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引言早在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飞船就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接下来又有5艘飞船成功登月。这些载人登月活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已被归纳为"10大科学发现"。但今天看来,"阿波罗"计划在科学上取得的这些成果,其实也只是对月球的初步认识,而且有些内容还只是猜想。半个世纪后人类重返月球,从科学方面来说,仍是大有可为的。人类重返月球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重新对月球进行全球性、  相似文献   

2.
<正>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开始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然而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完成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转眼之间50年过去了,美国宇航局在高调纪念阿波罗登月50周年,但载人航天活动反而局限在近地轨道,美国更是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失去了送人上天的能力,这实在比较难堪。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签署命令指示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随着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的研制接近尾声,美国把重返月球的时间定在2024年。  相似文献   

3.
心榕 《太空探索》2011,(6):44-49
50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篇题为《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的国情咨文中阐述了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必要性。"阿波罗"计划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今天我们回味它曲折的诞生过程,或许对人类未来重返月球有一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返月球     
许彤  周武 《太空探索》2004,(10):42-45
月球曾经是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星球,早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首次让人类的脚步踏上月球.但此后的30多年间,月球探测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年来,对人类重返月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人类还打算改变阿波罗登月时对月球进行突击式访问的方式,做好了长期驻留的准备。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后的月球之行将需要许多后勤保障,如需要有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1969年-1972年间的六次“阿波罗登月”飞行,成功地将12位航天员送上月球,但却留给了研府究地球卫星的科学家两大遗憾:遗憾之一是任务唐突地结束,留下诸多层面仍待探索的月球;更令人惋惜的是,阿波罗任务圆满完成,让大众误以为,既然航天员已经成功登月,看来应该没有理由再重返月球了。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航天政策一号令,宣布美国要重返月球,精心挑选的这一天是1972年最后一次登月45周年纪念日。美国当年登月使用土星5号火箭和阿波罗飞船,时过境迁现在要重返月球,很可能使用新的SLS重型火箭和猎户座飞船。45年弹指一挥间,美国运载火箭尤其是发动机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12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在月球上生活几天后,安全地返回地面。21世纪,人类的外太空探测目标已经不局限于月球,而是瞄向更远的火星。移民火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两大难题要实现载人火星探测,远非载人登月任务那样简单,需要突破工程技术和医学方面的许多难题。首先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难题,火星离地球最近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9,(8):43-43
为了重返月球,美国目前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这种新型飞船大胆借用了阿波罗工程的可靠经验:"猎户座"的外形酷似阿波罗飞船."猎户座"月球着陆器仍采用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设计理念,即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上升级是航天员完成登月使命后将他们送回月球轨道的乘员舱,下降级是一个有4条腿、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着陆平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载人航天的成就是人类登上月球、发展航天飞机和建造大型空间站;21世纪,人类太空探索的目标是重返月球和飞向火星。所谓重返月球并不是重复美国阿波罗航天员的登月活动,在月球上停留几个小时或几天,而是将在月球上作长期或永久性停留。要在月球上作长期或永久性停留,就必须建造月球基地。所谓月球基地就是航天员在月面上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保障航天员在月球恶劣环境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建造月球基地首先要了解月球,特别是月球表面的环境和地形,否则就不可能为月球基地正确选址,也不可能很好完成基地建设和在月球上的…  相似文献   

10.
迟惑 《太空探索》2013,(4):34-35
近几年月球探测再次成为国际宇航界的热点。因为数十年前的阿波罗计划已经实现了载人登月,那么仅仅重复前人已经做到的事情,就很难打动预算委员会了。所以,建立月球基地就成了合理的新目标。不但美国,欧洲也对月球基地很有兴趣。传统设计上的月球基地建设,都要从地球上运去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用航天员和机器人搭建。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建筑工作要比地球上轻松得多。不过真正困难的部分是  相似文献   

11.
民力 《太空探索》2014,(6):38-39
<正>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38万千米的征程,于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踏上了月球表面。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个人类迈出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月球梦想的实现。45年过去了,那么月球在当年登月的2位航天员的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2.
在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美国许多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开发月球的研究,并呼吁人类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重返月球,在月面上建立永久的居住地和月球工厂,这是当时为21世纪设计的月球基地(请参照中心插页的彩图),你能正确给出下面空格中的答案吗?(答案请在本期找)  相似文献   

13.
正1969年阿波罗11号三名航天员完成人类首次登月的伟大壮举返回地球后,航天员都被密闭关起来严格监测,比监狱还要严格。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是这样被尼克松总统会见的。这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对于月球是否存在生命几乎一无所知,非常担心航天员们登上月球后会带回来恐怖的病毒,因此需要把他们隔离起来观察。当然,到后来人类发现月球上毫无生  相似文献   

14.
□□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行后30年,全世界的科学家又在考虑重返月球的问题。2002年9月12日,在美国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举行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名称是“2002年以后的月球:月球科学和下一步探索”。会上各国科学家讨论了21世纪人类对月球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月球是地球仅有的一颗天然卫星,它距地球384400千米,质量仅为地球的1/81。它不断地从地球“偷”能量,并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从地球身边悄悄溜走。1959年,苏联的“月球-2”飞行器第一次拜访了月球。同年,“月球-3”对月亮背面进行了40分钟拍照,揭开了月亮背面的谜团。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正1969年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作为人类的代表,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了脚印。"阿波罗11号"的登月,使得阿姆斯特朗名声大噪。上至白发苍苍的老翁,下至呀呀学语的孩童,无人不知他的名字和登月壮举。只是,返回地球后,阿姆斯特朗是航天员、是人类的大英雄,却再不是原来那样的自己。登月之路凝聚着他勤奋的汗水,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他的人生轨迹。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  相似文献   

18.
1999话预言     
凡尔纳在其《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所描述的月球炮弹就是对百年后的阿波罗登月所做的预言。书中所说的月球炮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载3人,航速10000米/秒,航时97小时,都同阿波罗登月惊人地相似。有人认为作为科幻小说难免会出现巧合,所以我...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9,(8):36-37
美国航宇局在阿波罗10号综合演练了登月全过程飞行试验结束后,宣布阿波罗11号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具体任务和目标只是简单的2句话:完成载人登月并安全返回任务,完成月球考察和取样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登月前的三次载人飞行试验1966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飞船升空,这是第二次载人飞行,飞船没有携带登月舱,3天后进入环绕月球轨道,环月飞行20小时后安全返回地球。在环绕月球飞行10圈的过程中,3名航天员考察了未来阿波罗11号飞船预计的登月点——静海区域,成功地进行了电视直播,并拍摄了700余张月球照片和150张地球照片。左图为航天员拍摄的月面沃海区域的环形山;右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