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腔噪声为气动噪声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声衬作为一种有效的降噪措施,其原理为微穿孔板吸声体,即多个亥姆霍兹共鸣器并联,通过激发背腔共振吸收声能。声衬的吸声效果受到多个结构参数的影响,针对低速空腔气动噪声问题,通过微穿孔板吸声体原理对声衬进行多参数混合设计,并将其加装到空腔中,对比加装声衬前后空腔噪声的频谱特性,评估声衬在空腔噪声问题中的降噪效果,分析加装声衬对空腔噪声的自激振荡及声共振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组宽高比为8的不同形式的矩形喷口, 对其尾喷流掺混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圆到矩形过渡段的型面, 在喷管出口下缘加装下挡板以及在侧面加装挡板, 得到了4种不同形式的矩形喷管模型, 分别在相同边界条件下研究了它们的射流掺混特性.结果表明, 加装下档板和侧档板能够有效增强射流掺混, 缩短射流高温区长度.   相似文献   

3.
在一座小型跨超声速风洞上采用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进行了Ma=3试验段流场对光传输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空风洞流场的测试结果表明,由于试验段壁面湍流边界层中气流脉动与流场密度变化的影响,光波前会发生畸变。为了降低湍流边界层流场对光传输的影响,在风洞试验段单侧壁板上安装导流板进行了试验。测试数据表明,光波前畸变量的PV均值和RMS均值分别由3.5λ和0.73λ降低到了1.09λ和0.22λ,而且光波前畸变量的波动幅度也大为降低。初步研究结果说明,采用加装导流板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风洞流场对光传输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风洞试验时流场显示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能有效提高飞行训练的安全性。根据直升机飞行安全需要,结合工程经验,对直升机加装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介绍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加装原则和相关标准以及飞行参数的校准方法;对飞行参数记录系统两个典型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相关设计的研究能够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应用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外场检查发现的前紊流板裂纹故障,经宏观、微观检查,结合结构原理及修理方法分析,确定了前紊流板裂纹的性质和具体产生原因,制定了相应的修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辐射板强化喷管换热与红外抑制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在发动机喷管中加装金属辐射板前后,喷管壁面温度、热喷流温度与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装金属辐射板后,热喷流与喷管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显著增强,热喷流中心温度降低,壁面温度明显升高,在90°方向上,热喷流3 ~ 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38.5%.文中从热喷流、喷管壁面以及金属辐射板等相关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对红外辐射强度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能有效提高飞行训练的安全性.根据直升机飞行安全需要,结合工程经验,对直升机加装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介绍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加装原则和相关标准以及飞行参数的校准方法;对飞行参数记录系统两个典型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飞行参数记录系统相关设计的研究能够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应用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机载防撞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该系统的发展情况,论述了运输机加装防撞系统的必要性和加装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卫星推进系统气体流量探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该探头适用微波量气体流量的测量,采用了差压式孔板流量计的原理,设计轻巧,使用方便,能够进行远距离无失真传输,方便了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0.
加装格尼襟翼旋翼的直升机飞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刚  崔钊  韩东  李建波 《航空学报》2016,37(7):2208-2217
为研究加装格尼襟翼旋翼的直升机飞行性能,建立了加装格尼襟翼旋翼的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采用UH-60A直升机试飞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样例直升机加装格尼襟翼后重量系数、格尼襟翼高度、沿径向位置和加装方式对旋翼需用功率的影响,以及加装格尼襟翼后旋翼桨叶剖面迎角分布、旋翼操纵量和机身姿态角的变化等。研究表明,直升机在重量系数较大的状态下高速前飞时,旋翼加装格尼襟翼能够明显降低直升机的需用功率,且加装转动格尼襟翼的效果优于加装固定格尼襟翼。功率降低幅值随格尼襟翼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格尼襟翼在桨叶上布置的位置越靠近桨尖,其对需用功率的影响越大。直升机在重量系数较大的状态下高速前飞时,加装格尼襟翼能够使旋翼后行侧最大迎角显著减小。加装格尼襟翼后旋翼总距和纵横向周期变距减小。  相似文献   

11.
以加装尾推的小型复合式共轴无人直升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直升机在一定的前飞速度下俯仰角的变化情况。首先建立了直升机气动模型,得到前飞时的平衡方程组,并使用Newton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从而得到仿真配平结果;其次对样例直升机未加装尾推螺旋桨和加装尾推螺旋桨情况下进行一定速度下的前飞试验,采集试飞数据;最后对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速度时,直升机气动模型与实际结果符合性较好,加装尾推能够减小直升机稳定前飞时的俯仰角,同时还能降低双旋翼消耗的总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在三叉戟飞机修理中,为增加疲劳寿命,需在机翼8号肋下翼面处前后梁间加装5块铝合金变厚度加强板。这些加强板要求与机翼下翼面贴合。8号肋处,外形复杂,故5块加强板均为双曲面,有上翻弯折马鞍型,又有下翻弯折马鞍型,也有球面型等。五种不同的双曲型面加强板,没有模线,只有飞机实物。经分析,此加强板在钣金车间无法加工,即拉型和  相似文献   

13.
1保护电路的总体设计1.1数字式漏电流表烧坏的原因 分析数字式漏电流表加装保护电路这一问题很早就被重视。自设备安装至现在,保护电路已作了几次修改,传统观点认为数字式漏电流表的损坏是由于输入信号过高造成的,因而设备安装初期几乎所有数字式漏电流表都安装了限压保护电路,但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办法无济于事,以后又加装了限流保护电路,效果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取双基推进剂的切口强度及切口敏感性,在环境温度为(20±1)℃,应变率为10-4 s-1条件下,进行了双基推进剂板条状双边U型切口试件及标准试件的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双基推进剂的切口强度随着切口试件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而变化.当应力集中系数小于切口敏感因子(1.99~2.22)时,板条状双边U形切口试件的切口强度受应力集中系数影响不大,近似等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材料对切口不敏感.用标准试件单轴拉伸的试验结果对双基推进剂的切口强度及切口敏感因子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验证了这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矫桂琼  杜凯  杨成鹏  卢智先 《航空学报》2007,28(6):1383-1388
 通过对含有离散源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压缩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离散源损伤的损伤扩展与破坏特性以及对复合材料加筋板剩余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离散源损伤用穿透蒙皮切断桁条的切口来模拟是合适的,蒙皮上的穿透切口前端有很高的应变集中,桁条被切断导致加筋板传力路线改变;离散源损伤使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压缩强度下降显著,达到60%左右; 基于Hashin失效准则的渐进损伤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含切口加筋板的宏观损伤扩展和破坏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一二二厂不久前研制成功的“自拖式”砂轮机除尘器荣获部优秀革新项目奖。这种砂轮机除尘器,设计上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方法,一不用安装通风管道,二不用电机带动,三不占用面积。它只是在砂轮机保护罩的外侧,巧妙加装了一个离心式风机,将砂轮机的压帽改为  相似文献   

17.
尾翼攻角对斜背式轿车气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简化的斜背式轿车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为工具,利用移动边界条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加装尾翼前和加装尾翼后两种车速下的车身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尾翼的加装可以改善尾流结构,从而使气动力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下对TC2M钛合金圆板坯料(厚度为1.5mm,直径为160.0mm)进行了压窝试验研究。卸载后压窝制件凸缘出现明显的双曲率翘曲,这种形状畸变造成了钛合金板压窝零件无法满足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对这种形状畸变进行定量描述的同时,分析了产生形状畸变的原因,主要是由钛板轧制过程产生的板织构特性,各向异性所引起的变形差异以及应力场、应变场分布的不均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NdYAG激光切割系统上,试验研究激光切割非平面零件时,光束入射角与偏焦量对切口宽度的影响.考察一次切割过程中,激光束相对试件表面的入射角或偏焦量连续变化,模拟曲面板材等非平面零件的激光切割过程与状态.进一步讨论了切口宽度和形状的变参数控制方法,研究目标力求变参数激光加工曲面板、异型截面板及非平面零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下腹板长度对单边膨胀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落压比为4~60范围内,对两个不同下腹板长度的单边膨胀喷管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其壁面静压分布,并对4种不同下腹板长度的喷管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总体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在整个落压比范围内,喷管流动都呈现很强的三维特征,而且在高落压比条件下上膨胀面两侧边气流出现了横向分离.喷管轴向推力系数峰值随下腹板长度增大而增加,峰值对应的落压比也逐渐增大并趋近设计点.在落压比为30~80范围内,轴向推力系数随着下腹板长度增大而增加,在设计点轴向推力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约1.8%;在特定低落压比条件下,较短下腹板长度的喷管具有高的轴向推力系数.气流矢量角随下腹板长度增加而增大,在设计点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03°和-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