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控制系统由于将通讯网络引入了控制系统的闭环中,使得对其分析非常复杂。在分析网络多包传输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问题。系统中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方式,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方式。在考虑延时小于一个采样周期情况下,建立了多包传输闭环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并分析了闭环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对网络控制系统建立合适的模型,意义尤显重要。本文对广义被控对象进行了分析,考虑了延时、系统噪声和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用一种统一的形式,建立了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模型。在系统中,传感器采用时间驱动方式,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方式。这些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网络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围绕当前航天测控网对于高速数据网络传输的需求,分析了多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的嵌入式高速网络传输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个方案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测控系统高速数据网络传输的工程实现有很好的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军事通信网络传输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工作中的实践和经验,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成果,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引入GIS技术,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优势,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军事通信网络传榆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具有空间属性特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LTPB接口控制文件ICD的有效性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华钢  罗志强 《航空学报》1998,19(Z1):46-49
ICD文件反映了电子综合系统的数据流特征,保证航电系统综合成功的一个要素是数据流完整、实时的传输。介绍了接口控制文件ICD的制定方法。从网络协议、消息参数出发,对网络传输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给出合理的网络参数设置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ICD文件定义的数据流完整、实时传输的充要条件和工程实用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通信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空间DTN (Delay Tolerant Network,容延迟网络)中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针对空间DTN的可靠信息传输需求,首先介绍了空间DTN的特点及信息传输协议体系,并对LTP (Licklider Transmission Protocol,立克里德传输协议) 进行了重点分析。然后针对空间DTN中LTP协议的缺点和不足,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DTNLTP传输协议改进策略——NC-LTP协议,并通过数学仿真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LTP协议,NC-LTP协议在不同信道传输时延、不同丢包率等条件下的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因此NC-LTP协议更适用于具有高动态特性、高信道误码率、带宽受限的空间DTN环境。  相似文献   

7.
MIL-STD-1553B总线传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赵健 《飞机工程》2000,(3):52-58
描述了MIL-STD-1553B总线网络在工程应用中的几种典型的总线传输机制和具体的传输过程,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IP视频技术是建立在宽带IP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技术。IP视频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公众和专用网络,以最低廉的价格传送数据、视频和音频信号,从而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机载分布式异构网络中,系统间的通信面临着复杂的网络环境.为了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需要通信中间件的支持.以数据分发服务(DDS)为基础,对发布订阅模型进行研究,将不同网络间的通信映射为数据分发服务中的跨域通信,引入路由服务实现跨域通信,扩展DDS原有的传输插件,用以支持不同的网络,实现了机载分布式异构网络通信中间件.通过实验对跨网络通信的时间延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信中间件能够适应机载分布式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地指挥自动化网络信息安全要求,提出了基于USB身份认证卡技术,采用间接身份认证方式鉴别网络用户合法性,用双重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上传和解密下载的解决方案。此外,还设计了本地涉密文件加密隐藏方法。整个系统安全性高。独立性强,开发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航空电子产品中LRU的网络端口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VI的以太网口的自动测试方法,详细介绍了Ping的过程,物理连接和软件实现自动测试的过程,避免了手动输入命令测试的复杂过程,实现了软件自动测试网络端口是否相通,大大加快了测试进度。经试验论证,该方法具有高效、可靠、自动测试等特点,为LRU的以太网网口测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某新型导弹测试需求,设计了基于VMIC和VXI总线的分布式导弹自动测试平台.阐述了自动测试平台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软硬件系统组成;平台采用VXI总线建立全弹流程控制环境,通过反射内存卡组成实时信号传输测试网络.经实践证明,构建的基于网络的导弹综合自动测试平台,能完成导弹总体性能的自动测试与评估,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能够很好地满足某新型产品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飞机飞行操纵控制系统试验室环境地面模拟试验和外场环境地面机上试验测试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仪器测试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分布式网络化协同测试系统,详细说明了网络环境测试数据的实时交换与资源共享,结果表明,将客户机/服务器(C/S)与浏览器/服务器(B/S)结合起来,采用分布式多层复合体系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是分布式测试系统建立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分布式测试系统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功能。同时对未来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也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测控中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以及利用LabWindows/CVI建立网络化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该方法把分布的测量系统变为集中的网络测控系统,并为实现遥测遥控提供了一条思路,该设计方案直接建立在网络应用层,不用考虑网络底层硬件,有利于简化设计方案和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6.
航空电子FC网络性能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道(FC)技术是未来航空电子系统互连首选协议。为了研究光纤通道用于航空电子系统互连时的网络性能评价问题,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光纤通道网络性能进行测试。阐述了在采用轻量IP上层协议通信的光纤通道网络平台上光纤通道网络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并说明了光纤通道网络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测试实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验前信息融合的Bayes精度评定方法。利用Bayes网络进行多源验前信息融合时,能够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对信息加权因子做出较为合理的推断。根据验前及验后数据,通过Bayes网络中的MC—MC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取各变量的验后统计特性,达到估计现场试验精度的目的。因此,基于多源验前信息融合的Bayes方法可用于解决小样本下的精度评定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自动化测试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丹  马世龙  李先军  孙波  叶钢 《航空学报》2010,31(2):290-300
航天器测试语言是支撑航天器自动化测试的形式体系及航天器测试过程标准,在当前多航天器批产网络化测试的新需求下,测试语言标准体系研究对于提高航天器测试自动化水平和保障测试过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典型航天器测试语言的全面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基本特征,并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计算技术,提出了我国航天器测试语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针对国内航天器测试语言研究设计工作的不足,给出一种航天器测试语言CATOL(China Aerospace Test and Operation Language)。该研究对提高我国航天器测试业务规范水平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航天器测试自动化研究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TCP/IP协议及其在测控网络中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如以太网拥塞和传送数据包丢失等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发动机试验测控网络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遥测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飞行试验需求,新型TmNS(Telemetry Network System,遥测网系统)需要RF(Radio Frequency,射频)网络管理来协调资源分配,以满足性能要求.首先介绍了TmNS的总体架构,其RF链路除传统下行遥测链路外,新增了一条双向数据链路,实现多个试验对象和多个地面站的组网.随后讨论了该网络系统RF链路管理的原理和流程.由于链路管理器根据网络容量来分配TxOp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传输机会),故重点研究和比较了2种动态容量分配算法——B-LM算法和E-LM算法,ELM算法较B-LM算法略复杂,但可以减小系统延时,二者可以在链路管理器中共存,依据网络情况进行配置或切换.最后简要分析了链路管理器的软件结构.RF网络管理是TmNS的一项关键技术,该研究将促进我国新一代遥测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