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越 《中国航天》1996,(11):26-28
寻找火星生命工作有新发现袁越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在对一块来自火星的古老的陨石进行分析后,最近公布了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惊人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标志着人类寻找地外生命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并可能对美国的行星探索计划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一 《航天员》2013,(3):36-39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之一,便是找到除地球之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甚至更希望能找到除了人类以外其他的宇宙生命。是的,居住在地球上,人类其实“不甘寂寞”。我们作为太空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对未知的茫茫宇宙充满了无尽期待。航天界的每一个发现,哪怕极其细微。都会弓I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那些能与地外生命扯上关系的探索成果,就更会在从事或爱好航天探索l搴韭的群体当中泛起波澜。  相似文献   

3.
行星保护的防控环节分析及实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5):105-110
行星保护是指在深空探测任务中,通过采取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手段,避免地球和地外星球之间发生交叉生物污染的活动,这对于地球生物安全和生命起源探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明确了行星保护概念应包括避免地球的物质污染地外星球(正向污染)和避免带回的地外星球物质污染地球(逆向污染)。对已有的行星保护任务类别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行星探测任务中的生物污染防控环节及其特点,如正向污染中的选材、生产、运输、发射、飞行等环节,以及逆向污染中的样品采集、返回、运输、研究和销毁环节。最后,从正向污染、逆向污染及策略3个角度,提出了行星保护的实施建议,如探索灭菌方法、建立材料数据库、无菌总装及返回样品的密封、保存、隔离、销毁等。  相似文献   

4.
谢懿 《航天》2009,(4):22-25
2009年3月6日,美国首颗用于搜寻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至此,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将有新工具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耗资将近6亿美元的开普勒望远镜将在四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银河系的天鹅座与天琴座区域观测类似于太阳的大约10万颗恒星系统,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吴清才出舱活动(EVA)是指航天员脱离母航天器(飞船或空间站)的保护环境,依靠自身的生命保障系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维修舱外设备、在舱外安装或回收有效载荷、组装空间站、到星球表面行走等活动。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是支...  相似文献   

6.
(四)探测目的更明确,内容更丰富,重点更突出目前,各国的宇宙探测工作主要围绕四项内容展开:(1)对地球进行全球研究和探测;(2)空间天文探测与研究;(3)空间物理探测与研究;(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及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的起源与演化。1.对地球进...  相似文献   

7.
美国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南极模拟计划研究进展郭双生,沈力平一、前言未来月球、火星和其它地外星球的探测是美国航宇局(以下简称航宇局)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未来空间和星球探测的长期性,其要求与以前的阿波罗飞船及天空实验室、目前的航天飞机和未来的阿尔法国际空...  相似文献   

8.
海约 《航天员》2009,(4):72-73
随着系外行星浮出水面,人类的想象,自然而然地更进一步:既有如此众多系外行星。它们中可能存在像地球一般存在生命的墨球?人类是否能找到其他适合生命存在条件的行星,它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9.
引言 NASA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EMU)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在出舱活动期间为航天员提供环境保护、机动性、生命保障和通信。EMU为一个综合体,由舱外航天服组件(SSA)和生命保障系统(LSS)共同组成。它所提供的消耗品最多可满足7h出舱活动的要求。SSA是EMU中的加压服。LLS主要由背包系统组成,它包括基本生命保障系统(PLSS)和一个备用氧气包(SOP)。  相似文献   

10.
池浩 《航天员》2010,(3):63-69
火星在过去或现在是否和地球一样存在生命?是否有文明?是否有水?自古以来。披着红色外衣的火星一直是人类为之着谜的对象。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地外空间的探索之梦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必须个体防护系统,具有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功能。在空间特殊的环境中,如高真空、极端温度交变环境、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各种辐射等,舱外航天服外层材料必须有特殊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宙彤 《航天员》2009,(2):48-51
翱翔了40亿英里后,“旅行者”1号飞船最后一次遥望旅程的起点,它看到的地球变成了一个苍白的蓝点,悬挂在漆黑无垠的天幕中。如果此时此刻,有外星智能生命在更加遥远的星球上观察我们的太阳系,那么他们看到的地球(如果确实能看到的话)会是更加微弱的一点星光。可是他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点星光实际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3.
飞向火星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红色行星,与地球最为相似,让人类产生过无限遐想。近半个世纪,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前苏联、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共发起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其中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但研究一直没有排除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今年8月,美国新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再次升空,它有望成为首个在火星极区着陆的探测器,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新的强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0,(4):10-11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在一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上的研究报告中称.火星表面的岩石中可能包含着早期火星远古生命的化石。这一惊人发现将给“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一个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
重力生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生理学沈羡云一厘力生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地球表面出现原始的生命,直到进化成最高级的动物──人,都是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完成的。人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生物,它的全部生理特点的形成都与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密切相关,并与之高度适应。生命从一开始,直到死亡,地球上...  相似文献   

16.
空天瞭望     
阿尔卡特启动“地外火星”任务设计根据与欧空局签订的约1300万欧元的合同,阿尔卡特·阿列尼亚空间公司已启动“地外火星”探测项目的任务设计工作。该项目旨在向火星发送漫游车,以寻找生命迹象。阿尔卡特·阿列尼亚空间公司将在初步设计评审前进行一年的任务设计,包括确定任务  相似文献   

17.
吴国兴 《航天》2009,(12):42-44
在太阳系内有大量的小行星在围绕着太阳运行,其中有少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这种轨道穿越过地球,从而使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近几年来彗星也引起航天专家们的注意,因为有些彗星上带有大量的水和挥发性物质,是生命保障系统和制造火箭推进剂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7-148
2008年10月14日,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科学院宇宙空间研究所学术秘书亚历山大·扎哈罗夫宣布,在2009年10月实施“火卫-土壤”计划过程中,将首次有一批地球微生物被送往火卫一,之后,它们将会被返回地球。试验获取的结果将有助于验证有关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外太空的理论,并为今后宇航员登陆火星表面积累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红外地平仪姿态测量误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雪原  马广富  罗晶 《宇航学报》2003,24(2):138-143
分析得出地球扁率和红外辐射是扫描式红外地平仪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针对地球扁率,基于方位角的确定,分别给出了滚动角和俯仰角的测量误差模型。在地球红外辐射方面,给出了确定地平仪扫人、扫出点位置的方法,进而给出地球红外辐射误差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给出了有关仿真结果,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之间存在最多的相似之处,因此,火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火星有水和生命存在的问题,激发了人类火星探索的好奇心,成为人类持续探测火星的推动力。火星的起源和演化与太阳系形成过程的关系,火星与类地行星的共性和特性,是当代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火星可否改造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这些是人类在火星探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科学问题。只有这些重大科学问题被一一解答,我们才能清晰地去思考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