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提法屡见不鲜,您如何看待工业4.0以及它在国内外的演进趋势。王湘念:工业革命是科学和工程技术进步的结果。在经历了蒸汽机、电能和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当前我们处在机器智能逐渐增强,延展人的智能并部分替代人的智能时代,这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上议论得很热烈。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按照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分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蒸汽机、纺织工业为标志。第二次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机械工业、钢铁工业、重化工为标志。第三次是在二十世纪初开始以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的发展为标志。而这一次将是第四次。其特征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广泛利用。这次新的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结果,将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春寄语     
人喜盛事,鼠兆丰年,值此新岁开元之际,谨代表本刊向各位忠实的读者、作者和辛勤的编者致以新年的问候!祝愿每一位用心工作、热爱生活、与《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牵手同行的航空人以及各界人士、朋友们,工作有标准,生活有质量,新年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领导讲话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会议今天在空军航空博物馆召开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14日两个世纪前,标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250年后,标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也必将发挥意义非凡的关键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技术的大融合,融合技术的发展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物理、数字与生物技术领域的边界。人与物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接,将给我们的生产、贸易和沟通带来极大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IMS"、欧盟的"IMS2020计划",以及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都告诉我们: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由于发动机在航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类在航空领域每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进展,都与其动力装置的突破和进步密切相关,而人们对飞机的需求和发展又促进航空发动机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航空技术发展早期,由于缺乏合适的动力,飞机的发明比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晚了近140年,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塞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航空港》2015,(6)
<正>东航App改版更名"东方航空"东航移动客户端App"东航移动E"在推出5周年之际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升级,并更名为"东方航空"。新版App不仅在界面设计、用户交互体验、支付渠道、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还增加了线上预订酒店和接送机服务两项产品。凭登机牌免费用车各位客官们,惊喜来了!即日起至8月25日,凡乘坐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海口、三亚进港的客官均可享受凭当日登机牌免费用车一天!小二们在机场恭迎各位客官的光临!  相似文献   

9.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正积极实践智能制造理念,航空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在对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民用航空智能工厂建设趋势,并对中国商飞公司智能工厂的建设进行展望,以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各位代表: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会议现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召开了。中国航空博物馆规模之大是亚洲第一,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这次大会的召开得到了航博馆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航博馆的领导和全馆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也为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正>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的应用已从最初的次承力结构大幅扩展到机翼、机身等主承力结构,其用量和减重效果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领域应用的增长,其自动化制造的大规模实施是促进复合材料产品降低成本和广泛应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新年伊始,我们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总队安全飞行40周年,国务院同意民航总局授予飞行总队“全国安全飞行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并荣记集体一等功。首先,我代表民航总局党委和总局,向在百忙中出席大会的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老同志和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国航飞行总队全体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3.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同志们,你们好!我荣幸的参加了本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会议,从而满足了我渴望学习的愿望,为此我谨向组织者表示衷心的谢意。  相似文献   

14.
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结合:一种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材料层层累加的方式实现结构的制备,这种独特的制造方式实现了高度复杂结构的自由"生长"成形,极大地拓宽了设计"空间",为新型结构及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往往需要设计技术的快速跟进,拓扑优化方法因其不依赖初始构型及工程师经验,可获得完全意想不到的创新构型,已成为结构创新设计的重要工具。因此,将拓扑优化(先进设计技术)与增材制造(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面向增材制造的创新设计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从面向增材制造的优质结构构型设计以及考虑增材制造工艺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现阶段基于拓扑优化方法所建立的结构创新设计理论,并指出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智能制造是引领制造业发展,推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引擎。飞机结构件加工是典型的小批量、大柔性离散型制造,在实现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介绍了智能制造的背景、特征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转型面临的现况,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飞机结构件数字化车间构建关键技术,为建立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范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航材智慧物流是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航材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航材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航材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效率的智慧化模式。0引言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历次技术革命都会围绕一个核心技术展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信息革命是计算机和半导体芯片,而当下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带来了智能时代,即采用新技术全面升级产业链,为行业企业发展带来无限机会。  相似文献   

17.
现代工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革命,未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必然是以机、电、信息相结合的智能化制造革命.《经济学人》2012年4月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专题报道中阐述了目前由技术创新引发的制造业深刻变化,其中,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制造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1]. 作为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化工厂是现代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应用体现,也是实现智能化制造的必经之路.数字化工厂借助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通过集成、仿真、分析、控制等手段,可为制造工厂的生产全过程提供全面管控的一种整体解决方案[2].早在2000年前后,上汽、海尔、华为和成飞等制造企业均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工厂.今年来,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对设备效率、制造成本、产品质量等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离散制造业中以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造船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已越来越重视数字化工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工业4.0最早由德国提出,旨在借助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在信息物理融合的基础上,打造由智能化的机械、存储系统和生产手段构成改为应用于智能工厂的"网络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供应商和主导核心力量,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工业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支柱之一,历史上经历了以机械化、电力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3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整个工业文明跨入现代化进程。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新年寄语     
<正>各位编委、专家、学者、作者以及各位读者:大家新年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4年,《航空科学技术》将迎来自己的25岁生日,24年前的这颗幼苗,如今已长成一颗参天大树。25年来,《航空科学技术》始终坚持围绕"探索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突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以传播航空科学知识、展示航空科研成果、累积航空科学文化、培养航空科技人才、促进航空科技发展为己任"的办刊方针,结合航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全面报道了飞行器、航空动力、机载设备与武器设计、试验与测试、制造与材料、航空管理、信息技术等前沿、基础和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各型飞机研究力度,推动了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军用、民用飞机研制,当前形成了哪些技术指导思想?朱剑英:飞机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工业强国在研制现代军机、民机时,都从本国的实情和需求出发,从以下6方面作出优选决策。(1)先进性。即飞机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有(军机、民机有所不同):飞机整体尺寸,最大(巡航)航速,最大(满载)航程,起飞重量,最大载重、载客数,升限,爬升率,机动性等。(2)安全性。以飞机的故障率为指标,发达国家的适航条例规定,现代军机零部件在单位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