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舱外活动期间的工作速率或能量利用率是衡量生保系统的主要因素,同时它也可用来估量EVA的难易程度以及乘员肌肉中能量的消耗。从1983年STS-6任务的第一次出舱,我们已经执行了59人次EVA,共计341人时。在每次EVA中对能量利用率都要进行测量。每次EVA的代谢率通过氧气的利用量进行测量,该数据经过航天服泄露的修正。1981~1987年,EVA全程或EVA大半程的平均数据均可获得。自1987年以来,在EVA活动中每隔2min测量1次EVA的氧气利用量。航天飞机的平均代谢率为194kcal/h,这比“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任务期间的代谢率要低很多。峰值率低丁设计水平,在任务期间很少达到,时间也很短。这说明任务中的能量消耗和训练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随着载人飞行任务中乘员的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也不断增加,提高乘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乘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依赖于“乘员-航天器-地面控制”系统的内部交互,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乘员、舱载设备、地面控制设备之间的功能分配问题,航天器内工作站、显示和控制的工效学要求,以及载人航天器工效学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阿波罗”乘员的健康是令人真正关心的事。如果在飞行中患病,特别是在关键的飞行任务阶段患病,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尽量减少患病的可能性,实施了一项广泛的健康维护计划,以保证达到最佳健康标准。本文描述了临床实践以及之后为获取有关航天员健康状况的数据资料而进行的某些特别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4.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经验对于未来登月计划的实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主要总结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对阿波罗计划航天员的两次采访内容,其经验和建议涉及的方面包括:任务结构、航天服、便携式生保系统、月尘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信息显示与控制、月球车和远程控制、使用工具、乘员训练、月面操作、疾病处置、药物与急救、辐射、乘员绩效、食品与营养、飞后康复、乘员互动等,这些宝贵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航天》2009,(8):43-43
为了重返月球,美国目前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这种新型飞船大胆借用了阿波罗工程的可靠经验:“猎户座”的外形酷似阿波罗飞船。“猎户座”月球着陆器仍采用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设计理念,即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上升级是航天员完成登月使命后将他们送回月球轨道的乘员舱,下降级是一个有4条腿、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着陆平台。  相似文献   

6.
“阿波罗”计划1960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为地球轨道和首次“阿波罗”飞船指挥舱从肯尼迪角入轨提出3人“阿波罗”飞船计划;飞船和火箭的同时研制正取得长足进展之际,1967年1月27日,在肯尼迪角做地面试验的一艘飞船上的线路产生的电弧引发了一场大火,100%的纯氧大气使得这场火灾成为灾难性的,导致在场参加试验的3名航天员格里索姆、怀特和查菲被烧死,“阿波罗”计划的首次载人飞行推迟18个月。1967年11月9日,“阿波罗”/土星-5组合(被命名为“阿波罗-4”)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试飞。1968年1月,“阿波罗-5”的无人试飞成功地测试了登月舱系统,包括上升和下降助推系统在地球轨道的点火;1968年4月,“阿波罗-15”的无人试飞(阿波罗/土星-5组合的第二次试飞)仅取得了部分成功,“Pogo”效应(纵向振动)影响了第一级。尽管如此,首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于1968年10月如期进行,而仅在9个月后,阿波罗-11成功地完成了辉煌的首次登月飞行。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0,(5):98-98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8月27FI报道,NASA的“猎户座”乘员试验太空舱的决定性压力测试阶段在米休德组装基地(MAF)已经开启。明年,NASA与洛克希德“猎户座”联合团队将会利用多种不同设备,给太空舱安排宽范围、严规格的试验体制。“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支持近地轨道任务、月球任务和深空探测任务。洛马公司已经在米休德基地完成了首个“猎户座”太空舱结构框架,即地面试验套件(GTA)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医药箱里的丸剂和片剂的包装方式可保证乘员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取药。药丸单个封装在一个个小凹格内,每12个或24个包装成一排。“阿波罗”计划过去一半时,医药箱里装的药丸数量增加。用小针将每个药丸小格刺上小孔.在减压条件下有可能使空气从小孔排出,以此解决了压力引起的药品包装问题。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9
2008年10月29日,NASA在美国德来顿飞行研究中心首次公开展出下一代飞船——“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并特意展示了一个指令舱,它将在2020年把人类送上月球,而且最终前往火星。“猎户座”看起来与1969年往返于月球的“阿波罗”飞船惊人相似,但前者直径是16.5英尺,后者直径仅为12.8英尺。飞船通过扩大空间,可以携带6名航天员。模型重14000磅。制造完成后,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10,(2):49-49
2010年4月13日,“阿波罗”13号在世的两名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的同仁们,在芝加哥欢聚一堂.纪念40年前没有成功的“阿波罗13”号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载人航天和“嫦娥工程”的开展,特介绍“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大纲(综述)。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把可靠性和质量保证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制定了可靠性和质量保证大纲,建立了完整的可靠性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并用各种文件严格规定职责关系。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看,可靠性的确很高,值得我们借鉴。“阿波罗”工程的组织体制:“阿波罗”管理局——“阿波罗”可靠性和质量保证中心——承包单位和供应机构,也值得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信息》2007,(2):38-48
尽管在地面及“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的问题导致中断,第一个7人乘组成功证明了一项在轨为卫星补给燃料的新技术,这对于未来军用及民用都有重要意义。1984年10月5日发射的此次飞行任务的乘组首次包括2名女乘员。指令长是47岁的鲍勃·克里平,这是他第4次飞行;驾驶员是41岁的乔恩·麦克布莱德:第一任务专家是32岁的女乘员凯瑟琳·沙立文,准备执行美国首次女航天员舱外活动任务;第二任务专家是33岁的女乘员萨莉·赖德,这是她的第二次飞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是谁杀害了他们?美国“生物实验卫星”3进行地面模拟试验的第8天,猴子出现体力衰竭症状,出舱后第7天便死亡;“阿波罗”4号飞船在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时发生火灾,3名航天员中毒身亡。中国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对于太空的‘隐形杀手’,航天员必须始终保持‘警惕的心’。乘员舱化学污染就是杀手之一。”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2009年3月31日,欧航局与俄罗斯生物问题研究所宣布“火星-500”计划的105昼夜模拟火星飞行试验正式启动。6名乘员将被封闭在生物医学研究所模拟舱内,模拟火星任务中的所有环节,如飞往火星、围绕火星轨道运行、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及返回地球。试验期间,乘员们只能彼此间进行人际交流,如果要和亲人和朋友进行语音交流,则必须通过一个模拟的飞控中心进行,飞控中心和模拟飞行器之间的交流会有20分钟的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5.
左右 《航天员》2011,(6):60-62
近日,随着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宣布,美国联邦政府起诉“阿波罗”14号飞船航天员埃德加·米歇尔(EdgarMitchell)一案,正式进入审理程序,遂招致舆论界议论纷纷。这段陈年公案的焦点是“阿波罗”14号登月任务时安装在着陆舱的一台数据采集照相机(DataAcquisitionCamera,DAC)。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1976-1977年约翰逊航天中心对女性生理学研究的特殊技术报告。参加实验的98名被试者是从事一般工作的妇女,她们有可能代表了今后女航天员的生理特征。实验数据由医学史、临床、人体测量和应激反应组成,与航天有关应激反应的确定和测量将有助于女航天员医学选拔标准(检测项目和正常值)的建立。应激负荷为下体负压、站立(两种立位)和跑台运动,大部分方法与以前“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任务航天员的选拔方法类似。数据以两种形式表示:1)被试者的原始数据;2)对变量(指标)本身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分析,并对微重力时人体反应的一些问题进行统计学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阿波罗登月舱最终下降及着陆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波罗登月任务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创举.阿波罗任务首次提供了非遥测方法直接对地外天体探测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最终着陆段的扬尘情况,下降轨道、下降速率和着月处月壤的状态.这些数据的收集有助于今后的探月任务.  相似文献   

18.
日月 《航天》2009,(12):54-55
1971年的“阿波罗”14号登月任务中,航天员除了指令长谢波德外、还有指令舱驾驶员罗萨少校,以及登月舱驾驶员米切尔少校。有了谢泼德这样出色的同伴,埃德加·米切尔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他说,他们一路上特别轻松,“从地球到月球的路很漫长,也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平稳地着陆了。”  相似文献   

19.
心榕 《航天》2011,(6):44-49
50年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篇题为《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的国情咨文中阐述了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必要性。“阿波罗”计划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今天我们回味它曲折的诞生过程,或许对人类未来重返月球有一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计划地球磁场外长期任务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可能存在的大型太阳质子事件(SPE),这类事件会以大注量质子和重离子辐射位于薄屏蔽航天器内的航天员。这将造成乘员敏感器官接受大剂量辐射,从而使任务变得十分危险,还可能威胁生命。不幸的是,由于已经出版的质子注量谱的不确定性仍然未知,所以预估乘员器官剂量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