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的工业4.0为全球制造业描绘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宏伟蓝图:基于赛博-物理系统,建立人机一体的智慧工厂。实施工业4.0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构建智慧工厂的生产线,即将大量先进技术组织为有机整体,并固化为生产线及管理模式,从而通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将生产线的精益化水平推向新高峰。德国的工业4.0为全球制造业描绘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宏伟蓝图??基于赛博-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建立人机一体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进而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工业界也将借鉴德国工业的先进制造理念,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IMS"、欧盟的"IMS2020计划",以及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都告诉我们: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正积极实践智能制造理念,航空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在对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民用航空智能工厂建设趋势,并对中国商飞公司智能工厂的建设进行展望,以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正>工业4.0最早由德国提出,旨在借助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在信息物理融合的基础上,打造由智能化的机械、存储系统和生产手段构成改为应用于智能工厂的"网络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供应商和主导核心力量,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工业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支柱之一,历史上经历了以机械化、电力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3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整个工业文明跨入现代化进程。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0月14日两个世纪前,标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250年后,标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也必将发挥意义非凡的关键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技术的大融合,融合技术的发展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物理、数字与生物技术领域的边界。人与物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接,将给我们的生产、贸易和沟通带来极大  相似文献   

7.
工业4.0的提出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引发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升级.在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s)智能制造的发展热潮下,智能焊接技术是当前热点问题.介绍了信息物理系统、工业产业链等相关概念,解释了基于制造业产业链的“工业4.0”的内涵.以历次工业革命为背景,阐明了焊接技术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信息物理系统架构的分析,提出了智能焊接技术在各个层次中的关键技术,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智能焊接更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上议论得很热烈。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按照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分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蒸汽机、纺织工业为标志。第二次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机械工业、钢铁工业、重化工为标志。第三次是在二十世纪初开始以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的发展为标志。而这一次将是第四次。其特征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广泛利用。这次新的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结果,将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是引领制造业发展,推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引擎。飞机结构件加工是典型的小批量、大柔性离散型制造,在实现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介绍了智能制造的背景、特征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转型面临的现况,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飞机结构件数字化车间构建关键技术,为建立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范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online     
<正>Delcam让工业4.0落地,让机器拥有"感知"和"自主决策"能力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讨论与争论非常激烈,智能工厂、智慧加工等描述听上去非常美好,而如何让数控加工智能、让装备拥有智慧、让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落地",Delcam软件系统数控机床在机检测(Power INSPECT OMV)、自适应加工系统、模仿变形技术将在智能制造中发挥极大作用。在机检测让数控机床拥  相似文献   

11.
<正>新年好!首先,我要代表ESI中国和中航伊萨全体同仁向工作在制造业一线的朋友们和《航空制造技术》的读者朋友们,致以最尊敬的问候,并祝愿各位新年快乐,工作顺利!正如各位所知,在18世纪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即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发生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20世纪发生了以"信息化"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与精密超精密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融合,数字化制造的潮流在国外已经顺应制造业的变革而形成.德国“工业4.0”、美国基于模型的企业(MBE)的概念,推动了世界制造的进步与提升.作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我国,也一直关注并高度重视工业制造的数字化建设.本文以此为背景详细叙述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特点要求和技术装置.重点介绍了智能制造在精密超精密加工制造领域的可行性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解读"工业4.0",重点分析其战略愿景和实践"工业4.0"构建数字化工厂所采用的理念、方法和工具,阐述了基于CPS、以整合两个PLM(产品和生产)为主线的技术发展脉络,以期为中国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先进的IT架构、工业软件体系和工业自动化应用技术等的借鉴。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发达工业国家都积极推进先进的战略措施,重塑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尤其德国政府联合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展的以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建设和应用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4.
近代意义的国防科技工业诞生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后,至今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国防科技工业的诞生;两次世界大战推进了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扩张;冷战结束后向军民一体化的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历经了这四个时期发展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最初只有兵器和舰船制造业,发展到今日拥有核工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舰船工业、兵器工业、军事电子工业等行业,其产品既包括所有武器、武器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等军用产品,也广泛涉及与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相关的民用产品。因此,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是各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军事战略、保证国家军事实力和军事优势的重要科技和工业基础;而且,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在工业4.0浪潮席卷而来之际,制造业如何创新,并实现数字化系列畅想,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旗下机构Siemens PLM Software是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和生产运营管理(MOM)软件、系统与服务提供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有独特见解和众多国际成功案例。为探讨中国制造业创新之路,本刊对Siemens PLM Software Digital Enterprise Realization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制造官Helmuth Ludwig先  相似文献   

16.
为制造技术的发展搭桥铺路刘高倬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航空制造工程》第四届编委会主任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新技术新产品竞相问世,加速更迭,国际范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不可避免。我国航空工业面临的正是这种严峻的挑战。经验证明,高...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技术在航空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结合、虚实融合的新一代智能界面是智能制造的一个显著特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高级人机交互技术,将在智能制造系统中发挥人与智能设备之间传递、交换信息媒介及对话接口的作用.随着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虚拟现实必将逐步深入工业应用,在两化深度融合过程中充分发挥“智能之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工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革命,未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必然是以机、电、信息相结合的智能化制造革命.《经济学人》2012年4月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专题报道中阐述了目前由技术创新引发的制造业深刻变化,其中,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制造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1]. 作为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化工厂是现代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应用体现,也是实现智能化制造的必经之路.数字化工厂借助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通过集成、仿真、分析、控制等手段,可为制造工厂的生产全过程提供全面管控的一种整体解决方案[2].早在2000年前后,上汽、海尔、华为和成飞等制造企业均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工厂.今年来,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对设备效率、制造成本、产品质量等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离散制造业中以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造船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已越来越重视数字化工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指导框架的提出,制造领域面临急迫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改造,机械制造产业也必将向智能制造时代迈进。精密制造领域作为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重要分支,其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同类型产品的批量化精密制造中,高精度、高质量与高良率是制造过程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基于同类产品批量化精密制造的特点,本文在以大数据及物联网为架构的智能制造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制造单元加工状态监控与决策的机联网智能制造子系统框架模型,并对其功能组成及架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析。首先论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与精密制造的内在联系;然后介绍了可实现制造单元加工状态和过程监测的相关技术与系统功能,并详细分析了制造单元加工状态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以及智能制造单元的智能控制方法;再次围绕实现车间级或局部制造区域内批量化精密制造系统的质量控制需求,探析了以无线自组网为基础组建批量化精密制造智能控制与决策的机联网子系统功能架构设计;最后以课题组目前开发的光学精密制造智能控制子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在国家973、863、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智能制造与RFID技术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RFID标签封装装备,研发了全系列工业应用高性能RFID读写器和标签,开发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航空、汽车、工程机械等制造龙头企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