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空出舱活动是人类航天史上尤其是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壮举。它既体现了破茧而出这一漫长过程的艰辛,又绽放出化蝶为舞时那一刹那的绚烂;既浸透着毕业时典礼般的狂欢,又承载着从幼年走向成熟那种仪式般的庄严。在上篇中我们简要回顾了苏美两国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太空出舱的大胆设想以及他们为了这一设想的实现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在下篇里,我们将着重介绍出舱航天服的设计和对于两种出舱方式的思考,并泼墨记录前苏联史上第一次同时也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太空出舱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1965年至1988年,前苏联共进行了25次出舱活动,22名航天员进行了49人次出舱活动,累积出舱时间为164h。前苏联专家在这期间获得了出舱活动医学保障的丰富经验。根据这些经验,我们得出了有关出舱活动医学保障的一些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65年3月18日在“上升-2”号载人飞船飞行中,A.A.列昂诺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人类出舱活动。前苏联航天员第二次走向广阔的太空是在1969年1月16日,是两名“联盟-5”号载人飞船的乘员向“联盟-4”号飞船过渡时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浩淼的太空装点着无数人的梦,当航天员在太空遨游或漫步时,我们不禁去想象生活在太空是怎样一番情景,又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国际空间站第33期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萨尼塔威廉姆斯(suniWilliams)值守国际空间站期间,与我们分享了一次“受挫”的太空出舱活动全过程。尽管数天后她和同事再次进行出舱活动时顺利完成了未完的任务,但那次出舱活动的失败以及为再次出舱的准备过程都更直观、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航天员生活在太空中别样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5.
9月27日16时40分许,航天员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首次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王静 《中国航天》1994,(11):33-35
航天手套对手部活动性能的影响王静自前苏联上升号航天员列昂诺夫于1965年3月18日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出舱到空间自由活动以来,已有了近3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美、苏航天员都进行过多次舱外活动(EVA),在舱外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在舱外活动中,人手是多用途...  相似文献   

7.
端木希 《航天员》2008,(5):58-61
神七任务的核心内容就是出舱活动。而航天员出舱的全过程——从穿上航天服、打开舱门、步入太空,一直到完成任务、返回舱内、将舱门关上为止,所做的工作都需要事先在一个特殊的"潜水池"里进行若干次的模拟训练。因此,这个特别的水池对于神七任务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也不妨对它做一个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次出舱活动是在1965年“上升-2”飞船飞行中由俄罗斯航天员列昂诺夫进行的。1969年1月俄罗斯人第二次出舱,两名乘员从“联盟-5”转移到“联盟-4”飞船中。第一次出舱活动仅持续了12min,第二次出舱活动增加到37min。稍后,在1977~1986年间,俄罗斯从“礼炮-6”和“礼炮-7”空间站的飞行中取得了大量的出舱活动经验。在实现这些长期航天飞行计划中,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征服太空的旅程中,航天员走出密闭的座舱,到太空中和到其它星球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航天活动之一。在载人航天的不同时期,出舱活动的目的也不同。在载人航天初期,出舱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能否在宇宙真空中生存和工作,了解需要提供哪些装备和条件才能保证出舱活动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10.
陈小春 《航天员》2008,(5):48-50
航天员在低压舱10帕条件下训练一次,无论从体力消耗,还是从身体所受的影响来说,都相当于一次太空出舱活动。航天员飞天前夕,我们观摩了一次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进行的低压舱训练。  相似文献   

11.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上升2号飞船的首次出舱活动,并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飞船舱外停留了22分钟。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不但证明了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下,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同时也说明了可以在载人航天器舱外完成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空间站的在轨组装与维修。因而,到2003年4月为止,世界各国共实现了257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4-145
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太空行走。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5次太空行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国兴 《航天》2009,(1):32-35
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 40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有何特殊之处?分为几种类型? 航天员出舱主要是为了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安装,因此他们像地球上的检修和安装工人一样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由于出舱活动用的工具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工具与地面上使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吴清才出舱活动(EVA)是指航天员脱离母航天器(飞船或空间站)的保护环境,依靠自身的生命保障系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维修舱外设备、在舱外安装或回收有效载荷、组装空间站、到星球表面行走等活动。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是支...  相似文献   

15.
当年在美、苏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前苏联曾一度占尽优势: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位女航天员上天……为人少知的是,前苏联还秘密进行了一系列载人登月的前期工作,但1969年7月16日却是美国人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最早登上了月球。这不禁让人错愕:在美国人紧锣密鼓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候,当年的头号航天巨人前苏联难道在“打盹”吗?  相似文献   

16.
太空减压病     
张静雪 《航天员》2010,(4):69-69
我们知道.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时.首先要在气闸舱内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其中一项是呼吸纯氧,以预防太空减压病的发生,那么.什么是太空减压病呢?  相似文献   

17.
美苏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分别开始于1959年和1960年。截止1990年底,美国和前苏联已为其载人飞行计划各进行了96次和195次发射。其历年发射情况见表1。 到1990年2月宇航员在空间(包括在月球上)的逗留时间和出舱活动时间分别为:美国——1886天7小时42分和538小时38分;前苏联——6714天74分和182小时34分。  相似文献   

18.
水客 《航天员》2008,(5):42-44
太空出舱,航天员在出门之前一定要身穿舱外服,以适应那很不友好的太空环境。而航天员在轨组装与检查到穿上舱外服,却远不似人们打开衣箱取出衣服穿上那么简单。我们已经在电视中看见,神七飞行时轨道舱内,翟志刚与刘伯明进行舱外服在轨组装与检查的情景,它扎扎实实地花了两人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也耗费了他们不少的体力。但这还只是太空出舱前的一部分任务。事实上,要在太空中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就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确切地说,它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并且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因而要求航天员在上天之前勤学苦练,熟练掌握其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从神一太空遨游到神五载人飞行,从神七出舱活动到神九载人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事业一路的技术突破,令人目不暇接.中国"航天梦"载着民族"复兴梦"一路腾飞,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信心十足地迈向遥远的太空. 长城润滑油全程护佑航天工程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在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器出舱活动期间氧气分压控制是保证航天员安全和完成出舱任务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出舱过程中引起氧气分压变化的因素分析,进行了出舱活动低压情况下的氧气分压安全限的试验验证研究,建立了出舱活动氧气分压变化趋势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出舱活动阶段舱压和氧气分压的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