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楠楠 《民航学报》2023,(5):90-94+119
本文利用FNL再分资料、常规观测资料、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AWOS)、卫星云图、微波辐射计等多种资料对2022年3月4日乌鲁木齐机场一次严重影响航班运行的大雾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雾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辐射雾,第二阶段为雾的平流。2)大雾发生前机场出现的弱降水为大雾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而短波快速过境,天空放晴,夜间出现强烈的辐射降温,导致了机场第一阶段辐射雾的出现,同时也为第二阶段雾的平流提供了基础条件。3)微波辐射计资料温湿条件的演变能够较好地反映第一阶段辐射雾生成和加强过程,其层结的演变能够为临近预报提供一定的分析依据。4)第二阶段大雾是由于机场附近近地层东北、偏东风对东北区域雾的平流导致,而机场附近风场辐合使得大雾在机场附近辐合堆积,增强的湍流混合利于雾层加厚,使得第二阶段浓雾得以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7~2021年华中地区主要枢纽机场(长沙机场、郑州机场、武汉机场)的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例行和特殊天气报告,采用基于持续时长的强度分级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近5年3个主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前期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分析了3个主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极端性和两两机场同日低能见度过程情况,给出了RVR低于运行标准的逐小时概率,并为流量方案制订提供科学建议;发现了前期气象要素在不同持续时长低能见度个例中的差异,根据持续时间的低能见度强度分级可应用于机场前期气象要素精细化阈值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雾对航空运输的危害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地面交通、海运和航空运输安全构成威胁。根据航空部门的统计,天气原因是造成航班不正常的首要因素,约占60%,其中因大雾又在气候因素中占70%,尤其是冬季,北京地区常常出现持续十几小时的能见度仅有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大雾天气过程,造成航班大批量的取消、延误、迫降或备降。例如1993年11月14~15日连续两天大雾,共取消航班183个,粗略估算两天内造成航空公司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人民币。又例如1994年2月17~18日的持续大雾,取消航班33个,备降其他机场27架,延误航班399次,造成直接…  相似文献   

4.
朱潇 《民航学报》2023,(1):43-47
近年来,支线机场航班运行数量逐步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支线机场航班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险天气下的安全运行风险。本文通过对机场历史数据的挖掘,研究了支线机场常见的大雾导致低能见以及大风等危险天气,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中心极限定理计算大雾天气下的数据分布情况,找到其内在规律,将机场能见度的范围划分到不同的置信区间,通过对各个置信区间的假设检验计算,从而得到不同能见度范围下后续能见度的发展,对后续能见度进行预测。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相邻支线机场之间大风天气下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机场序列的相关性,进而得到风场传播的趋势方向,从而有效提高支线机场的大风天气预估的准确性,达到避开危险天气,提高航班运行安全性的目的。通过预估这两类危险天气,增加对危险天气预警的准确性,提升支线机场航班运行的安全裕度,对今后支线机场的安全运行工作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彤  田丰 《民航科技》2008,(1):39-41
本文通过分析桃仙机场1990-2006年低能见度的资料得到以下结论:(1)机场及周围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对机场的能见度有一定影响。(2)人类活动产生的烟对机场能见度的影响有明显季节性变化。(3)民风民俗对机场能见度有短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雾是航空运输、陆路交通、输变电线路以及海上运输的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对机场进行局地消雾以减少空运损失和灾难的发生,对国民经济、社会公益事业和我国航空交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一、人工消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雾是一种局地天气现象,也是一种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贴地面”低云。雾有暖雾和冷雾之分。雾的  相似文献   

7.
咸阳机场气象中心承担着机场及陕西飞行区域各类飞行的气象预报与服务保障工作,2001年12月6日早晨,一次罕见的大雾天气,使机场能见度发生突变,造成了12架次飞机返航或备降,严重影响了飞行的正常。本文就这一典型个例进行分析,探讨天气发生突变的原因,总结预报与保障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孙羡 《民航学报》2023,(1):81-83
利用2018~2020年12~2月自贡机场地面自动观测系统数据及人工整点观测能见度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低能见度的年、月日数,时次频率及持续时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低能见度日数年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特征,月变化基本为递减趋势;各时次低能见度出现频率中,08~16时出现频率持续减小,16时~次日08时持续增大,在08~19时的日常飞行时段内,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约为33.2%~37.3%;低能见度与持续时间呈现线性关系,表现为能见度越低其持续时间越长,平均持续时间在2~5 h,低能见度在不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均相对集中在1~2 h和2~4 h。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18日,成都双流机场被一场大雾笼罩,能见度一度不足50米,造成大量起飞离港航班和进港落地航班延误或备降。机场关闭长达6个小时,上万旅客滞留机场,给各大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秋冬季对于中国大部分机场来说,都非常容易出现这种明显影响飞行运行的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认识茅台机场平流雾特征及其对机场飞行安全的影响,利用机场地面观测资料,对2017年11月—2021年6月的平流雾事件的时序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流雾事件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1月,明显日出前后发生频率较高,下午到日落时发生频率最低。机场盛行110°左右风和290°左右风,290°左右风与平流雾形成密切相关,尤其在平流雾高发期间,风速越大、湿度越高,能见度越差。温度在5~10℃时,平流雾能见度最差,气温低于0℃时,能见度有转好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长水机场地形特点,以2013年1月3日长水机场一次持续性大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大雾形成与机场风向、风速、气压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参考当日对长水机场起降航班的处置过程,总结梳理出长水机场在浓雾天气背景下签派放行的工作措施,研究成果在同类机场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低能见度是我国南方影响机场春季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气象要素,因而,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低能见度的生成、变化及消失的预报,已成为保证飞行安全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78年~82年五年2、3、4三个月的气象资料,对白云机场的低能见度日变化及生消做了具体的分析,找出了变化的规律。同时利用天气型、低空天气系统的分布特征,以及风场、湿度场的变化,找出了具体预报白云机场低能见度产生、变化及消失的依据,为预报白云机场低能见度首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作为我国南方机场春季飞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普查了咸阳机场1992年-2003年的天气资料,分析了气温、湿度、降水、能见度、沙尘暴等主要要素的年分布特征和月分布特征,对成阳机场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广州白云机场1970—2000年,三十一年的逐时能见度观测资料,对白云机场低能见度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能见度≤l公里,有明显以8年的周期变化,低能见度≤0.8公里、≤0.55公里,主要振荡周期是6-10年;自70年代起出现能见度≤l公里的日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90年代出现的日数明显偏多,80年代相对偏少;低能见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低能见度平均出现次数与持续时间明显成反比;造成低能见度障碍的天气现象仅有雾和雨。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对2013年12月6—8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认识了解南京禄口机场严重雾霾天气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此分析对改善机场雾霾天气预报,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3年12月6—8日,南京禄口机场遭遇了开航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据不完全统计,12月6日雾霾天气造成机场6个航班备降,36个航班次日补班;12月7日雾霾天气造成19个航班备降,232个航班取消;12月8日雾霾天气造成351个航班取消。此次罕见的严重雾霾天气导致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长时间低于起降标准,造成机场多次关闭,给航班正常飞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烁 《民航学报》2023,(5):56-60
非全跑道运行模式是解决机场起飞航空器对五边进近落地航空器ILS盲降系统下滑信号遮挡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繁忙机场使用非全跑道起飞的做法也已经成为惯例。对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号不稳定因素与低能见度时非全跑道运行模式优化研究,意在提高机场跑道利用率和机场整体运行效率,促进机场和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建设区域航空枢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机场运行现状分析、查摆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号不稳定因素及具体解决方案、设计新建垂直联络道工程、提高低能见度时非全跑道运行程序安全裕度等方面做出具体分析,最终实现机场常态化非全跑道运行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我国1951—1985年间245次与气象有关的严重飞行事故的统计结果,低能见度造成的飞行事故占12.9%。平流雾由于其强度大、出现突然的特点,产生的低能见度天气特别恶劣,所以提高对平流雾预报的准确率对保障飞行安全、提高飞行效率、保证航班正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2013年11月3日发生在太原机场的一次罕见的平流雾的生成和消散做一次天气分析和总结,得到一些关于平流雾的预报和保障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北方的冬季空气干燥气温低,降雪、大风、低能见度等天气现象经常出现。常常是大风带来降雪,大雪又会造成低能见度,雪后天晴,气温回升,空气中水汽饱和,形成大雾,这些现象会给正常的航班运行带来一些特殊性。对此,本文针对冬季常见的一些对航班运行可能造成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雾的产生造成的低能见度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通过分析能见度的微观影响因子得出具体的能见度数学关系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雾滴建立模型,即将雾滴看作均匀的球形粒子从几何光学角度分析了能见度降低的原因,用Matlab软件对雾滴谱分布进行拟合。在忽略复折射率和波长影响的情况下,主要考虑雾滴数密度与含水量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得出了能见度两种定量关系式。通过比较分析,将雾滴看作大小相同来计算能见度较准确,拟合的雾滴谱分布表明所建立雾滴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机场灾害性天气是指由大雾、大雪、冻雨、大雨、雷暴、大风、低云、沙暴、冰雹等造成低于机场运行最低标准而引起部分航班延误直至机场关闭的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天气。机场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