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前,我们走进了载人飞船研制队伍,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十余年的飞船工程研制中所形成的“神舟”精神和“神舟”文化,他们以“祖国利益至上,用成功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勇攀科技高峰的开拓创新意识,以“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文化和同舟共进刨一流的团队精神,谱写着中国空间事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3.
紫晓 《太空探索》2007,(12):38-41
如何通过“嫦娥工程”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何配合卫星科学探测,普及科学知识?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经过精心的策划,决定配合“嫦娥一号”卫星执行绕月飞行和科学考察任务,一方面,通过群众喜爱的语音形式,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将结合飞行任务适时地向公众普及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李宁 《飞碟探索》2009,(11):62-63
文明的定义是什么?单从字面的解释就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如果前面再加上定语,比如说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我们就可以理解文明是指在一个时间阶段,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经济总称。可是如果我们把文明解释中的人类给替换成生命的话。我们会得出另一种文明的解释,就是被动记忆文明和主动记忆文明。  相似文献   

5.
正崇高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航天的文化。回首中国航天走过的不平凡的60年历程,我们时刻感受到有一种东西在熠熠闪光。它无形,却无处不在;它无影,却无坚不摧。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浸透在航天人血液中的力量之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为了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新时代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砥砺前行,《中国航天报》全媒体平台近期策划推出主题为"铭记第一星精神永传承"的系列新闻文化传播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说出你的故事·我与东方红一号"有奖征集活动、"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全景式口述历史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94年工交年会”上的讲话摘录。这次年会的主题是“科普创作与企业文化”,这里向科普作家和企业家提出了方向性的课题。与会科普作家和企业家就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江苏著名乡镇企业家戴耀庭领导的镇江润州电碳厂赞助经费并承担了这次年会的组织工作。 我们航天系统有值得骄傲的“航天精神”,这是已有的辉煌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航天企业家正在营建新的具有航天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新的辉煌的航天精神,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努力。我们刊登此文,或许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2000多年前,屈原写下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篇《天问》。这是屈原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在《天问》中,他一口气对天地人生提出了173个问题。事实上,这些古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自有人类以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时代的人们始终与这些问题纠缠不清,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初露端倪。让我们来听听当代科学家是如何探讨、回答这些古老的“天问’’的。也许,从这些新鲜、有趣而又睿智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激发我们本能的好奇与天赋的潜能,并享受科学探索之旅的惊险、神奇和快乐。  相似文献   

9.
神的恩赐     
季礼 《飞碟探索》2006,(10):54-55
根据文化风景修改标准,汤加里罗于1993年成为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地处该国家公园中心的群山对当地毛利人具有文化和宗教意义,象征着毛利人社会与外界环境的精神联系。公园里还有着姿态各异的活火山、死火山和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组成非常美丽的风景。汤加里罗公园  相似文献   

10.
12月29日,由本社、中国航天基金会和创维集团联合举办的“创维杯”漫游太空2008文学作品征文大赛在广州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者与各位专家近距离接触,共同感受和探讨在文学中漫游太空的美妙和乐趣。  相似文献   

11.
宇宙、人的深层次中,隐藏着诸多奥秘。贯穿在这些奥秘之中的,是一个根本的奥秘,那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它像一条无限长的无形的线,把宇宙、人的一切都串连起来。它几乎就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总是要不断地思索和询问:是物质制约精神,还是精神制约物质?或者它们是相互制约的?精神可以还原为物质吗?人可以还原为细胞、原子甚至夸克吗?人的意识可以还原为大脑中的电脉冲吗?人的感情只不过是一点化学成分的作用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物理定律所规定的吗?有没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或独立于精神的物质?精…  相似文献   

12.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3,(10):29-31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美丽国家。人口不到2000万,但却是一个天文学研究的大国,特别是身电天文学研究一直处在世界最先的行列,它们在帕克斯的64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成果可以与北半球的几个比它还大的射电望远镜相媲美。  相似文献   

13.
乔明 《飞碟探索》2001,(6):36-36
玛雅文化是人类天文学的摇篮,但造成玛雅文化没落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玛雅人最崇拜的太阳。因为最近发现,尤卡坦半岛长达200年的干旱与太阳的光照有关。玛雅文化是西方最发达的文化之一。玛雅人在公元2世纪就开始在中美洲修建大城市和金字塔,但到了公元9世纪,玛雅的光辉开始陨落。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对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中北部的契恰卡那湖的沉淀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干旱时期增加的硫酸钙层在湖底以特殊的方式沉积。1995年,科学家确定干旱时期与太阳活动有某种联系,现在他们证明太阳周期与玛雅文化开始衰落的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14.
骆昌芹 《飞碟探索》2010,(11):50-51
人类有文学记载的历史仅5000年左右。而从全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看,地球的超时代科技文明疑案重重。1972年,法国一家工厂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著名的奥克洛铀矿,  相似文献   

15.
意念不但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作用,而且还能治疗许多种疾病。科学家所做的意念对身体产生影响的实验,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精神可以转变为物质,反过来说物质也能够影响精神。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威格纳博士所说:“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它确实能影响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荒漠涂鸦     
戴清 《飞碟探索》2008,(5):35-36
那些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奇妙的岩画,是洪荒时期的艺术作品,也是各民族文化的结晶,呈现出人类社会悠远的历史、神秘的认知与独特的生活理想。在远古时期,这些或许是人们随心所欲的涂鸦之作,但在后世,却成了震惊世界的艺术杰作,也成为人类最为隐秘的文化符号和研究人类远古生活与文明进程的标本。在阿尔及利亚纳杰拉高原的边界上,就有这样一处世界遗产遗址。这个岩石山丘保存了14000年前~2000年前的数千幅风格各异的岩画,  相似文献   

17.
寻迹探秘能量体(下)吴明针刺说与基里安试验中已经观察到的东西是一致的。甚至两者还会并行不悖。基里安夫妇发现,一切感情、情绪和思想对我们自己的能场都有明显的影响。他们从中医中学到,人们必须始终把人看成为包括肉体、精神和环境的整体。中国人说,习惯的精神状...  相似文献   

18.
同时代的人类肩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科学也不能例外。当代科学需要承担起推动时空科学进入革命性历程的重任,并从中陆续提供揭示UFO所有秘密的线索。无论成功与失败,探索精神与奉献精神始终是科学大厦的坚强支柱,为科学默默献身的人永远值得尊敬。爱因斯坦的方法论,也是后人在科学研究中少兜圈子的不可或缺的法器。  相似文献   

19.
据NASA报道,天文文学在观察了银河系中的恒星后告诉我们,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围绕银河的中心飞行的,其中包括我们的太阳系。可是他们也惊奇地发现,大约有20%的恒星不是绕中心飞行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本刊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杂志社于4月6日联合主办了以"回到‘东方红'"为主题的座谈会,隆重庆祝这一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伟大成就,以宣传"东方红"精神,传承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