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名词解释     
望远镜 一般指利用可见光观测远处物体的光学仪器。由物镜和目镜及其它配件组成,光线先经过物镜,再到目镜,人眼在目镜后面观测。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的物体。 折射望远镜 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用负透镜(凹透镜)作目镜的折射望远镜,成正像,机场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07,(4):56-56
如果你附近有个能看见遥远宇宙的视窗,你会把握这个机会吗?如果有,这个视窗很可能是一部小型的望远镜。这个地区性的天空守卫者,通常很乐意为你做免费的夜空导览。在一个黝黑无云的夜晚,透过一个称为目镜的视窗,你能看见星团、土星环、光亮的星云、月面陨石坑和宇宙深处的星系。这幅影像中的小型望远镜,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南方50千米处的Hohe Wand。影像中的长长星流迹,是由地球自转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地外星系     
正什么是行星系?行星系是由宇宙空间中的一组物体构成,这组物体通常包括中心恒星、一个或多个行星以及其他围绕中央恒星旋转的物体。太阳系也称为太阳行星系。行星系统中的中心恒星通常是由氢和氦元素组成的发光球体,它也是行星系统中唯一的发光物体。这种光来自于恒星核心处的聚变反应。高温和高压使氢原  相似文献   

4.
蔡司型测长机对尾座定位无严格要求,只需使双刻线影像大致位于目镜的视场中心即可。换句话说,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尾座定位误差很小。但有时这项误差会变得相当大,严重降低仪器的使用精度。什么是引起尾座定位误差的因素呢?一是头座物镜和尾  相似文献   

5.
人眼的瞳孔直径约为6毫米左右,它能看到天上的6等星(天文学家按亮度把星星分为不同的星等,亮度越强,则星等数越小)。天文学家们希望能“看”到更暗的星星,并且想进一步知道这些天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那么,这就只能依靠望远镜了。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是2.16米,通过它将比人眼多接收来自  相似文献   

6.
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深邃的夜空中,有无穷无尽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有数不清的壮观的天体等待我们去欣赏,这一切都离不开天文爱好者的必备武器──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用口径来衡量其性能的,口径越大,收集的光线越多,能见到的天体也越多,性能就越好。当然,前提是物镜的精度必须足够。球面镜不能很好的把平行光汇集于一点,存在球差;相反,抛物面镜就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大口径的抛物面反射镜也就成了天文爱好者们最喜爱的望远镜之一。 制作望远镜时,一定要先把物镜送到光学厂镀铝和加氧化硅保护膜,铝膜再加上保护膜性能很稳定。铝膜如果不…  相似文献   

8.
覃育 《飞碟探索》2008,(9):34-35
望远镜的支架分为两种:地平式和赤道式。地平式支架一般较便宜,重量较轻,搬运、调试都比较方便。但当你需要对天体进行自动跟踪时,地平式支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望远镜可以在地平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但由于整个视场会绕视场中心旋转,无法进行天体摄影。因此赤道式支架是进行跟踪天体摄影的必备器材。无论选择哪一种支架,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间干涉望远镜”(SIM)拟在2005年升空。它由分别装在915m长的长杠上的7个直径0305m的镜面组成,空间分辨率是“哈勃”的1000倍。其将使天文学家分辨遥远恒星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美国定于2007年发射“新一代空间望远镜”(NG...  相似文献   

10.
目击实录     
异象2001年9月23日晚19时40分左右,四川省郫县唐昌镇绝大部分的人看到一种奇异的天象:大约距地面20米以上的天空浮现有两个异样物体。一个仰视直径超过2米的大的圆团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着前进;另一个由几个小圆团组成———它们均有家用盘子样大小,中间三个小圆团组成圆心,外面绕转了七个大小相同的小圆团,再外面是更多的小圆团组成一个三层同心圆。这两个物体都发出日光灯一样的白光,均自转着前进。一会儿小的出现,一会儿大的出现,一会儿它们一起出现。出现与消失全是突然现象,毫无遮挡的夜空竟然看不出它们消失和…  相似文献   

11.
地面可见光望远镜伽利略制造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为可见光望远镜,它用透镜来收集光,为折射式望远镜。后来,牛顿在研究光怎样被透镜分解时,发现透镜总是形成有颜色条纹的图案,于是他在1668年制造了一台用抛物面玻璃收集光的反射式望远镜,它比折射式望远镜能收集到更多的光,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现代大多数专业可见光望远镜都是反射式望远镜,镜子的直径达几米。为了避免低层大气流动引起图像变形,可见光望远镜都建在山顶上,如我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了减少光的损失、获得更大的清晰视场,德国天文光学家B.V.施密特在1931年创造了折反射式望…  相似文献   

12.
线阵CCD交汇测量系统结构布局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由两个线阵CCD所组成的交汇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有效视场、坐标测量误差和系统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由仿真研究表明,当给定有效视场的大小及各结构参数的测量误差值时,可寻求系统最优结构布局,使坐标测量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5,(3):35
这是三幅由钱德拉望远镜拍摄的同一位置的不同分辩率的照片,上面是一幅拼凑起来的银河系中心区域——天鹅座A的照片,图中的方框[A]显示了位于左下的那幅照片所放大的位置,在那里“钱德拉”探测到2000多个X射线源。同时图中的方框[B]显示了位于右下的那幅照片所放大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4,(11):34-37
英国的多天线微波连接干涉仪网(MERLIN)把基线扩大到200多千米,使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超过独领风骚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但是,能不能更上一层楼,把天线的基线再拉长.长到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万多千米。把射电望远镜的等效大天线做成与地球一样大,甚至突破地球的限制,把基线扩展到空间?甚  相似文献   

15.
涡旋光束因其独特的螺旋型波前结构,在对旋转物体探测时会产生与转速成正比的旋转多普勒频移,双阶涡旋光束的转速测量精度是单阶的2倍,但探测过程的噪声干扰会引起测量精度的下降。首先,通过分析双阶涡旋光束的旋转物体速度测量机理,给出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其次,在给出测量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设计物体转速提取算法思路。最终,对高斯噪声、乘性噪声、探测器累积时间和光束模式纯度这四种情况对于测速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阶双阶涡旋光束能有效提升噪声环境下的测速精度,提高模式纯度至94%以上,探测器累积时间控制在0.49s以上可以获得更好的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16.
刘杰 《国际太空》1994,(4):23-23
美空军航天司令部在高1万英尺(约3048米)的夏威夷火山上设立的毛伊(Maui)航天监测站,使用光学、光电和红外探测器识别空间人造物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光学望远镜能分辨出运行在约37800千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小至8厘米的人造物体。试验表明,光学探测器是分辨地球同步轨道上人造物体的主要手段。由于离地球甚远,红外成像技术难以实现,而雷达探测器由于功率损失太大以及地球同步轨道物体与地面相对运动太小也十分困难。美航天司令部航天监测中心采用光学探测器对空跟踪,迄今已发现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大约有7…  相似文献   

17.
UFO又现丹东     
2001年9月1日17时30分左右,我在三经街附近行走,看见路人皆翘首驻足望向西北方,只见那片天区有一个发着亮光的物体,亮度大概与人们晚上看到的行星差不多。可那时天并未黑,尚是白天,那发光体却有如此亮度,估计它起码在-2等以上。随即,我拿出自己的25倍双筒手持望远镜,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观测,观测记录如下:透过目镜,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分辨出它的表面积。并且我看到了许多惊人的细节,肉眼中那个耀眼的亮点在望远镜中变成了一个透明的圆环,环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各有两个发光亮点,而尤以左下角那个点表面积…  相似文献   

18.
许彤 《太空探索》2002,(4):26-29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迄今被送入太空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的外形像一辆长着翅膀的公共汽车,全长12.8米,镜简直径4.27米,主镜直径2.4米.重11.6吨,由光学部分、科学仪器和辅助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图为纽曼和玛斯希米诺在安装新相机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宇宙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20.
自克拉克父子制造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折射望远镜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个制造光学望远镜的奇才——著名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1868~1938年)。他连续制造了口径1.53米、2.54米和5.08米三架大型反射望远镜。这三架反射望远镜,远远超过了赫歇尔、罗斯伯爵等人的反射镜,这不仅因为物镜由原来的金属材料改为用玻璃材料镀银或镀铝制成,既避免了金属镜生锈的缺点,又提高了镜面的反射率,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整体的现代化程度使它们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灵活。直至今日,它们仍然在为天文科研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