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念曾 《中国航天》1996,(11):40-43
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飞离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扩展人类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
潭乐 《航天员》2009,(4):43-45
至今,全世界已经掀起了两次探月热潮。其主要原因是竹么,它们对人类已经或将要产生哪些影响,简单的说,探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航天工程,它与技术、政治、科学、经济、军事等部有密切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景泉 《中国航天》2000,(11):15-19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空间系统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当今世界进入信息革命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将对空间技术形成新的、更强的依赖。卫星技术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授时、遥感、地球资源和环境监视、军事侦察、测绘和气象等方面的能力,已经体现并将在更广和更深程度上体现对信息革命的价值。空间技术发展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它能将分布广泛的地面经济建设设施和武器平台,及作战部队的作用高度集成,使其能力极大地增强,因而将成为政治进步、军事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这就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航天工业也出现了巨大变革,此时各国纷纷出台新的航天政策,力求调整产业结构,以提高航天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航天技术的动力也由冷战时期的政治动力、军事动力为主转向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种种严重的挑战,如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枯竭、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挥卫星遥感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在消失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是以消费资源和消耗能源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照此状况发展下去,几十至几百年后,人类将无地可耕,无矿可采,无能(矿物能源)可用,环境恶化、生态退化,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将受到严重威胁。基于越来越严重的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1972…  相似文献   

6.
尹玉海 《中国航天》2001,(11):32-34
人类的空间事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走出了其原始形态,即逐渐摆脱了空间活动简单的政治和军事功能,而逐渐将自己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体现出来。在空间活动的所有经济和商业价值中,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就是太空商业旅游。美国富翁蒂托完成的太空遨游就标志着这个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但是,作为一个未来性的产业领域,太空商业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现实和具体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太空商业旅游才能真正作为一个自主的产业来开发和发展。因此,及早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太空商业旅游活动本…  相似文献   

7.
航天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杜善义一、前言罗马俱乐部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一系列报告,引发了全球各界对经济增长、人类福利、社会进步、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等之间关系的广泛思考。到80年代,人们已认识到: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追求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中国应用卫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航天技术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本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已经并正在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应用卫星,在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事业在发展国家经济中所占地位尤显重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大量外资的引入,我国正成为世界的投资热点,各种对外的政治、经济交流的大幅度增加,作为重要交通手段的民用航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在这一轮新的经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13,(1):9-12
引言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导航正在使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自古就利用北斗七星来辨识方位,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司南,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成为对人类社会的又一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  相似文献   

12.
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划时代里程碑,是我国各项技术发展的综合体现,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具有重大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政治意义。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遥感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李允武张淑芝葛运国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容纳了全球97%的水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陆地非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开发利用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显重要。据统计,全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  相似文献   

14.
空间技术在中国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技术在中国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孙司衡龙晶荒漠化在世界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首。它不仅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已涉及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和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技术应用及其效益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中国航天技术,是在我国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从事的航天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的精神,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航天成就,增强了国力国威,形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动了我国政治、军事、科技与教育等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航天工业也出现了巨大变革,此时各国纷纷出台新的航天政策,力求调整产业结构,以提高航天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航天技术的动力也由冷战时期的政治动力、军事动力为主转向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种种严重的挑战,如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枯竭、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疆域的扩展,都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航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了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航天技术,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教育、交通、环境、资源等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航天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中国航天的发展概况中国的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18.
张汝范 《中国航天》1997,(12):3-4,9
展望21世纪的中国航天产业张汝范中国航天产业走过了不寻常的发展道路。50年代中国不仅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困难,而且缺乏航天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政治上的歧视、科学技术上的封锁、经济上的遏制,企图把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卫星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以上,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也是世界贸易的大通道。海洋是未来人类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基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是世界各临海国家争相开发利用的蓝色疆土。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今全球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的重要出路之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海洋也将为人类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第六届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应用多边合作大会于9月18~21日在京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的300多名官员和贵宾出席了本次会议,交流各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共商利用空间技术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事。本次会议是新世纪的首次亚太空间多边合作会议。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代表中国政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在新的世纪,陆地、海洋、大气层的活动空间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空间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人类扩展新的活动空间,开发利用新的能源。中国政府将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