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澄 《国际太空》2000,(7):12-16
3我国正在进行的卫星直播到户(DTH)试验 在1998年1月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当时为广电部)提出:"要力争在200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视."据1997年底统计,全国约有10万个行政村为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盲区".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正在进行的卫星直播到户 ( DTH)试验□□在 1 998年 1月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上 ,国家广电总局 (当时为广电部 )提出 :“要力争在 2 0 0 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视。”据 1 997年底统计 ,全国约有 1 0万个行政村为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盲区”。 1 998年第 3季度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启动“村村通”卫星广播电视试验系统 ,即使用 DTH卫星进行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的试验 ,使广播电视“盲区”尽快实现“村村通”。1 998年 1 2月 2 6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广播影视卫星公司利用鑫诺 - 1的 Ku频段卫星转发器 ( 2 A)进行了中…  相似文献   

3.
由于通信卫星解决了大量的国际与国内通信需要(其中包括固定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解决了国际国内(包括地区性)彩色电视转播的迫切需要,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日本除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CS-3)、第二代广播卫星(BS-3)外,还通过研制大型技术实验卫星ETS-VI(1992年发射)来推进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CS-4和BS-4的研制。这种型号的卫星虽都是约为2吨重(轨道重量)的大型卫星,然而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对通信、广播增长的需要。因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广泛搜集广大用户意见,征求研制生产单位的意见后,决定研制用H-Ⅲ  相似文献   

4.
八十八、培养电大毕业生117.5万 我国卫星电视教育的另一重要成果就是为数百万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城乡青年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全国有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42所,地区(市)广播电大分校575所,1500多个县建有电大工作站,3万多个厂矿企事业单位设有教学班。10年来,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累计培养大专毕业生117.5万人,相当于同期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的37%。而每个电大专科毕业生的培养费只相当于普通高校学生年均费用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5.
广播卫星的基础技术是由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ATS-6(1974年5月发射)和加拿大的通信技术卫星CTS(1976年1月发射)奠定的。在日本,为了解决偏远地区的电视视听难问题,开始研制广播卫星。第一个步骤是发射了试验用中型广播卫星“百合”(BS),这是1978年4月用美国德尔他火箭发射的。卫星的定点位置选在东经110°,采用12GHz广播。在4年时间里,在电波受降雨降雪干扰、卫星位置控制、姿态控制等方面获得了珍贵资料。根据试验成果摸索  相似文献   

6.
日本已发射三颗广播卫星——一颗实验广播卫星(BS)和两颗实用广播卫星(BS-2a 和 BS-2b)。本文介绍 BS 和 BS-2a 的主要故障及其对策。一、实验广播卫星(BS)BS 是世界上第二颗实验广播卫星,是日本第一颗采用三轴零动量控制的卫星,也是日本的第一颗广播卫星。该星于1978年4月8日发射,4月26日进入东经110度  相似文献   

7.
刘悦 《国际太空》2015,(3):9-10
<正>2015年3月3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的猎鹰-9(Falcon-9)火箭携带美国波音公司(Boeing)研制的两颗全电推进卫星(A l l-e l e c t r i c p r o p u l s i o n satellite)—亚洲广播卫星-3A(ABS-3A)卫星和"欧洲通信卫星115西B"(Eutelsat 115 West B)卫星升空。全电推进卫星的概念由波音公司于2012年最早提出,波音公司的BSS-702SP全电推进平台一经推出即获得了4颗卫星订单,采用波音公司的专利技术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从而引领了全球全电推进卫星的发展浪潮。此次发射的亚洲广播卫星-3A卫星和"欧洲通信卫星115  相似文献   

8.
日本从1985年开始研制第二代实用广播卫星-3 A 和3 B,预定1988年用 H-1火箭发射。为了消除第一颖实验广播卫星 BS-1上出现的行波管故障(系美国休斯公司制造)和1984年2月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BS-2 A 发生的故障(三个行波管是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制造的)的情况,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委托芝浦和日本电气公司研制自己的行波管,现已研制成功。行波管功率为150—200瓦,寿命7年。宇宙开发事业团宣  相似文献   

9.
80年代的日本通信广播卫星事业接连受挫,不是入轨卫星故障频频发生或者导致提前失效,就是因为运载火箭爆炸而“夭亡”。为此,日本卫星通信广播业务也不时地受到影响,卫星用户被迫转移用其它卫星的事情时有发生。目前,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空间计划国产化的呼声在日本国内也日趋高涨。日本广播卫星境况 1991年是日本广播卫星(BS)业务急待发展的一年。因为,第一代工作型广播卫星(BS-2a和2b)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原设计寿命。应急发射的BS-2x卫星又因阿里安运载火箭的故障,于1990年2月发射时坠毁。  相似文献   

10.
航天简讯     
美国通信卫星公司被选为我国广播卫星公司顾问中国广播卫星公司(CBSC)已选定美国通信卫星公司作为中国直播电视卫星计划的顾问,以评价中国对欧洲和美国感兴趣的制造商。通信卫星公司将协助中国直播卫星公司对广播卫星提出招标,原则上在1985年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航空周刊》1979年8月6日和《国际航空快报》8月29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组建一个新的卫星通信公司,以管理日本计划中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在新公司的筹建和今后的管理费用中,日本政府将投资50%,其余的50%将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日本国际电报电话公司以及日本广播协会分摊。日本的通信卫星(CS-1)和实验广播卫星(BS-1)目前正在同步轨道上工作。预计日本的第二颗通信卫星和第二颗广播卫星将分别在1983年和1984年用日本的N火箭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空间活动是以空间研究政策大纲(1978年3月制定的,1984年2月和1988年6月作过两次修改)为基础,每年按照大纲要求拟定出具体空间研究计划。在日本首相府内设有空间开发委员会,这是一个制定计划的决策机构。图1是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今后的研制的流程。邮政省作为使用者,以它牵头组成空间通信联络委员会(会长由邮政省通信政策局局长兼任),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委员会由邮政省、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国际电信电话公司(KDD)、日本广播公司、卫星广播公司、通信和广播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月25日,日本在鹿儿岛、种子岛宇宙开发中心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BS-2A(百合2号),为解决日本远岛和边远地区用户收听、收看电视节目困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卫星还进行了音频广播、传真广播等新媒介实验,在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了  相似文献   

14.
自1974年美国在应用技术卫星六号(ATS-6)上首次成功地利用卫星直接试验广播电视以来,加拿大、苏联和日本也相继发射了实验广播卫星。这些广播卫星主要是探讨卫星广播电视的可行性,评价卫星广播的接收质量以及传输损耗等。通过这些卫星的实验,获得了很多实际经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广播卫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八十年代将要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评述CTS与BSE的实验 1976年1月17日发射的加拿大通信技术卫星(CTS),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广播卫星BS-3a于1990年8月28日发射,11月底正式开始电视广播,但因电源系统故障及太阳耀斑使电力下降,从1991年5月9日~8月21日之间只能进行2个通道的广播。为了补救,日本又于1991年8月25日发射了BS-3b(3个通道)广播卫星。在日本,接收BS广播的家庭用户已超过450万户。如何保证它连续稳定地进行工作,使之万无一失,这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第一家私营卫星广播公司于1984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有24家发起公司和188家日本主要公司。会上通过了合作项目,选举了29位董事会长等。在首次董事长会议上,经济团体联合会主席吉宏稻山(Yoshihiro Inay-ama)当选为公司主席,田村电气有限公司主席繁郎沟吕木当选为总经理。该公司计划在1989年5月前后为用户提供广播业务,使用的是 BS-3广播卫星上的三个信道,这颗卫星计划在1989年春季发射。  相似文献   

17.
尽管日本是第一个向每个家庭用户直接提供彩色电视转播服务的先进国,但其广播卫星的发射和在轨工作情况却使NASDA、通信广播卫星机构和日本广播协会(NHK)、日本卫星广播公司大伤脑筋。实际上自1990年8月以来,各方面都采取了“保BS-3b”的紧急行动,同时,围绕着BS-3b的“继承人”问题开展了繁忙的工作,为BS-4制定方案。一、困境 BS-3b发射前,日本国内广播卫星转发  相似文献   

18.
日本试验广播卫星(BSE)于1978年4月发射,1980年6月停止广播,1982年1月由于燃料耗尽而完全停止工作。该卫星原设计寿命两年,基本上完成了各项实验任务,但也出现了一些故障。本文将对这些故障原因作一些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一般而言 ,卫星广播业务 ( BSS)是以传送声音、图像等有形信号为主 ,无形信号(如数据 )的传输则较少涉及。然而 ,由于技术上的飞跃发展 ,卫星数据传输 ,尤其是如因特网之类的宽带数据传输 ,已并非卫星通信领域 (卫星固定业务 )的独家专利 ,卫星广播同样也可以实现 ,所以国外已有不少的广播业者正致力于大力发展卫星因特网广播。未来卫星因特网的主导权究竟花落谁家 ,是卫星广播业务 ,还是卫星固定业务 ,目前仍充满变数。在 1 995年和 1 997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 ( WRC)上 ,美、欧等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如 Teledesic、 Skybr…  相似文献   

20.
日本1992年空间预算申请额比去年增加7.2%,达1904.75亿日元。 1.科学技术厅与1991年相比,增加11%,为1449.15亿日元,这是若干年来,要求预算增加幅度最大的一次。其原因是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及其2型(即ADEOS-2)、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技术试验卫星-7(ETS-7)等大型卫星计划,陆续进入预研阶段或研制阶段。空间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