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航天》1999,(6):22-23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和工业界联合实施X-33和X-34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计划,一些私营企业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可复用运载器方案。在航天活动日益频繁、对运载火箭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欧洲应该如何应对?法国一些工业界官员认为,欧洲不仅要搞可复用运载器,而且...  相似文献   

2.
美国近期的可复用运载器(RLV)方案包括由各公司为美国航宇局相关计划提出的各种实用飞行器方案(如基斯特勒宇航公司的K-1、凯利空间与技术公司的“宇宙航班”、先锋火箭飞机公司的“探路者”、旋转火箭公司的“罗坦”、通天有限公司的SA-1、波音公司的两级入轨运载器、诺斯罗普·格鲁曼/轨道科学公司的“太空的士”、通用太空航线公司的“太空飞船”以及机组转移飞行器(CTV)与机组救生飞行器(CRV))、由美国航宇局负责的X系列试验飞行器和最新提出的“机组探测飞行器”方案以及一些军用可复用运载器方案。但其中绝大多数方案已成为历史。下面我们选取了几种正在研究的主要方案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广 《中国航天》2006,(5):26-26
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官员4月4日说,该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不载人航天运载器,可在接到发射请求后48小时内将美国空军的卫星或专用有效载荷发射出去。与中型“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相比,称为“混合运载器”(HLV)的这种新方案还可使发射成本降低约2/3。HLV项目经理波罗斯称,该方案为美国防部提供了在接到支援请求后快速把标准化战术卫星送入轨道的一条相对便捷而经济的途径。之所以称为“混合运载器”并具备上述使用优势,是因为该方案把类似于飞机的可复用第一级与一次性使用上面级融合在一起。它采取垂直发射方式,带翼…  相似文献   

4.
X—33可复用运载器验证计划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力 《中国航天》1999,(4):19-22
996年7月,美国航宇局和洛马公司签订了一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协议。根据协议,洛马公司将研制一种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飞行器,并进行飞行试验,以为研制和经营可完全重复使用的实用型运载器进行技术上的准备。该验证机代号为X33,而最终要研制的实用型...  相似文献   

5.
科明 《中国航天》2001,(9):24-26,29
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未来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世界各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欧美和日本等都在为从一次性使用火箭时代向可复用运载器时代过渡进行着各种技术准备。美国政府在研制出了部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后,还曾开展过空天飞机研制计划及 X- 33和 X- 34等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计划,今后 5年里将动用 45亿美元开展“航天发射计划”( SLI),为第二代可复用运载器的研制工作开路。美国的一些私营企业也提出了多种可复用运载器方案,试图在未来的航天运输市场上抢得先机并有所作为。欧洲正在通过其“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 …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6,(11):50-50
美国国会已从2007财年国防预算中砍掉了空军“低成本快速反应航天运载器”(ARES)计划的经费。ARES计划旨在研制一种采用可飞回式第一级的三级火箭。火箭上面两级为一次性使用。此前美国空军已同工业界签署了火箭论证合同。ARES的目标是使火箭能在24~48小时内发射,同时把发射费用降低到现役一次性火箭的1/3到1/6。火箭低轨运载能力为4.5~7吨,派生型可达20吨。前期工作中研究了可复用运载系统的经济性和可望达到的飞行频度。  相似文献   

7.
江绍东  韩鸿硕 《中国航天》2004,(6):25-28,31
欧洲目前设想的可复用运载器方案主要有三种:(1)可复用第一级方案:在高超音速低马赫数下与一次性使用主芯级分离,垂直起飞,水平降落;(2)亚轨道方案,如“跳虫”方案,可水平起降.在大气层外发射一次性使用的上面级;(3)两级入轨方案,两级均可重复使用,垂直发射。水平降落。  相似文献   

8.
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先进可复用运载器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旭 《中国航天》2001,(8):22-24
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发射频度的必由之路,因此受到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美国在可复用运载器方面的研究开发活动起步早,项目多,投资高,并已研制出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与此同时,其它航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着眼于未来航天运输的需求,也在开展各种技术准备工作。本文对欧洲、日本和俄罗斯在可复用运载器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发树 《中国航天》2004,(10):15-19
从单级入轨可复用运载器到新空间运输战略计划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并颁布了新的国家空间运输政策,指定由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开发,目标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单级入轨运载器。  相似文献   

10.
子力 《中国航天》1999,(9):22-25
从50年代末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直到美国航天飞机问世,不管是发射载人飞船还是发射不载人航天器,每次航天发射都要用掉一枚火箭。即使是在今天,世界上也仅有美国航天飞机这一种航天运输工具是可重复使用的,而且它也只能部分重复使用。但在两名宇航员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太空驾驶回地面18年后的今天,情况还是有了很大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牵引,美国已出现多家搞新型可复用运载器项目的公司。他们提出的运载器方案所需的研制成本相差甚大,如旋转火箭公司的罗坦火箭方案为15亿美元,洛马公司在美国航宇局X33验证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3,(3):39-42
2003年2月1日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而美国航天飞机尽管尚未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自美国航天飞机20世纪80年代初投入使用后,迄今除美国外只有前苏联于1988年进行了一次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无人飞行试验。然而,有关可复用运载器的各种设想和研制计划却在各空间大国此起彼伏。可以说,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航天运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工业界提出新型运载器方案在政府不大可能为直接研制先进的下一代运载器大量投资的情况下,美国的一些公司最近提出了几种过渡性的运载器发展方案,以期提高美国现有一次性运载器的现代化水平。这种做法从财力上说要比研制先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更易承受,后者需耗资...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7,(1):44-46
俄官员称能驱走小行星;美发射卫星对太阳进行立体观测;日将进行可复用运载器试飞。  相似文献   

14.
科明 《中国航天》2000,(6):28-30
近年来,在技术进步和航天发射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航天运输方案,其中不少方案把目光投向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商业航天运载器,试图避开一次性火箭发射周期长、成本高、射前准备繁琐等一系列缺点。目前各公司一方面在对其运载器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同时也在着手准备进行系统的建造和试验工作。虽然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各不相同,但却普遍存在筹集不够所需资金的问题。去年以来,经营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铱公司因吸引不到大量用户而申请破产保护,加上美国政府明显地不愿承担商用可复用运载器的部分研制和生产费用,使筹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主要新型可复用运载器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各国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发展步伐很快,计划持续不断,方案层出不穷。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美国航天运输或运载计划的调整和X系列试验飞行器的研制,欧洲未来运载器计划和“预先”X试验飞行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4,(3):47-47
急于为国际空间站寻求新的货物运输办法的美国航宇局于2月初宣布,它准备执行其2001年与基斯特勒宇航公司签署的一项合同,用2.274亿美元购买该公司K-1可复用运载器的飞行验证数据。该局称,这项合同不是购买实际发射服务,只是要得到该火箭一系列飞行试验的数据,以表明可复用运载器能够可靠地飞往空间站等在轨平台,并与之对接。这样的技术不仅可用于空间站的补给,还可能会有助于该局实现其新确立的空间探索目标,包括重返月球。除基斯特勒公司外,还有其它几家私营公司正试图向美国航宇局推销空间站商业补给业务。波音和洛马公司一直在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7.
空天瞭望     
<正>印研制可复用运载器据印度媒体3月28日报道,印度正在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科学家已构想出一种有翼式"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RLV-TD),而这是研制两级入轨完全可复用运载器的第一步。印空间研究组织在其最新推出的年度报告中称,它已设想出一系列技术验证飞行任务。该机构称,RLV-TD  相似文献   

18.
子力 《中国航天》2000,(4):24-28
美国两大宇航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正在为美国空军研制称为渐进一次性运载器 ( EELV)的一次性运载火箭。这项计划的目的是要研制出可使美国重新称雄世界运载行业的新的运载器家族 ,以取代目前正在使用的美国运载行业“三套车”——中等运载能力的德尔它和宇宙神以及重型的大力神 4火箭。为了创造竞争环境 ,美国空军采取了让洛马和波音两家各自研制一个系列的双承包商办法。洛马公司的系列称为宇宙神 5,而波音公司的系列称为德尔它4。齐头并进的这两项火箭计划都在力争在成本、性能和系统可靠性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以满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1,(4):24-24
美国航宇局3月1日宣布不再为 X-33和 X-34两项运载技术验证计划出资,实际上等于宣判了这两项计划的“死刑”。这项决定是在该局决定集中精力在其航天发射计划(SLI)之下发展下一代可复用运载器之后做出的。美国航宇局官员称,他们目前正在同多家公司就SLI合同进行谈判,但X-33和 X—34都将得不到 SLI计划的资助。该局在3月1日发表的声明中称:“美国航宇局认定,对这两种试验机进行飞行试验所能带来的好处不值得让政府进行所需的高额投资;SLI项目资金应该用来满足更重要的需求。” 美国航宇局官员称,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1996,(6):18-18
麦道公司取得中轻型运载器合同麦道宇航公司最近取得了美国航宇局的中轻型运载器合同,将在今后8年内用德尔它2火箭的一种缩小型号和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运载火箭发射最多14颗该局的卫星。如果美国航宇局进行全部14次发射的话,这项固定价格合同的价值将达约5亿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