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在干扰力矩或斜坡信号作用下,其比例式自动驾驶仪控制规律会产生控制静差,难以控制飞机按预定航迹准确飞行。为解决该问题,首先,简要分析均衡式自动驾驶仪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建立了均衡式自动驾驶仪结构图,对其控制规律进行设计;最后,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均衡式自动驾驶仪控制规律是良好的和有效的,与比例式自动驾驶仪控制规律相比,其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得到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斜坡结构特点对超声速流场混合增强作用,设计了膨胀型和压缩型两种斜坡实验件,并分别进行了火焰传播、纹影及油流谱实验。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斜坡后压力分布、激波间相互作用以及流向涡的卷起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实验结果对比一致。最后分析了本实验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论证了本文设计的两种斜坡喷注器中膨胀型斜坡有更好的自燃及火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斜坡结构特点对超声速流场混合增强作用,设计了膨胀型和压缩型两种斜坡实验件,并分别进行了火焰传播、纹影及油流谱实验.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斜坡后压力分布、激波间相互作用以及流向涡的卷起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实验结果对比一致.最后分析了实验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论证了该设计的两种斜坡喷注器中膨胀型斜坡有更好的自燃及火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作为一种特殊航空器,其在设计上要具备一定斜坡起降能力,这就要求在设计定型试飞中需验证直升机斜坡起降能力。以后三点轮式起落架直升机斜坡起降试飞项目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整套斜坡起降试飞方法的若干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斜坡起降场地建设、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驾驶技术和飞行试验等,供直升机试飞工程师和驾驶员参考,为我国直升机设计定型试飞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超燃冲压发动机旋转斜坡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亮  黄伟  郭善广 《推进技术》2014,35(4):530-536
基于斜坡增强混合及旋转冲压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旋转斜坡概念,即通过斜坡旋转产生大尺度旋涡及旋转运动激波来增强混合。采用Fluent软件求解URANS方程,对旋转斜坡非定常流场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斜坡旋转速度对燃烧室的流场特征、涡量、总压损失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坡旋转促进了凹腔剪切层的振荡,并在凹腔内形成了较强烈的流向旋涡。当旋转速度54.3r/min时,斜坡旋转导致的流向涡量峰值约是无旋状态下的4倍左右,总压恢复系数比斜坡静止状态最大降低约10%。  相似文献   

6.
超声速燃烧气动斜坡喷注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增强超声速燃烧过程的燃料混合,设计了通过喷嘴阵列形成流向涡强化混合的气动斜坡实验件.在直连式实验台上对气动斜坡实验件进行了纹影及油流谱等冷试实验研究.并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数值模拟了超声速流场中气动斜坡的流动及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气动斜坡喷注器的喷嘴阵列设计能有效加速喷流后流向涡的卷起,提高掺混特性;其燃烧过程也能使喷流形成的剪切层上抬,增进混合;由于喷流方向与主流方向夹角较小,总压损失也较物理斜坡、横向喷流等混合增强方式小.   相似文献   

7.
后掠结构对超声速燃烧斜坡喷注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增进超声速流场中燃料与来流的混合,提高超声速燃烧效率,缩短燃烧室长度,设计了两种结构的斜坡喷注器.并对这两种喷注器进行了纹影、油流谱和火焰传播等实验研究.对比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了后掠角结构对斜坡混合性能影响的机理,发现后掠设计能有效促进流向涡的卷起,并加速燃料喷流柱的抬升过程,这不仅增进了混合,也有效增强了其对火焰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直升机斜坡着陆试飞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首先进行了某型直升机斜坡着陆理论建模,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直升机能够满足试飞要求;然后根据所设计的试飞方案进行了试飞验证.试飞结果表明,直升机具备足够的操纵安全余量是斜坡着陆成功的保证;所获取的逆坡着陆、顺坡着陆、左/右横坡着陆不同的驾驶技术和操纵策略,为编写飞行手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宋恒  韩啸  张弛  林宇震 《推进技术》2024,(5):112-121
燃烧振荡是贫油预混火焰中广泛存在的非定常过程,是燃烧室设计中必须避免的。其中,脱体火焰对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有优势,但其燃烧振荡往往更加严重。本文在中心分级燃烧器中,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斜坡限制域对脱体火焰燃烧振荡的被动控制效果。本文通过单反相机和高速摄像获取了火焰平均结构和瞬态图像,并通过相平均图像和本征正交分解研究了火焰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当台阶高度为0 mm时,不同斜坡张角的斜坡限制域均能对燃烧振荡起到非常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在30°斜坡张角的斜坡限制域中,随着台阶高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变差,但振幅相较突扩限制域发生了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吕娜  潘武  陈柯帆  张彦晖 《航空学报》2021,42(3):324228-324228
软件定义网络(SDN)为突破机载网络功能僵化所造成的瓶颈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软件定义机载网络控制域内控制节点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延和负载均衡的传输节点迁移策略,将故障控制节点所管控数据平面中的传输节点迁移至其他正常控制节点,恢复网络的正常管控。以迁移时延和负载均衡率为目标,建立迁移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时延和负载均衡的传输节点迁移算法,指导数据平面中的迁移动作,最终对两个性能目标进行综合权衡。实验结果表明,与距离就近迁移(DCM)策略和分布式逐跳(DHA)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迁移时延和负载均衡率2个方面进行了合适的折中,避免出现迁移时延过大或控制节点负载失衡的情况,有效解决机载网络故障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理路由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这类路由算法成为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真实不可靠的链路环境下,简单的贪婪转发会导致较低的投递率,并且缩短了网络寿命。因此在提高投递率的同时延长网络寿命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文中,我们为有损链路的MANET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地理路由算法ELGR。它结合能量效率和负载均衡来做路由选择。第一,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包接收率PRR(packets reception rate)的链路估计方法,来提高能量效率。第二,每个节点通过了解邻节点的负载状况来达到转发时的负载均衡。我们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几个典型地理路由相比,ELGR算法延长了网络寿命20%,并且显著提高了数据包的投递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蚁群优化的WSNs路由算法具有蚁群优化自组织性、正反馈性和并行性的特点,在构造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最优路由时有很好的性能。但是蚁群优化构造最优解时带来的网络开销十分可观,不适合在路由维护阶段反复使用蚁群优化重构路由。考虑到蚁群优化的上述特点,同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能量均衡白适应路由算法。该算法使用了新的信息素更新算子,算子中包含了网络能量水平因子,能够均衡网络能量消耗。在路由维护阶段,该算法使用了新的基于侦测蚂蚁的自适应路由维护机制,很好地降低了网络开销。  相似文献   

13.
魏德宾  操昱  杨力  潘成胜 《航空学报》2023,(16):204-214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6G技术的研究,低轨卫星网络在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而作为网络核心技术的路由策略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卫星网络拓扑高动态变化、链路频繁切换、节点计算处理能力有限以及负载流量分布不均衡等。针对卫星所覆盖区域负载不均衡且与时间因素有关,以及星上用户多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时空等级的业务分类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算法考虑了卫星网络流量的分布与时空等级的关系。卫星节点需先根据当前时刻及其所覆盖的地面区域计算其时空等级,并在路由算法的下一跳实时调整阶段加入时空等级作为选路条件之一,同时改进了阈值的计算方式,并在路由时考虑了不同的链路代价以满足多业务服务质量需求。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DSP、TLR和RMLBR算法,所提算法虽然在总吞吐量表现不及TLR和RMLBR算法,但在时延以及链路利用率方面有所改进,有效降低了平均端到端时延,较好地满足不同业务服务质量需求,均衡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14.
程涛  王占林 《航空学报》1996,17(5):61-65
讨论了磁通综合式余度舵机系统电流均衡的设计问题。基于实现解耦的电流均衡设计,消除了通道间的“电流纷争”。其结论适用于其它磁通综合式余度电液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导弹技术保障中人力资源使用大起大落现象,将粒子群算法运用到网络计划的资源均衡优化中。研究了资源均衡优化问题的评价模型,引入了基于动态时差的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资源均衡优化方法,选取了一个算例进行了实例验算,验证了该方法在导弹技术保障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航空项目资源均衡优化问题的蚁群-模拟退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复杂航空项目资源利用率、节约项目成本,提出了一种求解大规模网络计划资源均衡优化问题的蚁群-模拟退火算法。该方法中,首先采用预处理方法对航空项目分级网络计划实施合并,并结合资源指数与搭接网络关系定义建立了资源优化目标函数。然后,探讨了以网络计划为基础的蚁群-模拟退火算法解空间构建方法,给出了算法的状态转移规则、信息素更新规则,提出了增加搜索效率的模拟退火局部搜索策略,并建立了详细的资源均衡优化方案求解步骤。最后,采用典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斜坡增强混合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隐式方法求解三维可压N-S方程及组分方程,数值模拟了后掠、无后掠斜坡的混合增强流场。比较了两种斜坡的混合增强效果及产生的流向涡量的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后掠斜坡产生流向涡的强度明显高于无后掠斜坡,其混合增强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18.
赵长啸  何锋  阎芳  王鹏  熊华钢 《航空学报》2018,39(1):321435-321435
为确保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能够在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中得到一致性保证,提出了一种面向风险均衡的路径规化(RBPP)算法,以满足各航电功能间的安全隔离要求,同时分散风险,避免局部物理链路的风险集中,提高系统安全性。以民机失效状态类别划分为基础,建立了航电功能、分区、端系统、虚拟链路(VL)风险模型;RBPP以均衡各物理链路风险为目标,同时综合考虑网络实时性、链路负载能力等因素,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目标求解。利用仿真优化方法对RBPP算法进行了实现,在典型工业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网络架构及A380AFDX网络架构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多播VL的简化处理的会使网络风险增加;在1 000条VL配置下与负载均衡(LB)算法和最短路径(SP)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RBPP算法在满足各航电功能间的隔离需求的同时,链路风险均衡能力在两种网络拓扑下分别比负载均衡算法提高了10.7%和23.4%,比最短路径算法分别提高了35.4%和47.9%。  相似文献   

19.
郭锁凤 《航空学报》1986,7(1):71-79
本文对余度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可控性,系统可控与不可控变量对偏置的动态响应。并对余度伺服器的压力均衡问题进行了引伸,设计了比例积分式数字均衡回路,经过实验验证,获得了良好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FPGA实现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自适应均衡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在多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接收机的性能。本文阐述了在用MATLAB软件仿真的基础上使用FPGA芯片设计自适应均衡器的一种方法;简要介绍了此设计中采用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后者应用到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