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制度是农业最根本的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出发,系统探讨了土地承包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所有权传统权能的深化和拓展,它起源于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对土地发展权制度的明确,有利于化解集体或者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防止地方政府对农地进行不合理的征收和征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土地浪费,保护土地资源,维护集体和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利,实现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兴办家庭农场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英国农民就以土地租赁的方式办起了大量的家庭农场,这些早期的家庭农场在英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了英国家庭农场的早期实践,认为土地租赁经营是兴办家庭农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宇  肖克强  黄燕 《中国民用航空》2012,(10):18+20+22-23
土地是机场发展的基础,机场土地管理关系着机场发展成效。随着我国机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机场已基本完成属地化管理,并实现由经营性机场向管理型机场转变,在这过程中,推动机场土地资源向资产化经营方式的转变显得十分重要。但事实上,各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中会出现种种的问题,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利益与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以上问题主要应从具体制度上做出相应的安排。如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制度、界定公共利益制度、严格行政征收权限和程序制度、明确土地产权制度、完善补偿安置制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河南省基层大量实践与创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作为新型城镇化组成部分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位、基本方法、基本模式、基本成效、基本问题和基本结论,系统回答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得出结论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节约集约土地资源作用显著,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作用显著,对城镇体系管理创新作用显著,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诸多二元。对农村土地承包方式二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二元、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二元、土地承包流转权利二元等若干二元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正确适用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依法实施不同性质的法律保护,达到切实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力资本流动与农用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变迁,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现行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土地平均分配的方式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农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又影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9.
土地产权、住房体制改革与城中村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政府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改造的模式,忽视了城中村具有承载村民就业、福利、社会保障和替代政府提供政策性或保障性住房的功能.文章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边界、功能和住房体制改革两个方面的分析出发,建立研究城中村问题和城中村改造的完整框架.研究指出,城中村集体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产权边界的模糊与城中村之于村民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政府改造城中村的困境之所在;城中村改造要从解决村民的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与完善政府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微观评价——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分析、归纳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工业用地的特点、集约利用的内涵和微观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工业用地具有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对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依赖性强、行业内部用地指标差异大的特点;(2)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应理解为以布局合理、用地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3)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微观评价指标包括宗地投入程度、使用强度、利用效率与利用布局四个因素九个因子;(4)实证研究证明文章所建立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微观评价方法科学可行,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认为,分用途的土地集约利用微观评价结果对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