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光 《航天》2011,(11):32-32
9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光学4号机”光学侦察卫星。卫星配备了高精度相机,可在距地球500千米高度拍到地面60厘米大小的物体。这是日本2003年以来成功发射的第7颗侦察卫星,其中包括5颗光学卫星(含一颗试验卫星)和2颗雷达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正>日本发射光学侦察卫星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2009年11月28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3a(又称"光学3号机")侦察卫星。IGS-3a属第二代光学侦察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9,(6):8-8
11月28日上午,日本成功发射一颗“情报收集卫星”,该卫星属于日本第二代侦察卫星,具有比前代侦察卫星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据法新社和新华社 2 0 0 3年 2月 2 1~ 2 2日共同报道 ,日本将于今年 3月 2 8日第一次发射侦察卫星——“信息采集卫星”(IGS) ,主要用来监视北朝鲜可能进行的导弹发射活动和周边地区的情况。1998年 8月 ,北朝鲜试射的“大浦东 - 1”型三级弹道导弹飞越日本上空 ,东京等人口密集的日本城市都在导弹的射程之内。当时日本因没有自己的侦察卫星 ,而不得不依赖美国提供的数据来掌握有关情况。为此 ,日本政府批准发射自己的侦察卫星。据称 ,研制和发射这些侦察卫星的成本达到 17亿美元。据报道 ,这颗侦察卫星的发射时间初步定在今年 3月 2 8日…  相似文献   

5.
李云 《中国航天》2012,(2):30-31
2011年12月12日格林威治时间凌晨1时21分,一枚H-2A火箭携带一颗雷达侦察卫星从日本西南部的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是日本唯一的侦察卫星系统——多用途"情报收集卫星"(IGS)系统的首颗第二代雷达侦察卫  相似文献   

6.
天兵 《航天》2011,(12):54-56
2011年9月23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发射日本第4颗光学情报收集卫星——光学4号卫星。它是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是日本最后一颗情报收集卫星系列卫星。光学4号用于替代已经超过设计寿命的光学2号卫星。它与光学3号具有同等性能,属于日本第2代侦察卫星,分辨率比日本第1代侦察卫星光学1号、2号高,达0.6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不甘心只当经济大国,急欲成为政治大国,进而走向军事大国。侦察卫星集当代高科技于一体,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日本在2003年发射了头两颗侦察卫星,一跃成为拥有侦察卫星的国家,进一步奠定了其作为军事大国的地位。今年1月6日,日本政府人士又宣布,将在明年3月31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9,(6):46-46
日本内阁府宇宙开发战略本部4月27日最终确定了一项5年航天政策规划。根据规划.日本可能会在2013年前发射一颗用于探测国外导弹发射的预警卫星.并将把侦察卫星数量从现在的3颗增加到4颗。《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这是日本首次以书面形式规定航天技术可用于国防目的。由于战后和平宪法的原因.为军事目的而运用技术在日本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将于2003年发射侦察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确切的消息,日本将于2003年发射4颗侦察卫星,届时中国,尤其是北京至香港的广大沿海地区将在其监视范围之中。 早在两年之前自民党就已经委托三菱公司着手制订侦察卫星的计划。1998年8月25日,自民党召开“科学技术情报恳谈会”,听取了三菱公司关于“多用途精密观察卫星”研制计划的说明。不久以后,同年8月31日,朝鲜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此事引起日本朝野上下极大震惊,它们认为朝鲜将对日本安全构成威胁,并以此为理由拟将原来在纸上的研制计划付诸实施,试图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7,(3):44-46
德首颗侦察卫星在俄发射俄罗斯宇宙3M火箭2006年12月19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1军事侦察卫星。这是俄首次发射德国军事卫星。  相似文献   

11.
到1980年年底为止,美国总共进行了865次空间发射,其中有316次是发射各种类型的军事侦察卫星,包括照相侦察卫星、导弹早期预警卫星、电子侦察卫星以及海洋监视卫星四大类。发射次数最多的是照相侦察  相似文献   

12.
苏联发射了到目前为止在其空间工程中最大的一颗军用卫星。美国分析人员称,这是一颗新型收集电子情报的卫星,部署在频繁飞越英国国土的轨道上,以便截获无线电通信及数据资料。美国也确定,在今年一月份代号为51-C的航天飞机飞行中发射一颗大型的电子侦察卫星。该卫星将从苏联领土以南4800公里的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监听苏联的无线电通信。美国分析人员认为,苏联的新型电子侦察卫星可能比美国发射的这颗无线电侦察卫星更大。  相似文献   

13.
据 Spacedaily网站 2 0 0 3年 3月 2 8日报道 ,携带着日本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的 H2 A运载火箭在日本南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成功。发射后几分钟 ,负责 H2 A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发言人证实 ,发射是在东京当地时间 2 8日上午 10时 2 7分 (北京时间 2 8日上午 9时 2 7分 )进行的。电视资料表明 ,在距离东京西南10 0 0 km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内 ,H2 A运载火箭从发射场点火起飞后 ,拖着银色尾烟冲向晴朗的蓝天。运载火箭上携带了两颗军事侦察卫星——“信息采集卫星 1A、1B”(IGS- 1A,1B)。两颗卫星中 ,IGS- 1A是照相侦察…  相似文献   

14.
日本将于2003年2月用H-2A火箭首次发射情报卫星。情报卫星除了军事侦察之外,也可用于灾害防治。 据报导,日本将于年2月和7月发射4枚分辨率为1m的“光学卫星”以及可以在晚间和恶劣天气下使用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卫星收到的图像经由高速通讯系统传到地面的4个情报接收站。 日本一直依赖美国卫星提供情报,因此对其即将发射的情报卫星期望很高。不过美国的预警卫星可以在赤道上空约35000 km的静止轨道上,用红外线来探知导弹的热源,但是日本的情报卫星不具备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5月28日,以色列用自行研制的“沙维特”Shavit火箭发射了地平线-5新型间谍卫星。 地平线-5是由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侦察卫星,其工作寿命为8年。该卫星将取代1995年发射的地平线-3侦察卫星。1998年以色列发射的地平线-4卫星,由于助椎火箭发生故障,发射失败。以色列设法延长了地平线-3卫星的服役年限,侦察工作由地平线-3来完成。但是大约在1年以前,地平线-3在大气层中烧毁。之后,以色列国防部门不得不购买2000年从西伯利亚发射的以色列私营  相似文献   

1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3):48-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H重型火箭1月20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一颗保密侦察卫星.代号NROL-49。据信这是“锁眼”12(或称“锁眼”11B,又称“高级晶体”)光电侦察卫星系列中的第6颗卫星。该型卫星由洛马公司建造,最初建造了5颗。但在用于接替它的“未来成像体系”(FIA)计划光学卫星项目因费用上涨、进度推迟和技术受阻而被砍掉后,同家侦察办又从洛马增订了2颗这种卫星。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5,(4):60-61
<正>日本H-2A-202型火箭2月1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预备机"。"雷达预备机"是IGS侦察卫星系统2颗第二代雷达卫星的在轨备份星,用于保证在现有工作卫星出问题时仍能继续收集相关情报。2颗工作卫星"雷达3号机"和"雷达4号机"已分别于2011年12月和2013年1月发射。IGS系统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此次发射前,  相似文献   

18.
欧洲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入轨服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兵 《中国航天》2007,(3):31-34
欧洲现正在努力建立和发展自己独立的军用卫星系统,特别是侦察卫星。在发展了两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之后,欧洲于去年12月19日用俄罗斯宇宙3M火箭发射了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1。  相似文献   

19.
华春 《上海航天》2007,24(2):36-36
2007年2月24日,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搭载H2A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轨道高度为400~600km,可自动发射电波,根据地面反射的信号合成黑白图像,其分辨率为南北向1m,东西向3m,在较差的天气也能正常观测。据称,在此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正常工作后,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4颗卫星将全部就位。该系统包括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各2颗,每天至少可对地球所有地点完成1次侦察。  相似文献   

20.
阳光 《中国航天》2010,(4):18-22
<正>五、印度印度2009年进行了2次航天发射,均采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该火箭4月份发射了"雷达成像卫星"2侦察卫星及一颗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2配备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能透过黑夜、云层和伪装进行侦察。据报道,卫星研制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