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上) 62.航天员太空行走有哪些训练设备? 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1-g模拟设备、失重飞机、水下训练设备和专用训练设备,在这四大类设备中,最常用的是失重飞机和水下训练设备.水下训练设备主要是中性浮力水池,这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必备设备,是在地面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专用训练设备包括虚拟现实技术、遥控机械臂训练模拟器、载人机动装置太空操作模拟器和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  相似文献   

2.
太空行走的训练方法 58.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训练? 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当然也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太空行走任务.  相似文献   

3.
太空行走的训练经验 75.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有何经验? 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一般性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40.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有何特殊之处?分为几种类型?航天员出舱主要是为了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安装,因此他们像地球上的检修和安装工人一样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由于出舱活动用的工具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工具与地面上使用的不同。首先出舱活动工具要便于身穿航天服手上戴着航天手套的航天员使用,特别是这种工具的手柄要与加压手套的姿势相一致;另外这种工具只能一只手使用,航天员的另一只手则是用来克服操  相似文献   

5.
太空行走的计划管理50.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顺利地完成太空行走,美国航宇局有什么具体规定?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和顺利地完成太空行走,美国航宇局在计划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时,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其中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太空行走风险(下) 84.在太空行走中最容易发生故障和问题的是航天员的什么装备?有何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53.美国航天员对太空行走总结出20条经验,这20条经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太空行走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便视觉效果好,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8.
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下) 88.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失重环境训练设备有何特点?有哪些辅助设施?失重环境训练设备(WETF)是建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第29号大楼内。这个大楼原来是放置载人离心机的地方,因为航天飞机在发射时的加速度最高只有3g,航天员完全可以耐受,这样就不需要载人离心机的训练,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航宇局将载人离心机拆除,改建成一个大型中性浮力水池。  相似文献   

9.
24.什么是气闸舱?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用气闸舱? 气闸舱是指居于两个气压不同的环境之间的过渡舱,在载人航天器上就是居于加压座舱与宇宙真空之间的过渡舱,目的是在人员和物件通过时防止两个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流。这个词是直译,也可译成“气压过渡舱”。气闸舱有两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空行走风险(上) 80.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 (1)太空环境因素方面的风险: ①宇宙辐射 在近地空间的宇宙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主要有三个来源:地球辐射带、银河宇宙线和太阳粒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前哨 《太空探索》2009,(7):35-37
航天员PK机器人 如果有人问:什么东西对航天员的威胁最大?您或许会说.是严重的航天事故.如航天飞机起飞或返回时发生爆炸.可怕的机毁人亡;  相似文献   

12.
双语世界     
陕西读者秦双兵问看航天员太空行走时在天上飘来飘去的,特别潇洒,身上绑的绳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他们能这样在太空呆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13.
前哨 《太空探索》2004,(10):36-37
太空环境与地面环境的最大区别是失重,或者称为微重力。航天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就要开始进行失重训练,使他们熟悉失重环境和学习太空行走。在地面上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的方法有两种: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和使用大型水池。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航天员"? "航天员"这个词今天是一个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术语,它是从英语Astronaut或俄语Cosmonaut翻译过来的,有时又译成宇航员.按照美国航宇局的定义,所谓航天员是指"经过专门的选拔和训练、作为载人航天器上的一名成员、在载人航天器上负责指挥、驾驶或工作的人."早在1929年这个名词就在一本英文的科幻小说中出现过,不过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1958年美国航宇局成立,并开始执行它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航宇局将参与载人航天飞行的人正式命名为航天员,从这时起西方世界才知道"航天员"这个词.与此同时,苏联也开始使用这个术语.不过"航天员"这个词并非美国航宇局的首选,当时有人还建议使用"墨丘利"(Mercury,罗马众神的信使),但大多数人还是赞同用"航天员".  相似文献   

15.
2月27日凌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航天员亚历山大·卡列里和美国航天员迈克尔·福勒同时离开空间站进行太空行走。这是航天员首次在无人留守国际空间站的情况下出舱,危险系数很大,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为此我们就此次太空行走读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问: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6.
天宇 《国际太空》2015,(3):60-67
<正>今年3月1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50年前的这一天,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此后,太空行走成为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并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推动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太空行走已成为载人航天常态,比如,2015年2月21日、2月25日和3月1日,"国际空间站"上的2名美国航天员先后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他们在舱外架设了一条超过200m长的电缆,为今年晚些时候送到空间站两个"国际对接适配器"做准备,最终用于在2017年"接待"美国商业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17.
1月26日,国际空间站第十宇航组的两名航天员焦立中和沙里波夫完成了驻站期间的首次太空行走。1月24日,焦立中和沙里波夫进行了太空行走演练,他们穿上俄制太空行走航天服,检查了航天服的压力和数据流,然后,脱下航天服。第二天,他们对站上系统重新设置,以便他们在太空行走期间,空间站能够自动运行。美国舱段的各个舱门也关闭起来,使各舱段相互隔离。为了地面控制人员能够监视站内情况,他们还架起相机。1月26日一大早,焦立中和沙里波夫走出国际空间站。在历时5小时28分的太空行走中,他们按计划安装了一个德国制造的小型机器人实验装置、相关电…  相似文献   

18.
太空行走设备36.在国际空间站组装过程中,航天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出舱活动,为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需要提供哪些设备?在国际空间站的组装过程中,航天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出舱活动,但是仅靠航天员的双手是不能完成组装任务的,因为国际空间站的站舱和结构件都非常巨大而笨重,但安装精度又要求非常高,因此必须给他们提供各种工具和设备。  相似文献   

19.
1965年6月3日,美国双子星座飞船第2次载人发射,爱德华·怀特手持机动装置步入太空,实现了美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虽然,在此前2个月,苏联人已抢先实现了太空行走,但对美国人来说,太空行走仍足不可预知的险途。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正>10月15日,美国航天员里德·怀斯曼和巴里·威尔莫尔走出国际空间站,更换了一个出现故障的稳压器,让空间站的电力系统在时隔5个月后再次恢复"满血"工作状态。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10月以来的第二次太空行走。此次太空行走任务持续6小时34分钟,在完成任务返回舱内后,怀斯曼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写道"漫长但有收获的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