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有关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综合评价中主、客观定权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主客观定权相结合的核心竞争力的组合评价方法。然后,对组合评价方法中主客观评价方法的选择,主客观定权方法中权重的确定方法,主客观权重的结合原则及方法,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以此方法为基础,选取了17家制造企业,进行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回顾各种不同飞机的阵风设计方法,讨论阵风设计方法以及诸多方法所得结果的不一致性,所有这些方法应该被归纳为两种简单的易于采用的方法,该方法在本文中得到概述,一种是非常实用的时间关系法,时间关系法中所需的函数能够从这种方法中直接获得,本文的重点是确定所有重要的阵风设计严重性水平,以及实际上被忽略的阵风设计过程的主要方面,通过实例结果,给出确定这些水平的方法,同时也涉及其它的正在进行的大气紊流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模拟板的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半经验、半数学的模拟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较为满意地模拟了给定流场的总压恢复系统分布图形。按模拟方法初次制作的模拟板,经过数次的试验调整其畸变指数即可达标。此外,还介绍了试验的调整方法,该方法经试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轨迹/飞行器总体参数的一体化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刚  严辉 《飞行力学》1997,15(2):19-26
基于飞行力学、最优控制理论、最优化方法,采用两种轨迹/飞行器总体参数的一体化优化方法--静态+动态一体化优化方法和参数最优化方法,研究载人飞船再入的轨迹/总体参数的优化,并比较了两种一体化优化方法的不同特点。通过数字计算,得到飞船的最优滚转程序、升阻比,再入角和再人终端时间。结果分析表明,两种一体化优化方法有得到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5.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新兴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脉冲相位是其基本测量量。然而,现有的在轨航天器脉冲相位估计方法计算量大,阻碍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工程应用。为了减少脉冲相位估计的计算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信息辅助的深空探测器脉冲相位估计方法。通过太阳信息粗略地消除航天器轨道运动的影响,并推导了对应的脉冲星相位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X射线脉冲星/太阳信息深组合导航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太阳信息辅助脉冲相位估计方法和组合导航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脉冲相位估计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小的计算量。此外,对于深空探测器,所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的位置误差相比于仅使用太阳信息导航的方法降低了70.1%。  相似文献   

6.
郑无计  李颖晖  周驰  武朋玮  董泽洪 《航空学报》2019,40(4):122478-122478
结冰严重破坏飞机的动力学特性,使飞机的非线性和动力学耦合特性表现明显,导致传统的安全预警方法无法准确有效地评估飞行存在的潜在风险,易引发飞行事故。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边界的新型安全预警方法,该方法可综合考虑飞机的动力学耦合特性,可为结冰飞机的实时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首先,基于微分流形理论确定结冰飞机精确的动力学边界,并详细分析了飞机结冰对动力学边界的影响;其次,利用动力学边界相对距离对飞行风险进行量化,结合动力学边界的特性确定了安全预警的方法;最后,搭建了飞行仿真训练系统,并以着陆为训练科目,通过与传统迎角安全预警方法对比,得到基于动力学边界安全预警方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迎角限制方法,动力学边界安全预警方法可提前发现飞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且基于此方法的飞行训练系统可对驾驶员进行结冰安全操纵训练可提高结冰飞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构型直升机技术的发展,对直升机桨叶有限元仿真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参数化建模仿真方法能够降低有限元法仿真技术的使用难度,对桨叶快速化、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BAQUS二次开发方法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直升机桨叶根部段的快速建模方法,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参数化建立材料属性和接触属性,完成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根部段的快速化仿真分析。利用该方法对某直升机桨根进行应力计算,与常规建模方法相比,快速建模方法有效提高了建模效率,保证了仿真结果的一致性。快速建模方法仿真结果与常规建模方法仿真结果相比应变误差不超过1%,快速建模方法与试验结果相比应变误差不超过10%,常规建模与试验结果应变误差不超过91%,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王嘉炜  张冉  郝泽明  李惠峰 《航空学报》2020,41(11):624051-624051
针对空天飞行器大气层内上升段实时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凸规划的轨迹优化方法。首先,应用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将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都是一个线性最优控制问题;其次,针对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忽略运动方程中的高阶信息,导致难以收敛这一问题,提出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在子问题的性能指标中加入邻近规则化项,改善了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的收敛性;最后,将子问题离散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应用内点法进行求解。提出的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凸规划方法是一种求解非线性轨迹规划问题的可行途径。理论分析表明,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的收敛结果一定是轨迹优化问题的局部最优解。数值实验表明,此方法的计算时间在毫秒级。  相似文献   

9.
徐勇凌 《飞行力学》1996,14(4):73-77
收敛转弯是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试飞驾驶方法,通过与以往采用的试飞驾驶方法进行比较,说明收敛转弯方法的优越性,并阐述了收敛转弯的操纵要领,注意事项,安全措施及其适用范围。理论和实践证明,收敛转弯是一种较好的试飞驾驶方法,在试飞中有广泛的用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轨卫星异常报警和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发现卫星出现的异常是卫星在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卫星在轨使用寿命。能够及时发现并判断卫星异常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归纳为2类,一类是基于遥测参数超限报警方法,另一类是故障诊断方法。分别对这2类方法从功能、效果、软件实现的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管理和实现难度要求下,这些方法完成卫星管理的效果不同。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遥测参数相对判断算法,简化了报警门限设置,能够及时发现卫星任何参数突跳,是一种有效的卫星异常报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显示仪表是航空仪表发展的一次革命,使民用飞机仪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大提高了座舱仪表信息综合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改善了人机工效,提高了飞行安全性。本文阐述电子显示仪表的三个发展阶段、技术特点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误差分析与计算,论证了0.01mm/m合象水平仪不能满足0级平板平面度检定精度要求,采用0.005mm/m自准直仪或电子水平仪可获得满意的检定精度结果。由此得出正确选择检定工具,对于保证0级平板检定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仪器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虚拟仪器的特点,虚拟仪器中的PC仪器的发展和PC仪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所装备的电子控制器为研究对象,研制了虚拟仪器系统,对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下多线程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解决了多线程程序设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给出了虚拟仪器多线程软件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飞机铆接电阻专用测量仪是用于测量飞机铆接部件接触质量的专用仪器,它对保证飞机机载电子设备和通讯系统正常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飞机维护中也常常要检测机体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本文介绍了该测量仪的研制目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相似文献   

16.
难加工材料缓进给磨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廉  荆长生 《航空学报》1989,10(6):315-323
 利用X射线应力仪、显微硬度计、俄歇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难加工材料缓进给磨削的表面完整性,讨论了表面粗糙度、冷作硬化、残余应力及其分布、表面层元素的分布以及试件的疲劳性能。 试验表明,缓进给磨削的表面完整性优于铣削和普通磨削。  相似文献   

17.
Role of BIT in support system maintenance and availabil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ole of built in test (BIT) in electronic systems has grown in prominence with the advances in system complexity and concern over maintenance lifecycle costs of large systems.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standards drive system designs (and provide an avenue for focused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BIT are very much in an evolutionary state. The reasons for adv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IT include reduced support overhead, greater, confidence in operation, and increased system availability. The cost of supporting military electronic systems (avi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weapons systems) has driven much of the development in BIT technology. But what about the systems that support these end items that contain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 - such as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simulators and avionics development suites? There has also been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maintenance and availability of these systems due to the infusion of BIT into their component assemblies. But the effect has been much more sporadic and fragmented.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state of BIT in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explain its affect on system readiness, and present ideas on how to improve BIT technologies and standards. This will not provide definitive answers to BIT development questions, sinc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 are specific to the instrument itself.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is paper are: definitions of built-in test, instrument BIT history, importance of BIT fault coverage and isolation in support systems, overview of BIT development process issues that limit the effectiveness of BIT Standards related to instrument BIT, making BIT more effective in support system maintenance and availability and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通用彩色监示器会聚原理为基础,对EFIS──700系统显示器EDU──766中的会聚电路(A3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给出实际电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VXI总线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制开发了用于外场的模拟式电子控制器检测软件,并对软件开发的过程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重点解决了程序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模块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软件关键技术元素的技术成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方法、标准及工作流程,对某型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开展了技术成熟度评价工作,并对识别出的软件关键技术元素进行了技术成熟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