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立了液体推进剂爆炸火球成长过程和火球辐射传热理论模型,研究了火球尺寸变化、火球持续时间、火球内部温度、火球辐射传递过程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还讨论了火球升离地面的临界条件、高空环境对火球直径的影响和火球随风漂移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UDMH/N2O4爆炸冲击波的一般机理和规律,引进了TNT等价重量、极限当量两个基本概念,建立了三种爆炸模式,从理论上对爆炸冲击波特性进行了计算,确立了各种冲击波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数据基本吻合,并针对10kg、50kg、100kg、300kg实验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液体火箭爆炸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航天发射场安全技术文件的制定提供推进剂污染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UDMH)爆炸实验研究,获得了地面推进剂残余量和毒气扩散的实验测量数据,提出的液体火箭爆炸地面上推进剂污染范围和残余量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工程估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液体推进剂火灾爆炸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火灾爆炸事故各种类型,从液体推进剂管道、容器安全布置及其选材、设计、加工、安装等方面提出预防措施,保证液体推进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铝镁贫氧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DSC、DTA、TG和DTG等热分析方法,研究了AP,KP,AP/KP混合氧化剂、AP/KP/HTPB模拟推进剂以及铝镁贫氧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研究发现,AP/KP混合氧化剂的热分解特性由两种氧化剂的热分解特性叠加而成,但AP的存在使KP热分解反应提前;贫氧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由AP和KP的热分解、粘合剂的热分解等过程组成。  相似文献   

6.
少烟丁羟推进剂高压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春泰 《推进技术》1995,16(2):50-53,72
对少烟丁羟复合推进剂在高压下的燃烧性能,能量特性和微波衰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得出:少烟丁羟复合推进剂在17-18MPa以上压强时存在燃速变现象,但不会引起发动机工作压强失控,而且通过调整弹道良剂可以降低推进剂高压压强指数,少烟丁羟复合推进剂高压少平面实际比冲可以突破2452N.s/kg;该推进剂的微波衰减强度只相当于普通双基推进剂的水平,比(有烟)丁羟复合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低得多。  相似文献   

7.
李兆民 《推进技术》1989,10(6):25-28,71
本文论述了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爆炸问题,总结和分析了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产生爆炸的重要原因.实验表明:在选择端面燃烧装药的初始增面率时,采用木制假药柱和推进剂短药柱构成的装药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导致选出不合适的初始增面率,把它应用在相同尺寸的固体推进剂端面燃烧药柱中时,将会引起发动机产生爆炸.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强爆炸的毁伤效应,采用二维柱对称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数值研究了40km~60km高度的非均匀大气环境对1Mt强爆炸早期火球内部物理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爆炸早期,非均匀大气使得火球内部密度、压力上小下大,但温度分布基本对称均匀;随着爆高增加,相同时间内火球内部温度、压力下降,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密度变化趋缓。  相似文献   

9.
膏体推进剂发动机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发动机试验系统,进行了膏体推进剂发动机热格栅点火试验和多次关机 启动试验研究。试验发动机带有供料装置,供料压强为7 5MPa,推进剂流量为51g s,喷管喉径为7mm,燃烧室平均压强约1 7MPa,总工作时间大于136s。试验获得了膏体发动机多次点火的特性参数和进行多次关机 启动的压强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膏体推进剂具有很好的热格栅点火性能,点火参数分布较均匀;膏体发动机具有良好的能量可控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复合推进剂用高能点火药点燃的点火特性,从实验与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采用高灵敏度测试记录仪器的点火装置,通过测定点火压力与热流率,考察了MT烟火剂(Mg/(C_2F_4)n)中镁粉粒度大小对丁羟推进剂点火特性的影响.在一定镁粉粒度范围内,当点火药中镁粉粒度增大时,推进剂所接受的热流率增加,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改变推进剂参数和工作条件进行理论预示的结果与已有研究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某姿轨控发动机推进剂贮箱移动电子束焊接热源的焊接温度场数值仿真模型,采用锥体热源描述电子束焊接热源,通过等价比热容法来处理熔化潜热,得到电子束焊接过程中贮箱温度、焊接熔池形状和尺寸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仿真计算所得贮箱温度与实测数据的差异小于10%.在焊接过程中,利用安装在贮箱外表面的纯铜散热盘可以将贮箱半膜处的温度从503K降低至364K以下,避免了焊接过程中贮箱温度过高出现结构损伤.该计算方法与结构散热方式可为其他产品的焊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外加辐射热流和电火花点火高度对木材着火时的点燃时间、表面温度、质量损失速率等点燃特征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室内火灾中木材点燃的临界质量通量判据。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外加辐射热流,木材点燃时间缩短,点燃的临界表面温度减小,但临界质量通量不变;增大电火花的点火高度,木材点燃时间延长,点燃的临界表面温度升高,临界质量通量增大;对于特定场所,可以用临界质量通量作为木材点燃的判据。  相似文献   

13.
某推进剂非稳态导热及温度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研制火箭推进剂初始温度测量装置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某种火箭推进剂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非稳态温度场,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得出了该推进剂的非稳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温度分布的主要热阻,研究子常用的推进剂最大肉厚1/2处温度与质量加权平衡温度的差别,给出了测量温度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POM(共聚甲醛)降低无烟XLDB推进剂在1~5MPa内燃速的原因,分别测量和分析了含和不含POM的推进剂样品的PDSC(高压热分解)特征量,燃烧波及火焰结构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POM在1~5MPa下使ΔH(推进剂的分解焓)减小265~214J/g;POM在1MPa,5MPa下使推进剂的燃面温度分别由481℃和628℃降至433℃和569℃;理论计算表明:POM在10MPa下使推进剂的爆热、燃温分别由4418.4J/g,3031K降至4397.4J/g,3015K。结果表明,POM对无烟XLDB推进剂的热分解及燃烧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降低无烟XLDB推进剂在1~5MPa范围内的燃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热敏薄膜传感器测量流场温度和壁面剪应力的原理,选择聚酰亚胺为衬底材料,金属镍为热敏材料,提出了一种电镀引线的柔性热敏薄膜传感器阵列结构及其制作工艺.经热敏性能测试,该柔性热敏薄膜传感器阵列结构简单,可贴附于高曲率复杂表面,实现非破坏动态流场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6.
以新型高氮化合物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取代RDX制得了BTATz-CMDB推进剂试样,获得了燃速结果,并利用TG-DTG,PDSC,单幅照相、燃烧波温度分布和熄火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测试技术对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BTATz的氧平衡值较低,用其取代双基推进剂中的NC和NG后,推进剂的各能量特性参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BTATz在推进剂中的含量不宜太高。BTATz-CMDB推进剂适用于常规无溶剂成型工艺进行制造;BTATz在燃速提升方面具有突出潜力,尤其在对推进剂主放热反应催化加速的催化体系(邻苯二甲酸铅、己二酸铜和炭黑的混合物)作用下,燃速提升效果更加明显;BTATz-CMDB推进剂燃烧时的火焰符合双基系推进剂火焰的一般特征,但由于BTATz不存在类似RDX那样的熔融过程,该类推进剂燃烧产生了发散火焰束,燃烧表面由熔融状变为疏松珊瑚状,火焰强度增强;随着压强升高,燃烧表面产生发散火焰束的活性点增多,暗区迅速变薄,增加了火焰区向燃烧表面的热反馈,加速了燃烧反应;催化体系对推进剂燃烧反应的气相区影响不大,它加强了凝聚相及表面附近的放热反应,改变了推进剂燃烧表面的结构,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催化剂(新生态)在推进剂的燃烧表面富集,催化了推进剂的分解和燃烧,促进了推进剂燃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童心  陈雄  许进升  杜红英  周长省 《航空学报》2018,39(11):222322-222330
在空空导弹的挂载飞行阶段,弹体高频振动导致的固体推进剂温升极大地损害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为深入探究固体推进剂的能量耗散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某复合推进剂进行了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多频率疲劳测试,并利用非接触式红外辐射装置同步采集了循环加载下推进剂试件的表面温度,讨论了频率、应变幅值两个因素对复合推进剂能量耗散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推进剂由于自身的黏滞性,在外部激励下产生了剧烈的疲劳生热行为,其能量耗散密度随着加载幅值和频率的增大而提高,能量耗散带来的试件表面温度呈现出先增大后稳定的规律。根据能量耗散和温度场方程,建立了复合推进剂疲劳过程中的温升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对不同加载条件下推进剂的滞后温升进行了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祁锋  朱森元 《推进技术》1990,11(2):1-6,75
本文推导了热传导的三维不等距网格差分公式,对氢氧发动机喷注器面板进行了通用的传热数值分析,得出了现行结构结冰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预测了一种新结构面板的温度场,它可以避免结冰.这种分析不仅对燃气发生器,而且对燃烧室同样适用,为今后喷注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传热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喷嘴形式对幂律型非牛顿推进剂雾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寻求幂律型非牛顿推进剂有效的雾化喷嘴形式,采用与该推进剂流变特性基本一致的水基模拟液对直流式喷嘴、撞击式喷嘴、剪切撞击式气动雾化喷嘴、气泡雾化喷嘴和离心式喷嘴进行了雾化特性实验,比较了喷嘴形式及其结构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击式喷嘴是一种有效的雾化形式,撞击角度和射流速度是主要影响参数;气泡雾化喷嘴是一种高效的雾化方法,在约为4%的气液比下使水基模拟液破碎并产生液滴.   相似文献   

20.
李稑  裴海涛 《航空动力学报》1991,6(4):359-363,377
静态点火条件下,在复合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裂缝燃烧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静态点火模型。其中包括对流换热效应、气相热传导效应、热辐射效应、侵蚀燃烧效应和声振腔的影响。数值求解后得到许多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预估裂缝燃烧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就火焰传播速度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较好。此模型既可用于双基推进剂的裂缝燃烧研究,又可用于复合推进剂,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