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勤  范炳健 《航天电子对抗》2008,24(1):20-23,49
美国作为空间第一大国,近年来军事空间实力发展迅速,其空间对抗能力与日俱增.详细分析了美国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美国空间对抗的发展态势和思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外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发展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是空间对抗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首先介绍了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与地基空间监视网相比所具备的主要优势;然后,重点分析了美国和其他各国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措施,预计2020年前后美国将完成所有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部署并实现实战能力;最后,对空间态势感知力量的发展给出了相关启示,提出了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发展历史及现状,通过美国发射的典型技术试验卫星和空间监视装备总结出抵近详查卫星、广域监视卫星、子母卫星3个天基空间监视系统发展的方向。详细介绍了典型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SBSS)、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空间增强型同步轨道实验平台卫星(EAGLE)、快速在轨空间技术和评估环(ROOSTER)。阐述了4种先进空间监视系统的基本信息、任务需求及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发展反卫星武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卫星应用》2001,9(4):14-20
美国新的国家空间政策强调要控制宇宙空间。为确保美军控制空间的战略和空间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并防止潜在对手利用空间,反卫星武器日益受到重视。多年来,美国冒着违反国际公约的风险,研制天基和地基反卫星武器。该文着重介绍美国反卫星武器及其试验情况,最后对美国的反卫星武器做了简要评估。  相似文献   

5.
王杰华 《中国航天》2012,(10):25-28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空间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世界航天强国高度重视空间安全,不断研究、调整空间安全战略,策划发展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使得空间安全战略、空间安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尤其是引领全球空间对抗技术发展方向的美国.2010年新版《美国国家空间政策》提出体系对抗条件下攻防对抗的新理念;2011年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空间战略》首次明确指出将构建多层次的威慑能力.与此同时,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近几年加速发展空间对抗前沿技术,使得空间对抗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空间对抗地位将会不断提高,空间对抗能力的较量将会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6.
张乐  邵铭  王冰  张雷雷 《航天电子对抗》2012,28(2):16-19,3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战争已从陆、海、空扩展到外层空间,信息和反导已成为世界军事领域的两大课题。介绍了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作用、组成、最新进展及技术特点,分析了空间光电对抗技术的原理及空间光电对抗装备发展现状。对预警卫星系统和空间光电对抗设备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间监视系统最新发展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美军为增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大力发展空间监视系统,发展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空间监视网进行改进,二是研制和部署新的天基和地基空间监视系统。文章介绍了美国空间监视系统最新发展计划,总结了各计划的进展情况,研究了未来新系统的能力,并分析了美国空间监视系统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空间信息战是未来空间攻防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探讨了空间信息战的概念、攻击方式和手段;初步分析了空间信息战的主要研究内容、未来空间信息战用天基武器;以及空间信息战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反卫星武器技术发展途径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政府2006年10月公布的新版<国家航天政策>强调,美国要不受阻碍地在空间或通过空间开展操作以及"拒止敌方利用与美国国家利益相抵触的空间能力".这一政策隐含了发展和在必要时使用包括反卫星武器在内的空间对抗武器的内容,为美国继续发展反卫星武器技术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美军空间对抗武器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间对抗是美军军用空间力量的基础,包括空间态势感知、防御性空间对抗和进攻性空间对抗。美军在现有系统和技术的基础上,将通过维持、改进现有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结合发展创新性武器技术的途径,以及近、中、远期三个发展阶段,继续发展空间对抗武器技术,并计划在2010年前后形成较完整的空间对抗能力,在2030年前后拥有全面的空间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11年出台《国家安全空间战略》,针对空间对抗问题,首次提出多层空间威慑措施,首次从战略层面指明美国未来空间对抗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出美国空间对抗的新思维。对照美国空间对抗的新思维和空间对抗装备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可以看出,这种新思维已在落实中。新形势下,其他国家争取有限制天权面临风险增加、难度增大等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美俄空间目标监视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对抗能力的主要标志是空间监视和预警能力、空间部署能力和空间攻防能力.探讨了空间目标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美俄两国空间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美国正在大力扩展其空间目标监视能力.空间目标监视将在空间对抗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空间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制高点”。主要航天国家围绕控制“制高点”,采取不同策略发展空间对抗能力。国外已具备有限的空间对抗实战能力,但是空间对抗装备在世界范围内总体上仍处于技术发展阶段。空间对抗装备技术将在与导弹攻防对抗、网络攻防对抗技术的交叉与叠加中演进升级。预计2030年前后,国外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完整和成熟的空间对抗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14.
Dr Jasani argues the urgent case for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monitoring agency, with an arms control and conflict observation satellite (ACCOS). He gives examples of recent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cites the imminent major development of space weapons by the USA and the USSR as a pressing reason for setting up a verification and crisis control mechanism. Both Europe and the non-aligned nations are in a position to participate in orbiting an ACCOS.  相似文献   

15.
The export market for space technology, goods and service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but trends indicate definite economic growth in prospect. Private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keen to find a foothold or increase their share in the ever widening market. National goverments are undertaking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help and encourage them in the export of spac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for the older US producers is sharpening from foreign firms. Political conflict is arising based on this competition and on the potential dual use of some space technologies for civilian and military purposes. The main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have recently agreed on common Guidelines to control the export of launcher technology that could be used for delivering nuclear weapons. The ‘Guidelines for Sensitive Missile-Relevant Transfer’ will affect the export of much spac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X-37B飞行器的飞行试验任务分析,指出了X-37B飞行器不是空天飞机,也不是全球快速打击平台,而是一种低成本太空进入能力的飞行验证器,它的作用定位在空间而不是在空中。通过飞行试验和验证试验,旨在打造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转移运载器。将美国2010年航天战略的重大调整、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期和航天飞机退役等事件结合起来,对X-37B发展的背后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航天发展的未来趋势。经过动因的详尽分析,指出要特别关注美国航天战略调整的两个重心转向,尤其是两个转向背后的动机。如何正确地认识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定位,对于审视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航天战略的调整使载人航天的重心回到近地轨道上。基于中国目前的能力现实,建议中国的载人航天重心放在地球轨道上,做好各种能力的建设,并利用这些能力把地球轨道上的事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Space weapons     
Bhupendra Jasani   《Space Policy》1985,1(2):164-178
  相似文献   

18.
2015 年2 月3 日,美国DMSP-F13 卫星发生爆炸解体,产生了百余块编目空间碎片。该卫星解体碎片主要分布在轨道高度600~1200 km 范围内,其中近50%的编目碎片在轨寿命将超过20 年,会对未来空间碎片环境构成长期影响。结合我国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 对DMSP-F13 解体事件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解体事件造成邻近轨道区域内空间碎片空间密度增加,对该区域航天器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