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嘉墀 《中国航天》1991,(10):16-19
本文综述了我国应用卫星在国土普查、资源探测、通信、广播、气象等方面的利用情况;对我国“七五”计划期间成功发射的11颗卫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展望了今后十年各部门对应用卫星提出的新需求;最后讨论了我国应用卫星进一步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0,(11):50-51
地面应用系统是月球探测数据传回地球的唯一通道。 我国航天工业的历史已有50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为各种不同的应用卫星建立了地面数据接收站,但这些地面接收设备都是针对人造地球卫星建立的,多是针对1000千米以下的应用卫星,或大约4万千米高度的通信卫星设计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地面站,天线口径较小。  相似文献   

3.
孙宏金 《航天》2010,(4):36-38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各类应用卫星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方红一号这个生机勃发的嫩芽,已长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4.
回顾与展望     
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32年来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空间强国之一,在航天技术的某些重要领域,如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测控技术、高能燃料火箭技术、地球静止卫星发射技术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发射的应用卫星,已开始服务于四化建设,我国的运载火箭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为外国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了自力更生,独立研制,有限目标,重点发展应用卫星和实行运载火箭系列化等一系列正确方针。同时,在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实行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配套协作网,有一支思想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科研生产队伍。 本文的第三部分叙述了对未来的展望,着重说明了在本世纪末以前,我国航天事业将重点发展各类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系统,并跟踪研究世界载人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5.
四、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 进展及其技术特点   FY- 1卫星已走过 20多年的历程,其投资少,发射数量也少。但卫星技术起点高,总体设计方案采用先进技术,发展与国外兼容体制,能与国外气象卫星组成统一的观测网,向世界各地发送气象资料,并为其所接收,实现气象资源共享。   我国应用卫星从 20世纪 80年代的试验阶段逐步发展到 90年代进入应用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三轴稳定应用卫星仍未很好地解决在轨长期稳定运行的问题,未能达到预定的工作寿命要求,严重影响了卫星的应用。   因此,实现业务应用卫星的高可靠和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1.运载火箭技术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  相似文献   

7.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8,16(1):34-38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卫星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通信、导航、遥感方面都有新的应用卫星成功发射,也有新的卫星应用业务开展。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一系列政策,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5,13(1):22-29
我国的应用卫星体系继续完善,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空间应用也有所突破,空间科普在规模和地域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诸葛讯 《航天》2011,(8):50-51
2011年6月10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了价值2.78亿美元的"宝瓶座"/科学应用卫星-D,它是美国和阿根廷宝的合作项目,美国称它为"宝瓶座",阿根廷称它为科学应用卫星-D,下面简称"宝瓶座"卫星。它载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空间技术正处在应用卫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国家对卫星应用广泛而迫切的需求,加速了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卫星应用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初,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便着手研制具有发射中型应用卫星能力的N系列三级运载火箭。自1975年以来,该团曾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用N-I火箭成功地将五颗重达130公斤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从1981年2月起,N-I火箭的改进型N-Ⅱ火箭也成功地进行了试射,同年8月便发射了气象卫星。从此N系列火箭就进入了发射应用卫星的阶段。为了满足日本各卫星用户所提出的发射大容量应用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  相似文献   

12.
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也同时搭载升空。这是我国与巴西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  相似文献   

13.
杨嘉墀,仪器仪表、自动化与航天控制技术专家,我国应用卫星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于1919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14.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3,11(1):6-13
2002年我国卫星应用和应用卫星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但有12颗卫星在轨运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在轨卫星最多的时期,而且在卫星应用的技术水平、产业化建设和向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可称为成果辉煌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不同时期航天器环境模拟设备的研制,论述了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它在20世纪60~80年代为我国应用卫星的发展、90年代为载人航天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已形成了一门多学科综合的新型学科。  相似文献   

16.
张娟娟 《中国航天》2010,(10):37-3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火箭成为我国发射国内国外各类应用卫星的主推产品,承担着国内民用、商业及国外卫星艰巨而繁重的发射任  相似文献   

17.
陈全育 《航天》2010,(12):8-9
11月7日上午11时27分22秒,于11月5日成功发射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二颗试验应用卫星风云三号02星经过卫星姿态稳定度等调整,在绕行地球33圈后,打开了星上第一个遥感仪器——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可见光通道,成功进行了对地观测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8.
M40/环氧648准各向同性层板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40石墨纤维为增强材料与环氧648-三氟化硼单乙胺为树脂基体材料组成的M40/环氧648复合材料,已成为我国应用卫星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文中通过对其单向板工程常数测定,着重对M40/环氧648准各向同性层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日本政府为其1979财年空间计划拨款7.36亿美元(超过去年3.6%),同时批准了宇宙开发事业团和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九颗新型卫星的研制项目。宇宙开发事业团将研制四项新的应用卫星和两颗试验卫星;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将研制三颗科学卫星。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应用卫星包括:1.GM-2,即日本第二颗同步气象卫星,预定1982年初用N-2运载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航天器发展对材料技术需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2):1-5
文章在分析我国航天器任务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从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平台及载荷能力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等在轨长寿命服役的需求出发,提出航天器结构、热控、特殊功能、电子等方面新材料发展需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