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23日至24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远望智库协办,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商业航天企业领导者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5,(4):17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  相似文献   

3.
短消息     
正近日,在湖北武汉市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表示,未来三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和以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产业,促进集团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市举办。这个由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论坛,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站在发展潮头谋划战略布局与蓝图的一个里程碑"。够不够得上这样高的评价,暂且不论,能够在当前世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聚合各方专家资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把脉,还是非常必要的。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正>8月30日,来自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各界精英聚首灵秀荆楚,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此助力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交流融汇。本次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和机构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如何?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太空经济将带动哪些产业的兴起?全球航天发射场区的运行模式有什么门道?2019年12月13日,一场关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会场外是北京清冷的冬天,会场内却高朋满座,温暖如春。在"分享商业航天创新之道,共享太空经济发展机遇"的主题下,来自航天基金会、航天两大集团的领导、专家,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智库、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企业家,银行界、保险界的专家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勾勒商业航天发展蓝图,共享太空经济市场蓝海。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基金会提供指导和支持,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管委会、中国航天报社主办,《太空探索》杂志社、宁波航天科技城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04,(7):29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曾分别于1991、1994、1997和2000年在香港、北京、澳门和台湾举办过四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弘扬了民族精神,加强了海内外华人航天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前四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将于2004年9月7至10日在中国西安联合举办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将就以下几个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1)航天器系统(包括微小卫星、小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天动力学(3)运载系统(4)推进系统(5)结…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9日,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未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将依托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开展商业航天活动,让航天服务走进大众生活,开创中国商业航天新篇章。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对太空的探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航天已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向大众化、商业化、生活化发展。开展商业航天,让太空项目惠及全人类,是每个航天人内心最深处的信念。时间回到1985年的10月26日,  相似文献   

9.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7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平谷召开,会议旨在给近年来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工程两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空间,并对发展前景提出可行性设想,以此推动学科发展。大会做了关于21世纪我国航天医学的需求与发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等报告,其中有综述,有研究报告,还有对今后工作发展的建议,内容全面丰富。会议较圆满,并达到了预期目的。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10.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  相似文献   

11.
宇航发射和研制继续开启"超级模式" 《蓝皮书》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中国航天器研制活动、中国航天应用服务、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对2021年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1月1-2日,第二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论坛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内容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法律等相关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作了《中国商业航天实践与探索》的主题报告,介绍了集团公司商业航天发展经验、能力、优势及已开展的商业航天项目,并对集团公司商业航天未来的  相似文献   

13.
《航天新闻》巴黎消息——上周成立的制造通信和地球观测卫星的合资公司,标志着德国和中国向着建立更加密切的商业航天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公司名叫EurasSpace,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宇航公司和位于北京的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分别拥有50%的股份。该公司总部设在慕尼黑,在北京设有一个分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8月27日,"2015中国海上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交通运输部、海洋局、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相关卫星系统运营商、设备研制和销售商以及相关媒体等12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题是"推广海上卫星应用,助力海洋产业发展",借此大会契机,各专家、学者总结和交流了国内外海上卫星应用的现状,以促进海上卫星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9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在香港联合举办"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成立大会及亚太办公室授牌仪式。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马兴瑞出席“国际航天发展高峰论坛“总结座谈会6月6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召开“国际航天发展高峰论坛“总结座谈会,学会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国际宇航联副主席、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燕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杨毅、国家航天局  相似文献   

17.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5):F0002-F0002
9月4日至7日,“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学会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URSI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和《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联合举办,由航天科丁集团六院601所承办。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31日~11月5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浙江省平湖市承办的"中国宇航学会首届航天科普研讨会"在平湖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梁思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国良、张履谦,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快促进前沿科学和新兴技术在空间领域应用的研究,加强未来空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交流、创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营造空间技术创新研究的氛围,中国宇航学会将举办一次空间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该研讨会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空间信息系统及有效载荷前沿技术"为主题的首次研讨会拟于2014年8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目标为"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旨在促进和加强原始创新的能力和空间技术的引领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11,(1):11
受中国科协委托,2010年12月11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途径研讨会"。来自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六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605所,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十几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