应用系统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国内飞机制造企业经过长期的三维工艺设计与仿真、CAX/CAPP/MES系统集成等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基于模型的定义(MBD) [1-2]、三维工艺设计可视化、三维装配过程仿真验证及优化、三维工作指令的创建、发放及浏览、多系统集成和业务流程优化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体系完整的、能支撑装配、机加、钣金、冶金等各类工艺设计业务需求的三维化、系统化、集成化的企业级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实现了传统二维工艺设计制造体系向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制造体系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重合度齿轮转子-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的振动强度稳定性以及振动轨道稳定性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振动强度参数稳定域的计算,量化了高重合度齿轮副对齿轮转子 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稳定性提升的贡献大小。结果发现在转子质量偏心较小的条件下,高重合度齿轮系统的振动强度稳定性要比普通重合度齿轮系统提升很多;但在转子质量偏心较大时,高重合度齿轮副的采用对传动系统参数稳定域的扩张并没有显著贡献。通过振动轨道稳定性全局分岔图的计算,明确了滚动轴承游隙、转子质量偏心等参数对高重合度齿轮转子-滚动轴承系统振动轨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系统各种稳定周期轨道及非周期轨道与对应参数区间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基于外部环境和质量要求的变化分析钣金产品制造质量现状和改进钣金制造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为目标,通过建立流程体系,构建了以“工艺技术改进”“技能水平提升”“任务计划管理”“生产现场管理”“验收标准落地”及“考核监督强化”专题行动的钣金制造质量提升管理体系,让质量管理工作有效、高效运行。航空制造企业级钣金制造质量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为航空钣金制造质量提升管理工作提供工作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出版物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优化举措,可以大幅度提升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物的编写质量,为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和产品服役(EIS)后的运行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航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对航空制造业数据多源异构、样本少、强关联等特征,利用知识图谱等新一代知识工程技术对数据的结构化描述、高效管理的能力,提出基于事理图谱的航空数据智能技术体系和分析流程,重点研究面向航空领域数据的本体建模、事件关系识别、事件抽取、事件消歧等技术方法,并选择某单位航空产品开展质量问题原因分类、质量事理图谱构建、事理知识推送等应用及原型系统建设,辅助进行质量问题审理,推动质量问题快速反应。结果表明:利用数据和知识开展数据智能化质量管理的技术体系和路径可行,基于事理图谱的质量知识抽取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推进航空制造业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数据智能化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航空制造企业实施的企业级工艺优化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航空制造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工艺流程优化及改进,进行机械加工制造流程的全过程管理和实践。通过运用现场写实、工艺流程测量与评价方法、人机操作图、生产线路图等精益工具优化生产组织流程,转变质量控制模式,重构数控零件加工生产准备模式,创新工艺设计方法,调整生产工艺布局,构建工艺设计规范体系。推行配餐式管理,实现快速生产准备,应用工艺技术知识管理,构建质量提升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主价值链的创效能力,对航空制造工艺流程全过程进行管理并达到流程优化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MES系统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质量等优点。本文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批量生产的综合计划、质量管控、物资齐套与调度控制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稳定性差、生产资源浪费、缺乏柔性等问题,开展了基于MES的生产调度系统技术研究,对该系统总体构架、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无人机批量生产过程的有序运作和资源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行性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一、从单纯的产品质量管理过渡到全公司的质量管理,又从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向全社会化的质量管理过渡; 二、以技术为基础,以市场为目标的质量改进系统是先进企业改进质量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复杂生产系统波动源的探测和稳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工程实践中 ,都把产品的质量问题归结为质量特性围绕设计目标值产生的波动。因而减少和控制波动已成为质量控制领域的首要任务。欲减少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 ,进行稳健设计 ,应首先寻找造成波动源的工序。文中首先定义了简单和复杂生产系统 ;介绍了在复杂生产系统中构造的各个相关工序的相关矩阵以及与之对应的网络 ;概述了利用最大树原理对相应网络节点的各生产工序进行聚类筛选的方法 ;通过残差分析以核定波动源 ;最后对稳健设计原理的分析与应用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航空质量管理标准及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剖析了航空工业现行质量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针对航空工业武器装备、民机、国际合作等型号/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现实需求,提出了航空工业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构建框架、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明细表编制以及标准制修订的实施建议,为航空工业质量管理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满足重点型号/项目研制生产需要,提高航空工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松  曾鸣  苏宝库 《航空学报》2007,28(2):365-369
 针对直流电机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和波动力矩,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力矩补偿策略,将重复控制机制引入到基于分解控制的补偿策略中。其中,鲁棒自适应补偿器用来补偿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力矩和波动力矩;而插入的重复控制器用来进一步提高系统运动曲线的跟踪性能。二者的综合构成了系统完整的控制律。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对高精度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改进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管理创新和优化改善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领先的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制造企业正经历着或者初步完成了针对微观或者局部的管理优化,这些管理实践通常大量引进和应用先进管理技术,以流程优化为主线,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结构、制度体系、质量管理、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绩效测评、岗位与职责分工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优化,同时,围绕各种管理需求,运用IT手段搭建了各种业务支撑平台,这些创新实践给企业带来了较明显的局部优化绩效[1].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线束企业目前线束工艺缺乏有效校验、设计效率低、生产过程管理和技术状态控制薄弱的现状,在分析航空线束工艺设计和制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为工艺设计提供智能辅助支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显性化管理和对技术状态的有效控制。通过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在提高线束工艺设计的效率、加强对工艺文件的技术状态管理、提升对线束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通过实例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