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AFAR-L是第四代多用途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设计安装于前缘襟翼的L波段AESA雷达,在T-50上除了两侧前缘襟翼外,在进气道可动前缘处似乎也有安装,未来苏-35S也可能会采用(目前在外销型上使用的是4238E主动相控阵敌我识别天线)。AFAR-L集火控雷达、敌我识别、通信、空中管制等复杂功能于一身。这种系统是俄罗斯依据米格-31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空》2009,(1):10-10
1 苏-35战斗机首飞 2月18日.首架苏-35战斗机首飞成功。苏-35(俄空军称为苏-27SM2)是一种性能介于苏-30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过渡机型.预计于2010~2011年交付俄罗斯空军。苏-35项目启动于2003年,装备了探测距离达400千米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矢量推力能力的117S发动机和其他新型设备,机体寿命达到了6000飞行小时。据推测,苏-35还可能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  相似文献   

3.
8月23日,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的F-35战斗机火控雷达(AN/APG-81)开始首次空中飞行测试。AN/APG-81为有源相控阵雷达测试时安装在1架BAC-1-11试验飞机上.进行了全向搜索、对空搜索和合成孔径雷达模式的测试,成功评估了其对空、对地目标的探测能力。(孙)口  相似文献   

4.
时杰 《国际航空》2006,(2):64-66
美国空军正在发展一种不仅能探测飞机和车辆,还能探测和跟踪低飞巡航导弹的MP-RTIP(多平台-雷达技术引入计划)机载监视雷达.这种机载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将装在正在研发的E-10A广域监视(WAS)飞机和"全球鹰"无人机上.  相似文献   

5.
<正>相当重视武器信息自主权的俄罗斯人在后苏联时期便开始尝试建立球状雷达视野。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前视X波段相控阵雷达,口径较小的X波段后视雷达,以及可安装于前缘襟翼的微型X波段相控阵雷达。至此,以高精度的X波段雷达建立球状主动雷达视野已具备可行性,甚至在老苏-35上已开始测试前后视雷达的共享。但这种设计使得主雷达视野以外的部分探测距离难免较小,为此俄罗斯人想到以机械辅助扫描来拓展主雷达  相似文献   

6.
航空动态     
<正>装备新型雷达的歼11D现身5月5日,中国网络论坛的照片显示,一架由沈阳飞机公司(SAC)制造的最新型歼11战斗机已经于4月底进行首飞。照片中的战斗机编号为D1101,据称型号为歼11D,这是中国仿自苏霍伊公司的苏-27/苏-30"侧卫"家族的国产歼11系列战斗机的最新型号。该机型与以往"侧卫"/歼11系列最大的不同是具有一个带倾斜角度的新雷达罩,里面很可能搭载了一部固态相控阵(ESA)雷达。这种带倾斜角度的雷达罩最近也被用在成都飞机公司的新型歼10B战斗机上,后者就装备了新型固态相控阵(ESA)雷达。  相似文献   

7.
从第四代战斗机对机载雷达的需求出发,分析和比较了机械扫描雷达与相控阵雷达的系统特性。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的第四代战斗机雷达。指出相控阵体制是下一代机载雷达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系统介绍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展概况、组成与工作原理,对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预警机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对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预警机上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光电系统是现代战机上相当重要的装备,依用途可概分为探测火控、被动预警以及主动预警用途。目前最先进的俄制机载光电系统可分为UOMZ(乌拉尔光学仪器制造厂)和NII PP(精密仪器制造科学研究院)两大流派。UOMZ虽是工厂,但在承制苏-27的36Sh光电探测器后便进行后续改进型号的研发,苏-33的46Sh以及老苏-35的52Sh便是其自行研发的成果。近年来其更开始与法国泰利斯公司合作,引进生产该公司的光电系统(主  相似文献   

10.
在1993年迪拜国际宇航与防务展览会上,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的试飞员驾驶苏-35双发战斗机表演了超大迎角性能和机头指向敏捷性。这是苏-35首次在西方展示其飞行特性。展览会期间,苏-35作了针对双座苏-30的空中格斗模拟表演。苏-35的设计特点苏-35是基本型苏-27的重大改进型,安装了被加大的前缘延伸边条(LEX)和动力操纵前翼。另外,还包  相似文献   

11.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从研发进入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伟武 《国际航空》2005,(10):50-53
机载有源相控阵(AESA)技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美国不仅在新一代战机F—22和F—35上装备了AESA雷达,用AESA对第三代的现役战斗机、轰炸机、预警和监视飞机进行升级换代也已列入计划,并正在进行中。其他一些航空强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着手这一领域的技术合作与开发。AESA的成功应用称得上是对传统机载雷达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扩展了雷达的应用领域,提高了雷达的性能,进而提高和丰富了作战飞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不久前,一张新型歼11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有人从其雷达罩的涂装分析该机可能搭载了相控阵雷达,而且很可能是AESA(主动相控阵)雷达。这令广大军迷振奋不已,因为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国在战斗机机载雷达领域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是,在机载雷达方面,有的国家直接研制AESA雷达,而有的国家则既有AESA雷达也有PESA(被动相控阵)雷达。这"P"与"A"的一字之差究竟有何分别?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军在 E-2C 的基础上对 E-2D"先进鹰眼"进行了全面改造,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机械雷达和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相结合的复合式雷达,远距离探测小型目标的预警能力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军方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控制来自光发射器平面阵列的激光束的方法,以使其象相控阵雷达系统那样,不需要转动平台就能控制雷达波束。该可控激光技术的潜在应用包括激光武器、激光瞄准与探测、激光通信和激光干扰。负责该项目的是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和美国国防预研计划局(DARPA)  相似文献   

15.
以菱形翼布局高空长航时(HALE)传感器无人机研究为背景,分析了翼型内部安装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基本原理。通过推导雷达探测性能的估算方程,建立了在翼型中安装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典型雷诺数下的RAE2822翼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使用有限体积法k-ω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在这一状态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同时对不同厚度的NACA 64A系列翼型的流场结构和流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满足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安装情况下翼型的优化设计思想。优化结果验证了这一设计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F-22机载火控雷达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翔  朱荣昌 《飞机设计》2003,(1):42-46,52
通过有源相控阵技术、低噪声接收部件、紧凑布局和高级模态开发 ,F - 2 2雷达系统实现了在性能、可靠性和低可探测性方面的大幅提升。本文基于载机综合航电系统概念 ,在分析APG - 77雷达系统硬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 ,探讨了F - 2 2雷达在生存性、杀伤性、可靠性和保障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讨论了有源相控阵技术在低雷达散射截面战斗机上应用的折衷考虑。  相似文献   

17.
<正>该系统利用E-Band相控阵毫米波雷达技术,可探测300米范围内细小FOD(2.5cm直径x2.5cm高度),可车载安装(移动式),也可在跑道侧固定安装(固定式)。探测者(FOD Finder)可有效提高机场安全保障水平、降低飞机起降风险,有效防止民航灾难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机载预警雷达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世界各国预警雷达发展概况,分别对一至四代预警雷达的功能等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新一代预警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组成、功能、工作过程和技术特点;指出了机载预警雷达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共形相控阵技术,双/多频段雷达技术及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相控阵雷达波位的编排方法,该方法采用第一指向角作为法向波束宽度,使得雷达波位间隙率为0、重叠率很小。通过对指向角大的波位进行驻留时间补偿,使得脉冲积累数随波束指向角增加而增大,探测性能随指向角变化差别不大。以波位编排和边缘不出现栅瓣为条件,可以估算相控阵雷达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相控阵雷达探测性能的计算过程。对简单目标的仿真计算表明,计算方法合理,计算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20.
机载雷达技术目前发展迅速,本文根据近期该领域发生的一些新动态,分析了有源相控阵(AESA)、合成孔径雷达(SAR)、共形天线、传感器综合和数据融合、隐身目标探测和雷达本身的隐身特性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