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难加工材料车削中切削刀片的合理选择为提高车削诸如耐热合金、钛合金、不锈钢以及铝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几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从合理选择与使用刀片人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技术效益。1.耐热合会包括inconel(铬铁镍合金)、wa...  相似文献   

2.
Ni基高温合金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其加工困难、效率低,为此进行了高效车削适用的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的涂层、几何角度与刀片形状的切削试验。结果表明,TiAlN涂层、主偏角为45°、前角为3°~9°、刀片为圆形的车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立方氮化硼刀片车削粉末高温合金的刀具磨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立方氮化硼 (CBN)刀片车削粉末高温合金的刀具磨损特征及刀具磨损机理。对精车和半精车而言 ,CBN是车削粉末高温合金的一种理想刀具材料 ,它不仅可保证高的加工精度 ,而且可获得长的刀具寿命  相似文献   

4.
挑战:如何让钢件车削的稳定性能更上一层楼,以及在切削参数更高的情况下提高可预测性、增强安全性并延长刀具寿命. 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刀片涂层技术与刀片制造工艺,开发新一代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牌号. 刀片涂层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刀片耐磨性并延长刀具寿命.原则上讲,在刀片基体上涂覆合适的多层涂层后,高机械强度刀片的耐用性可大大提高,并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切削参数.1970年,首个化学气相沉积(CVD)涂层牌号的出现标志着刀片涂层的问世,之后刀片涂层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针对ISO P25这一应用范围的第7代钢件车削刀片为生产效率树立了新标准.新涂层硬质合金牌号的刀具材料具有前所未有的卓越性能,为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山特维克可乐满于2010年10月1日推出系列新品。Coro Thread266C槽形提高了加工安全性山特维克可乐满推出适用于Coro Thread266产品系列的C槽型优化切屑控制刀片,这款新产品将大大提高螺纹车削的安全性,能实现连续的无人值守加工,减少停机次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使用陶瓷刀片进行GH4169高温合金的车削试验,分析了各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进给量是影响高温合金车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的影响最小;切削速度在190~230m/min范围内,进给量在0.1~0.2mm/r范围内,可以保障表面粗糙度在1.2μtm以内;进给运动轨迹构成了试件已加工表面形貌轮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是集车削、铣削为一体,进行多工序加工的一种高效加工机床,目前在机械加工中应用非常普遍,我厂生产的滚珠丝杠副的螺母机械加工工序中车铣工序较多,  相似文献   

8.
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此复合材料中含有增强相,导致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变差。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纳米级5%、微米级25%)SiCp/Al复合材料和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量)对刀具磨损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对刀具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车削微米级25%SiCp/Al材料时聚晶金刚石PCD(Polycrystalline Diamond)刀具磨损更严重,且工件表面质量更差。随着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增大,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刀片前刀面磨损严重;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减小,刀片前刀面磨损量增大。选取本文切削参数进行SiCp/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时,发现刀具磨粒磨损、微崩刃是PCD刀具后刀面磨损的主要成因,且刀具前刀面也会产生积屑瘤。研究结果可为SiCp/Al复合材料PCD车削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陶瓷刀片车削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机理的研究,得到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而优化切削工艺。借助olympus的3D测量激光共焦显微镜,得到了刀片的磨损形貌,并对其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与成都工具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专用金属陶瓷刀片,近日在美国耐热718合金上进行对比车削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效能模型及其扩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装备效能分析中 ,装备的可靠性 (R)、维修性 (M )及保障性 (S)指标是影响装备效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ADC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性 (RMS)效能的概念 ,并从完成单阶段单任务拓展到多阶段多任务 ,推导出不可修装备RMS效能的综合表达式。从而为完成多阶段多任务的不可修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效能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介绍了多频段多目标海上测控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硬件设计上,模拟器采用工控机和工作站架构,数字化可重组基带硬件平台技术,实现了不同频段、不同目标航天器的仿真功能。在软件设计上,采用RS422/232接口双中断驱动技术,实现了遥测和数传的同步;采用软件模块化和数据库融合设计技术,实现了多型号目标航天器的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介绍了航空工业的技术带动效应,对航空工业高新技术军民两用产业的发展重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赵占春 《国际航空》2002,(11):60-63
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依靠科技创新突破了一批重大航空技术关键,在制度和管理改革中不断创新实践,实现了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使研究所科研设计能力和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可以依赖的飞机设计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7.
Mars and Venus do not have a global magnetic field and as a result solar wind interacts directly with their ionospheres and upper atmospheres. Neutral atoms ionized by solar UV, charge exchange and electron impact, are extracted and scavenged by solar wind providing a significant loss of planetary volatiles. There are different channels and routes through which the ionized planetary matter escapes from the planets. Processes of ion energization driven by direct solar wind forcing and their escape are intimately related. Forces responsible for ion energization in different channels are different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effectiveness of escape is als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of the energization processes and escape channels on Mars and Venus and also their variability with solar wind parameters is the main topic of our review. We will distinguish between classical pickup and ??mass-loaded?? pickup processes, energization in boundary layer and plasma sheet, polar winds on unmagnetized planets with magnetized ionospheres and enhanced escape flows from localized auroral regions in the regions filled by strong crustal magnetic fields.  相似文献   

18.
19.
行业产销增速下滑明显,需求结构加速升级 吴柏林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12年全年最后的统计数据还未出来,但据国统局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66.7亿元,同比增长11.1%.2012年1~10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相比上年呈大幅下滑,但始终保持正增长.第4季度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回落态势趋稳,但金属加工机床行业的增速回落还有可能持续稍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Space Science Reviews - The general problem of diffusive transport and acceleration of energetic charged particles is considered. The transport of solar-flare particles, solar modulation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