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宽带天线单元及其在共形相控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工作频段较高、带宽较宽的共形相控阵印刷振子单元改进结构,并组成一个平面阵列和多个不同结构形状的共形阵天线,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单元结构参数的仿真优化,得到一个频带较宽( 5 5 % )、法向交叉极化较大( >1 8dB)、单元增益较高( 7 7dB~8 9dB)的天线。这些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并通过多种阵列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共形相控阵随阵列结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弹载印刷振子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S波段的弹载印刷振子天线,该天线由印刷振子激励、能够摆脱弹体影响且具有朝前辐射方向 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武汉大学十年来在ANSERLIN(圆环扇形辐射线)天线及其阵列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ANSERLIN天线的理论分析、ANSERLIN天线及阵列的辐射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ANSERLIN天线具有剖面低、重量轻、结构简单、易于载体共形的特点。其电性能优良,具有频带宽、增益高、圆极化性能好、单元一致性好等优点,可作为机载、弹载和星载通信和无线电探测系统的优选天线。  相似文献   

4.
一种圆柱共形阵天线的仿真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一种x-频段的圆柱共形阵天线进行了仿真和测试。基于非相似元阵列天线理论计算了远场方向图,仿真设计了射频馈电功分器;测试了功分器的S参数,测量了天线的水平面方向图,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高增益、高效率的星载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源相控天线阵的设计。天线单元采用了窄边开缝的波导缝隙天线,辐射缝隙与波导宽边垂直,天线具有效率高、匹配良好的特点。在方位向,波导缝隙天线组成直线阵,直线阵内采用折叠的波导功分器降低了直线阵的剖面高度。在距离向,波导缝隙直线阵紧密排布,形成一维相扫阵列。定标网络及馈电网络均采用波导形式并集成于天线阵列背面,其中,定标网络通过定向耦合器改善了定标通道的一致性及带内起伏特性,馈电网络通过魔T结构改善各有源通道间的隔离度。以距离向84个直线阵为一个子阵列,最终设计的天线全阵在方位向共包含8个子阵列,总体尺寸是595.8λ0×56λ0(λ0是中心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实测天线带内最高增益为54.37 dBi,辐射效率65.2%。天线阵列具有高增益、高效率的优点,同时结构简洁紧凑,适用于星载毫米波SAR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圆柱体上微带振子及其天线阵辐射场的求解问题,利用直接求解方法给出了远区场求解公式并且讨论了所求解中级数求和的问题。提出了在大圆柱体情况下采用设虚元的方法,从而使远场的计算速度提高一倍。在共形阵列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相位补偿方法,得到了圆柱体上微带阵列较好的方向图。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6,(3):88-93
结合我国着陆器发展现状及火星探测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背罩天线设计,它由6个单元天线构成,通过给每个单元天线端口等幅同相馈电,实现近全空间波束覆盖。单元天线采用单层共形微带天线形式,通过在辐射贴片边缘开两对不等长度的槽实现双频功能。仿真结果显示:此天线工作于(398±3)MHz和(440±3)MHz频段,增益方向图在俯仰角7°≤θ≤120°范围内大于-8dBi,在俯仰面和方位面有良好的圆对称性。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我国火星着陆器背罩天线技术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6,(6):94-100
针对新一代深空探测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高集成度X频段宽带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天线由48单元层叠微带贴片单元和相应的多层馈电网络组成。天线通过耦合馈电技术将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BFN)进行一体化集成,采用旋转序列馈电技术提高天线的圆极化性能。对实际设计的天线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在19.4%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驻波比和圆极化特性,能够满足新一代深空探测通信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宽带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该天线分为上下两层,利用下层的功分器和反相器使电磁波从上层的辐射波导的两端向中心进行馈电,激励12个非均匀波导缝隙辐射单元。该天线呈中心对称结构,结构紧凑,并使得天线的方向图具有稳定性。在辐射波导中引入二阶短路金属阶梯,并且阵列的辐射单元采用非连续的双层缝隙,拓展了天线的工作带宽。所提出的加载二阶金属阶梯双层缝隙阵列天线的阻抗带宽达到16.3%(35.35~41.55 GHz),峰值增益为16 dBi,工作频带内天线的增益下降低于2.5 dBi,副瓣电平低于-20 dB。  相似文献   

1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王继学 《上海航天》2001,18(6):50-57
介绍两种典型的星载SAR天线;SIR-C成像雷达的有源微带相控阵天线和Radarsat-1的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报导了近年来星载SAR天线在多波段、多极化阵列天线,集成化、固态化、模块化有源相控阵天线,超轻型充气式阵列天线和双波段、双极化共孔径阵列天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一些天线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刘彬 《空间电子技术》2010,7(2):76-80,123
团队进步算法(TPA)是近期由研究者提出的一种新型优化算法,具有与传统优化算法不同的寻优机制。函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能够兼顾避免早熟收敛和计算速度的有效的优化算法。文章将团队进步算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应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给定阵列天线合适的设计要求,用Matlab编制程序对阵列天线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对三种优化算法的综合结果比较,表明新算法在应用于较复杂的阵列天线方面以及在优化性能方面的优越性,显示了新算法在天线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方向回溯天线因为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功能也逐渐完善,可应用的方向也越来越多.文章对方向回溯天线的发展历史作了简单的回顾,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回溯天线类型,包括Van Atta阵列、共轭混频阵列和相位检测阵列,针对相位检测阵列应用于小卫星星间链路提出了一种可行方案.文章的最后对方向回溯天线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3.
锥面共形阵列相干源DOA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共形阵列中的多参数联合估计问题,用交叉电偶极子对天线单元在锥面共形载体上构造极化敏感阵列并建立了快拍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相干源的多参数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挖掘阵列中隐含的多个空域旋转不变结构,首先通过空间平滑预处理恢复子阵协方差矩阵的秩,实现信源的解相干,然后根据旋转不变子空间思想完成多个相干信源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Monte Carlo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张立东 《上海航天》2004,21(6):59-61
在单天线横截面方向图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圆柱体导弹引信双天线、三天线和四天线布局的方向图。讨论了不同布局下引信载频、弹体直径及天线布局与作用盲点的关系。双天线布局的实际测试表明,测试值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所用的计算方法正确,可为引信天线布局与引信工作频率确定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阵列天线校准是精确控制阵列波束方向和辐射方向图的前提。本文依据测量距离将阵列天线校准方法分为远场校准法和近场校准法两类。随着阵列天线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微波暗室的尺寸越来越难达到阵列天线远场的要求,远场校准法的适用性逐渐减弱,对近场校准法的需求逐渐增加。本文梳理了过往的经典近场校准方法,并对近场校准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论述,对不同校准方法的原理做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最后给出未来校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带状线结构的一体化阵列天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双面对称的辐射振子与1分20的Wilkinson功分器实现C波段一体化阵列天线设计。辐射振子及馈电网络设计为带状线结构。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在所要求的频段内,天线的输入驻波小于1.3,副瓣电平小于-26.5dB,满足了实际使用的要求。该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双反射面天线的两个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天器上和地面站中,广泛采用着双反射面天线。本文探讨了双面天线的两个优化问题。当主面为现存的抛物面时,使副面优化赋形,从而比之经典双面(抛物面——双曲面)的增益提高(0.48~0.40)~(dB)(对应于D/λ=20~100)。寻求偏置柱形双反射面系统的最佳设计,使其在馈源方向图变化时,口径场分布最接近同相等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已经导出的在金属圆柱体、楔形体内水平振子天线场强的一般表示式,计算出任意长度时水平振子天线远区场的表达式。同时利用远区场给出了该天线辐射电阻计算公式(当ka<1时)。最后举例说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理论与实验的比较曲线,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用于星载的变形十字交叉振子圆极化天线,通过对普通十字交叉振子天线进行改进,展宽了天线的工作带宽,使该天线能同时工作在GPS的L1和L2两个频率上。该天线结构简单,除了支撑材料外,整个天线由金属构成,易于满足星载的环境要求。该天线具有很高的相位中心稳定度,在要求的波束范围内天线的相位中心稳定度小于2mm,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设计实用、可行。文中还研究了天线相位中心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测试中。  相似文献   

20.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是空间无线能量传输的一种途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作为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发展和研究。文章在2.45GHz频段分别设计了微带偶极子接收天线和高效微带整流电路,并组成50cm×50cm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阵列由72个整流天线单元组成,每个整流天线单元包括一个偶极子天线和一个整流电路。实验测试得到37.1%的整体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