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丁玲 《中国航天》2011,(11):23-23
神舟八号飞船到底怎么设计的,与神舟七号飞船有什么区别呢?在神舟八号飞船飞天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主任设计师石泳。  相似文献   

2.
谢涛 《中国航天》2006,(1):11-13
每当神舟飞船上天时,总会掀起一阵航天热。众多网站、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等对“神舟”连篇累牍的报道和事无巨细的全程播报,勾起了普通民众获取对科技尤其是空间技术的知识欲望。然而在媒体沸沸扬扬的背后,也凸现了航天科技辐射带动高新技术、航天产业、国民经济的端倪,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开拓了巨大的商业市场。  相似文献   

3.
航宣 《中国航天》2005,(11):46-46
2006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着华夏儿女期骥的目光腾空而起,冲向太空.神舟六号的成功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必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作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系统配套研制单位,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航天电器人是幸运的,因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伟大创举有我们的参与;航天电器人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与祖国一起享受到了神六腾空的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4.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按照任务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进行航天员空间出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4-134
2008年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称,安装在神舟-7飞船轨道舱尾部的天链-1中继卫星终端完成了在轨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7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中继卫星中心分别向飞船和天链-1卫星注入数据,顺利进行了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6.
雨水 《航天》2009,(5):60-61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返回纪念封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3,(10):69-76
2003年10月15日,中国在成功发射4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首次发射载人飞船神舟5号。它是目前最先进的载人飞船之一,必定会在人类航天史上留下光辉的足迹。下面就让我们展开世界宇宙飞船的宏伟画卷,欣赏一下各国飞船的壮丽景色。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是世界航天运载史上揭开新篇章的一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把宇航员送入地球轨道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事隔7个多月,海外又掀起了一股中国航天热浪。5月19日,由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为团长,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等组成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将我国神舟5号飞船搭载的联合国旗帜移交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作者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行程中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月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当天,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09,18(2):105-105
据新华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3月6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11年将连续发射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站。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是太空交会对接的追踪飞行器。神舟九号也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并计划再次搭载航天员飞天。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1,(2):F0003-F0003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周婷玉)在世外载人航大50周年到来之际,今年4月12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笑傲天宫航天文化艺术中心将开始试运行。届时将有航天题材艺术展以及慈善拍卖等相关活动。据了解,活动中将展示从神一至神七的众多高端航天艺术珍品,其中包括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并搭载神舟一号的《中国神舟飞船首飞纪念》纪念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的《中国神舟飞船首次载人飞行成功纪念》纪念封、神舟七号搭拔作品之《和平颂》画册以及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1,(11):49-49
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欧空局载人航天飞行与运营部主任托马斯·莱特、德国宇航中心航天部主任盖德.库珀分别率欧空局、德宇航代表团于10月31日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于11月1日凌晨在现场观看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实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1,(12):20-21
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的研制,不仅承担着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验证运输飞船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13,(3):I0002-I0002
3月28日,以“飞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李锦记航天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前副总指挥、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中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少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刘洋,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等嘉宾出席,共同支持这项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3,(10):3-6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长征2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也托举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直刺蓝天,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12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发射取得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着陆场上,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冷热之间     
胡杨 《航天》2012,(7):1-1
随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天,无论是在媒体还是公众间,部又一次掀起了“载人航天热”。这个“热”不是小热,而是大热。也与历次因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而掀起的热潮一样,任务一结束,媒体上的声浪便像退潮一样,很快无声无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很少再关注航天,直到又一次重要航天活动来临。冬夏之间的转换尚有春秋过渡,航天的冷热变换似乎全在倏然之间。  相似文献   

19.
《航天》2012,(5):4-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4月9日宣布,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已通过出厂评审,于4月9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这位发言人介绍,神舟九号飞船等飞行产品已按技术流程完成了研制、总装和出厂前测试工作,质量受控、功能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使中国航天向着载人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11所研制的泵阀系列产品在神舟飞船热控和环控生保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载人飞船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为中国航天员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天上居住环境。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关键的就是航天员的安危和整个飞行过程的成败,这要靠热控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来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