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人航天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带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在载人航天上寻求新的发展,美国、俄罗斯两大航天国家,以及欧洲、日本、印度等地区或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了载人航天计划。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了整个航天发展的进程。随着载人航天的深入发展及登月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2012年2越13日,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美国2013财年算申请.预算申请中,拨给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预算与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分别约为177.1亿和177.7亿美元.从预算申请的内容看,有以下几点重要变化,一是在科学领域,力保"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的研制费用,同时降低对行星探索,尤其是火星探测的投资;二是继续加强空间技术的开发,包括推进技术、机器人探索技术、电源技术、深空通信技术,以及进入、下降和着陆(EDL)技术等;三是继续重视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稳步推进太空探索系统的开发,包括重型运载火箭——"航天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多用途乘员飞行器(OMPCV)等,同时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对商业航天的投入翻番.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医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医学是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特种医学学科、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从学科创建至今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但航天医学发展的历史却可追溯到50年代末,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为航天医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获圆满成功,首飞航天员也已安全、健康地重返地球,航天医学专家们与航天员一同经受住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考验、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航天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正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美国在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立法基本反映了美国太空发射商业化历程,而美国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商业化历程基本也可以反映美国整个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在美国一系列促进太空商业化的法规政策支持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等商业公司的  相似文献   

5.
正逃逸系统是载人飞行中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在采用逃逸塔的逃逸系统基础上,利用飞船自身动力进行自逃逸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多次通过了飞行验证。本文通过研究自逃逸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优势和适用领域,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新的逃逸形式对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设计带来的新需求、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蕊 《国际太空》2016,(6):44-48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蕊 《国际太空》2016,(5):28-36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欧洲调整载人航天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澈 《国际太空》2000,(11):11-13
□□ 4 0年来 ,世界载人航天共经历了 5个阶段。第 1个阶段是 50年代的准备阶段 ,第2个阶段是 60年代的以发展载人飞船突破载人航天的起步阶段 ,第 3个阶段是 70年代发展试验型空间站阶段 ,第 4个阶段是80年代发展航天飞机阶段 ,第 5个阶段是90年代发展和应用大型空间站阶段。在这 5个阶段中以美苏互相竞赛式的发展为主。欧空局也曾根据其“增强欧洲技术、工业能力 ,掌握所有航天应用技术 ,到 2 1世纪初与其他空间大国保持同等水平”的战略目标 ,确定了在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哥伦布空间站、“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有人照料自由飞行器”( …  相似文献   

9.
<正>航天发射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第一道关口,关乎国家太空安全,关乎世界大国形象,关乎太空体系建设基础和长远发展,同时也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性能力之一。近年来,以可重复使用火箭等为代表的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变革式、跨越式的发展态势。本文对世界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给出我国后续发展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俄罗斯航天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最近一次是2015年7月成立了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这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实施,未来将对俄罗斯航天发展带来重要影响。1合并成立概况2015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与俄罗斯联合火箭-航天集团(URSC)合并成立"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 Space State Cprporation)的提案。2015年7月上旬,俄罗斯联邦会议上议院(联邦  相似文献   

11.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8日,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是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旨在通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主题演讲,让人们了解中国航天以及世界航天文化,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养,同时探索普及航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航天领域知名专家作了精彩演讲,他们围绕航天未来发展展望、商业航天发展应用与  相似文献   

13.
2月20日,马耳他同欧空局签署了一项航天合作协议。马总理冈奇出席签字仪式。马2004年开始通过巴黎使馆同欧空局商讨合作事宜。马科技理事会被指定为对等机构。马重点研究领域是通信和卫星技术及微机电系统和纳米技术等高技术工程。马耳他大学物理系对航天活动有多项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航天领域的发展,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大大促进了产业和技术的进步。航天运输系统作为所有航天和空间活动的基础,更是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航天运输系统是将载荷从地球送入轨道的运输工具,可以分为一次性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运载器两大类。其中一次性运载火箭是人类当前进入空间的主要途径,不过重复使用运载器也在快速发展,而且正在成为重要的趋势。另外,新方案、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预示着某些潜在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航天运输系统的远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黄志澄 《国际太空》2023,(10):26-31
<正>太空是人类努力开拓的未知疆域,是未来大国竞争的重要高地。世界航天发展已进入以新一代全球星座、常态化载人进出太空、大规模深空探测为代表的新阶段。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将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量。为此,我国航天领域正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大力促进技术创新。由此,国营航天企业是航天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但正在兴起的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必然成为中国航天技术创新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6.
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材料性能的优异性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主承力结构中占比不断提高。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加工能力已成为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满足航空、航天发展形势,针对航空、航天承力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环框为研制对象,总结与分析了零件宏观和微观领域检测技术方法及结果。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航空、航天碳纤维承力零件的制造提供技术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是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第25年,是航天活动又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在这一年里,美国航天飞机正式投入运营,为人类开辟了自由出入宇宙的定期航线;苏联宇航员再创空间持续飞行新纪录,首次突破211天大关,为人类登上火星之行带来了希望;航天技术,特别是在通信和遥感领域继续取得重要进展;美苏在航天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军用和民用航天活动继续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第三世界重视卫星通信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开始在航天领域崭露头角;西方一些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商业航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各国航天活动纷纷瞄准商业市场,航天活动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民营化、私有化也开始出现。经过了50余年的发展,商业航天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政府航天和军事航天,并且在竞争力和技术进步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处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商业航天成为我国航天产业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成为众多企业布局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杨开 《国际太空》2014,(9):30-39
2014年3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2015财年的预算案,预算申请总额为174.606亿美元,涵盖了科学、航空、空间技术、航天探索、航天活动、设施建设等。航天探索和航天活动仍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展的重点领域,二者的预算申请分别为39.76和39.054亿美元,占预算总额的45.14%。  相似文献   

20.
探索太空资源的重要意义 太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是发展商业航天的根本.从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来看,未来人类必将依赖太空资源生存和发展,这种赖以生存的太空资源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同时它既是人类对未来资源的争夺、占有、利用的战略高地,也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引爆点.因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和发展的历史始终是围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