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高鸣 《推进技术》1996,17(3):64-67
以粘弹理论为基础,采用拉氏逆变换和数值积分的方法,推导出由拉伸松弛模量E(t)、粘弹泊松比v(t)计算固体推进剂体积松弛模量K(t)的计算公式和数值解法。计算结果表明,由该方法计算的K(t)值和实验得到的K(t)值一致,且该方法简单、实用、方便、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高鸣 《推进技术》1993,14(2):69-73
以高聚物静态松弛模量E(t),静态体积模量K(t)和静态粘弹泊松比ν(t)之间的积分变换关系为基础,采用对其求拉氏逆变换和数值积分的方法,用计算机计算其粘弹泊松比,并选择了三种不同配方固体推进剂实测的E(t)和K(t)实验值做为实际算例。计算结果表明,由该方法计算的粘弹泊松比和实验得到的粘弹泊松比以及理论上推导的粘弹泊松比均一致,且该方法简单、实用、方便,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复合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与蠕变柔量转换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粘弹理论为基础,采用Volterra算子,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和蠕变柔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结果表明:由松弛模量计算蠕变柔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该转换表达式避免了数值积分法求解蠕变柔量值产生舍人误差和采用拉氏变换的繁琐计算。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固体推进剂其它力学参数的转换计算,如体积松弛模量和体积蠕变柔量之间的转换计算。  相似文献   

4.
固体推进剂药柱松弛模量随机粘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海联  周建平 《推进技术》2001,22(4):332-336
为了研究性能参数的分布对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以不可压缩粘弹增量有限元和摄动法为基础,采用局部平均方法对随机场进行离散,发展了一种松弛模量随机粘弹有限元方法,讨论了模量的随机性对结构分析的影响。对药柱进行随机模拟,程序实施简单,计算效率和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将颗粒填充聚合物三相结构(颗粒相-中间相-基体相)和粘弹模型相结合,提出了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三相结构粘弹模型,建立了NEPE高能推进剂力学性能与其配方组成、固体填料粒径及级配、弹性母体(基体)的拉伸强度和模量、界面层模量等参数的数学关系,进行了编程计算,其拉伸强度和伸长率90%的计算值和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6.
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表观活化能以及由VFT方程导得WLF方程粘弹系数的两种新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分别计算10个体系的粘弹系数,结果表明,用DSC技术可以获得WLF方程,3种计算方法获得的粘弹系数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表同活化能以及由VFT方程导得WLF方程粘弹系数的两种新方法,用该方法分别计算10个体系的粘弹系数,结果表明,用DSC技术可以获得WLF方程,3种计算方法获得的粘弹系数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粘弹减摆器单频、对称激振实验获得的复模量数据,对粘弹减摆器的非线性VKS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静态位移的粘弹减摆器非线性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数据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正确反映粘弹减摆器复模量在不同静位移下的非线性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粘弹减摆器的性能和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伯华  辛振河 《推进技术》1989,10(1):43-46,74,75
本文利用DDV-Ⅲ-EA动态粘弹谱仪,对双钴-1固体推进剂的动态粘弹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通过频-温(时-温)等效原理,动-静态粘弹力学特性间的关系,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给出了复模量E(ωα_T)和应力松弛模量E(t/α_T)主曲线及其数学表达式.其如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计算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固体推进剂的粘弹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利用动态粘弹谱仪测定了“双芳镁—3”推进剂的动态粘弹力学特性。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计算和频-温(或时-温)等效原理,绘制了该推进剂在宽广频率范围内的动态复模量E~*(ω)主曲线和在宽广时间范围内的静态应力松弛模量E(t)主曲线。其结果对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志智  聂学州  郑仲 《航空学报》1995,16(2):99-103
给出了以特征应力为参量表示的结构细节的a-s-N曲线。利用此曲线、等寿命曲线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将恒幅载荷下的(aK,NK)数据转换为谱载下的(aK,tK)数据,再由(aK,tK)数据确定当量初始缺陷(EIFS)分布。进而分析裂纹超越数概率和结构损伤度,完成结构耐久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周超  李书 《飞机设计》2007,27(4):1-5
建立了粘弹减摆器不同连接形式时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旋翼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定常空气动力和桨叶挥舞/摆振运动的耦合。采用基于复模量的非线性VKS改进模型,建立叶间粘弹减摆器和普通连接粘弹减摆器的力矩方程。分别采用特征分析法及时域分析法计算了普通连接形式和叶间连接形式的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动稳定性。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计算,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中部带有裙体后向台阶的轴对称体的超声速绕流特性。采用空间推进法数值模拟超声速无粘流场,对于轴对称后向台阶的分离区采用Chapman-Korst理论模型进行处理,计算结果给出了与实验值吻合的物面压力分布以及超声速流场的流动图画。  相似文献   

14.
火箭装药积形变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伯华  沈月萍 《推进技术》1994,(2):58-62,77
本文论述了体积形变的粘弹行为,提出了实时体和只形变非接触测试系统,通过实验研究,给出了固体推进剂的体积蠕变柔量、体积松弛模量和材料的初始气孔率。其结果对药柱强度分析分析计算,配方工艺研究和使用寿命预测均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火箭装药体积形变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伯华  沈月萍 《推进技术》1994,15(2):58-62,77
本文首先论述了体积形变的粘弹行为,提出了实时体积形变非接触测试系统。通过实验研究,给出了固体推进剂的体积蠕变柔量、体积松弛模量和材料的初始气孔率。其结果对药柱强度分析计算、配方工艺研究和使用寿命预测均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RHEOVIBRN DDV-Ⅲ-EA型动态粘弹谱仪,在频率为110,35、11,3.5Hz,温度为-150~200℃及频率为0.3,0.03,0.01Hz,温度为-80~30℃的恒定频率,测定了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动态抗张特性温度谱.以线性粘弹及热流变简单性作为基本假设,采用折合变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将恒定频率的动态抗张模量温谱曲线迭加成参考温度为20℃时的动态抗张模量主曲线,并用一般化的Maxwell模型级数式给予定量的数学描述;还将图解得到的偏移因子温度曲线处理成修正的WLF方程,从而为药柱强度分析提供该推进剂材料的动态粘弹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轮荷载作用下机场刚性道面横向接缝的响应,其内容包括:当传力杆为弹一塑性材料,并把混凝土模拟成粘-弹-塑性(elastoviscoplastic)材料时,道面接缝所表现出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研究假设道面板置于开尔文地基之上,并且板与地基之间紧密相贴,把土壤的刚度看作是地基反应模量的一个参数;胎压的静力效应看作是一个突然施加,而后在一个较长时间里作用在道面上的持续脉冲,现已开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三维有限元程序软件包(包括:六面体单元,梁-柱单元,弹簧单元等)。使用纽马克逐步预报一修正隐式算法(Newmark's stepby-step predictor-corrector implicit alorithm),用已有的求解动力平衡方程试验结果对该程序进行了验证,并在其后用该程序计算了与传力杆束(dowel group)的剪力分布有关的其它问题,以及荷载通过传力杆从加载板传递到未加载板时的荷载传递率等。  相似文献   

18.
2D-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调拉伸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残余应变、卸载模量和应力的关系曲线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类似的形状。基于细观力学建立了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和强度模型,分析计算表明,残余应变主要由裂纹张开位移和裂纹间距决定,而卸载模量主要由界面脱粘率决定;材料的单轴拉伸行为主要由纵向纤维束决定,横向纤维束对材料的整体模量和强度贡献较小。理论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粘弹壁板颤振的非线性动力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云峰  刘占生 《推进技术》2007,28(1):103-107
研究粘弹材料壁板在超声速气流作用下颤振时的分岔及混沌等复杂动力学特性。采用von Karman大变形理论及Kelvin粘弹阻尼模型建立壁板的动力学方程,通过线性活塞理论建立气动力模型。利用迦辽金法将壁板颤振模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并使用Gear的BDF方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系统在粘弹阻尼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以及粘弹阻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粘弹壁板颤振系统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其二次分岔特性很复杂。随着粘弹性阻尼的增大,系统的稳定解区域在减小,而静态屈曲解几乎不受影响,同时发现混沌运动区域也随着粘弹阻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直升机定常飞行时的粘弹阻尼器响应计算模型,考虑了刚性桨叶的挥舞和摆振自由度,采用非均匀定常入流模型计算旋翼诱导速度。以某型机为例,对悬停和定直前飞时阻尼器的定常响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从悬停到小速度定常前飞,粘弹阻尼器的动幅值明显增加,并且随旋翼拉力系数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