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801电力脂     
电力是必不可缺少的原动力。在电力系统中导体间的连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目前,母线与母线,母线与设备之间等部位,仍以螺栓为主要的连接方式(软导线端鼻为压接的)。以往在连接的接触面之间均涂以中性凡士林作为密封和防止接触表面氧化的保护措施。但是中性凡士林滴点低,当运行温度达到70~80℃时,会逐渐流失干涸。这样,空气中各种有害介质就有可能沿隙侵入,使接触面氧化,并逐渐腐蚀,特别是铝导体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我校2号变电所(实习厂变电所)担负着学生实习、生产加工、教学和生活取暖的锅炉运行及服务公司等动力用电.随着生产的扩大,特别在冬季取暖开始后,因学校与供暖面积的扩大,锅炉房二台4吨锅炉同时投入运行,动力用电大幅增加,就使得320kVA变压器严重超载运行,导致高压柜继电保护系统频繁跳闸,影响到教学、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电机智能保护装置系统,分析了对电动机进行各类保护的原理,并且针对过载保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温升预测的算法,将这种算法应用于实际的保护中.有效地弥补了不能用数学模型精确描述电机运行中发热和散热过程的缺陷。实验证明,在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问:在修理手电钻时,磨碳刷接触面的方法,一般是在整流器面上包一条细砂布,将碳刷沿轴向在砂布上慢慢磨擦,直到碳刷接触面能全部和整流器接触。但装上起动后,火花仍然较大,拆下检查碳刷接触面只磨光一点,接触面太小是何原因? 答:磨好的碳刷,运行起来,接触面却很小,象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碳刷的尺寸较小,或“刷握”扩大了,装上碳刷后,碳刷在“刷握”内摇动,所以原接触面不能和整流器全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焊接回路中连接和焊接处产生热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整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焊接回路中连接处采用相同材料,消除接触电位差,扩大接触面积,尽可能减小接触处的接触电阻,加强流动水冷却是减少发热,提高电阻焊机使用可靠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航空装备中大量采用继电器类产品,但继电器类产品的故障率及偶发故障现象已严重影响了航空装备的质量。继电器故障模式多为触头粘连、触头积炭和触头接触不良等,深层次原因均是由触头在通断电过程中拉弧烧伤导致的。鉴于修理企业无法对灭弧开展针对性措施,因此需要从各个角度来完善继电器的修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飞机导线是飞机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飞机的神经系统,导线系统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担负着电力、信号的输送和分配的任务。由于飞机结构的特点,导线的体积和重量受到限制,通常使用直径较小且绝缘层较薄的导线。在飞行过程中,导线常常遭受到化学污染、辐射、冷热、电、振动、摩擦、外力等因素的影响,其绝缘层非金属材料会出现磨损、腐蚀、老化等缺陷,金属材料也会受到腐蚀、氧化,最终导致电弧短路或者断路的故障,同时其电子设备内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螺栓松动特性,首先建立了带升角螺纹螺栓连接结构精细有限元模型,采用施加力矩法施加了初始预紧力,然后进行了螺栓松动特性仿真分析,提出了基于螺栓头接触面和螺纹接触面滑移-接触状态变化分析螺栓松动特性的方法,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螺栓头接触面和螺纹接触面滑移-黏着接触状态变化规律能准确表征螺栓松动特性;两接触面滑移-黏着接触状态的交替变化是造成螺栓松动的主要因素,若始终存在黏着区域,螺栓松动不会发生;接触面处于滑移状态区域面积越大,增长速率越快,螺栓松动越容易发生;振幅越大、偏心距离越大,两接触面进入滑移状态的区域面积越大、速率越快,螺栓松动越容易发生;两接触面摩擦因数相差越大,螺栓松动越不容易发生,并存在一个两接触面摩擦因数匹配值范围,使螺栓松动最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直流航空接触器由于其体积小、负载大、高可靠性、长寿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器各大系统的电气部件中,是现代航空器的重要电气控制部件。直流航空接触器在断开和闭合过程中,触头会受到电侵蚀,当侵蚀达到一定程度后,动静触头将焊接在一起,接触器也将失去控制,造成航空器电源等重要系统故障。本文通过对某机型起动机接触器熔焊故障情况及触头熔焊分析,结合 2016—2019 年该型接触器平均故障万时率,统计其故障发生的时机和原因。结果表明:该直流航空接触器的维护属于时控件寿命曲线态势分布,建议对其按时控件管理。  相似文献   

10.
膜片、膜盒等弹性敏感元件是许多仪表的重要元件。膜片膜盒的生产中常常用百分表、千分表及微动千分尺等来测量膜片型面的几何参数及元件的特性——加压或抽空时元件硬中心部分的线位移。用百分表测量刚性很小的膜片型面参数会造成不能容许的误差,用微动千分尺测量元件特性虽然测力较小,但其使用也有不便之处,特别是机械式触头中的扭丝难以制造、不易安装与调整,且极易损坏。我车间制成了电子触头代替上述机械式触头,使用效果良好。后又设计制造了简单的升  相似文献   

11.
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高温不仅会影响金属去除率,而且会缩短刀具的使用寿命。美、日等国发展了一种称之“静电冷却”的冷却刀具方法,据说在刀具上通以静电后,可以显著降低切削刃的温度。 静电冷却的简单机理是,通过一种比较安全的高电压、低电流的静电触头将电子流引向冷却区,而利用电子流的摩擦效应去除边界绝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将物联网技术与非侵入式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相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新模式,以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温度的非侵入式在线监测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法和最小二乘法的电机定子绕组温度辨识方法,并结合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种基于全过程监督技术的感应电机全寿命周期监督定子温度监测系统。以1台5.5 kW感应电机为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所提出的理念和技术可以为其他大型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提供重要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焊接回路中连接处产生热量和焊接处产生热量的关系及其对整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焊接回路中连接处采用相同材料,消除接触电阻,连接电位差,扩大接触面积,加强流动水冷却是减少发热的主要措施。提高焊机使用的稳定性是确保焊机固有可靠性,延长焊机的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晰 《民航管理》2022,(3):81-84
<正>协同是行业系统性运行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空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建设现代化空管体系作为实现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围绕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总目标,近年来,空管系统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统筹谋划,通过机场智能运行协同决策系统(A-CDM)的应用不断推进航空业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接触面上建立多个接触对以模拟叶根处微滑移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获取稳定状态下二维叶根接触面上摩擦力和相对位移的迟滞回线,分析评估了参考点、网格分配、切向和法向载荷、接触刚度、摩擦因数等参数在微滑移中的影响,从一个新角度考察了叶根干摩擦微滑移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微滑移模型研究叶根连接时,不同参数的选择对其干摩擦性能均有影响。接触单元的数量影响结果的精度,接触面上参考点的选择影响迟滞回线的描述,切向载荷影响迟滞回线中相对位移的大小;法向接触刚度的降低会明显增加相对位移和微滑移区域的大小,切向接触刚度的增加使叶根处更容易进行类似刚体运动的宏观滑移;摩擦因数和正压力的增加使得微滑移区域增加,但两者的影响并不完全一样。同时,从耗散能的角度研究了接触参数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智能制造的加工工艺技术是智能制造生产线设计的基础,关系到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选择、产能分析及运行控制.智能制造的工艺技术要适应自动化生产的特点,与传统工艺相比有其特殊性.对智能制造的加工工艺技术的特点、作用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发展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罗罗公司正在拓展一系列维护服务项目,除了已有的核心机维护和客户支持之外,还瞄准了发动机可用性、发动机效率和资产管理等服务内容.其中,大数据技术是这次服务变革的重点之一.为此,罗罗公司正在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智能发动机",收集和分析发动机的设计、生产、机队和运行方面的数据."智能发动机"项目除了收集对在役发动机进行状态监控的数据外,还会收集太字节级的数据,以了解天气条件、机场设施、飞机滑行情况和周转时间,以及所有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发动机的,"智能发动机"将会与整个支持其运行的"生态系统"密切互动.  相似文献   

18.
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使我们看到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在语音通信,或是数据传输方面都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份额。目前,智能天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在推动通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适应了现代高级天线用途领域。在当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智能天线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容纳量,而且如果合理利用其频谱资源,会使得移动通信系统发挥更好的效果。文中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上作者独特的总结,从天线系统出发,全面阐述了智能天线技术的分类、组成、原理、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智能天线系统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智能天线系统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航空运输量的持续增长导致部分枢纽机场长时间处于接近饱和容量运行状态,呈现出拥挤态运行协同低能、冲突事件频发、管控应变迟滞、机务保障和物流压力剧增等运行瓶颈。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新型技术,可与现有机场运行技术深度融合,逐步实现空管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聚合与提升,从智能化向智慧化的扩展与丰富。本文聚焦机场运行典型业务场景,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提出传统智能技术在机场运行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NexAI)在机场运行的应用前景和风险,并从政策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核心的四型机场发展目标,指明了未来中国机场建设的发展方向。其中,智慧机场是四型机场建设的基础及关键,也是未来机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机场,智慧机场是指生产要素全面物联、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机场,可做到人、机、料、法、环等多项运营数据的实时全态势感知,可根据各项数据的变化实时调整运行方案,做到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