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子束焊接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Ⅴ)$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刘春飞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益坤~~~~~~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商业航天活动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密切相关。出于国家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考虑,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商业航天。近年随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公司(Blue Ogin)等私营航天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商业航天发射成本大幅降低,这对已经形成的国际商业航天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专利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开展专利布局是国际一流公司获取竞争  相似文献   

3.
英富 《中国航天》1992,(11):33-33,37
法国宇航公司、德国MBB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三大欧洲宇航公司在研制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和地空导弹系统方面成就斐然。欧导公司(由法国宇航公司和MBB公司组成)主要研制的型号有米兰、霍特和罗兰特,欧导动力集团(由法国宇航公司、MBB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动力部组成)则主要研制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特里盖特(Trigat)。近几年成立的欧洲面空导弹集团(由法国宇航公司、汤姆逊—CSF公司和意大利的阿列尼亚公司组成)研制了阿斯特(Aster)导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些型号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4.
美空军和国防预研局 (DARPA)根据先进战术瞄准技术 (AT3)计划 ,从两家公司中选中Raytheon公司从事致命的对敌防空抑制 (SEAD)第二代辐射源瞄准系统的第二阶段研制。Raytheon公司使用从其“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瞄准系统转换过来的技术 ,而未选中的Lockheedmartin公司采用的是无源测距分系统 ,它们都接收了AT3计划的第一阶段合同。Raytheon公司将于 2 0 0 1财年提供 3部实验样机以及必要的软件 ,对系统硬件在回路中的地面试验进行支援 ,然后装在战术飞机 (可能是F - 16 )上进行实时飞行…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航空航天公司(Aerospace Corp.) 2017年发射"光学通信与传感器验证"(OCSD)任务时,一个目标就是要试验水燃料推力器。在当时,水推进的概念还相当新。而两年后的今天,水基推进正在迅速地成为主流。五车二空间(Capella Space)公司的首颗雷达卫星和鹰眼360公司的第一组3颗射频测绘卫星都是靠布雷德福空间(Bradford Space)公司的水基"彗星"电热推进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志魁 《航天员》2008,(1):56-59
多种方案择优录用在美国众多的私人航天旅游企业中.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是亚轨道旅游业最受关注的企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该公司由维珍集团总裁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资助,另一方面该公司的5只太空旅游船都将采用2004年第一个由私人出资开发到达外太空边缘而名动一时的航天器"太空船"1号技术。  相似文献   

7.
《国际防务评论》一九八○年第八期报导:法国防部已选择马特拉公司研制一种超近程地一空导弹,法国陆军和空军都将使用它。最初有五家公司竞争此项合同,而最后的选择落在马特拉和国营宇航公司(SNIAS)之间。  相似文献   

8.
子力 《中国航天》2013,(8):24-25
美国旧金山新成立不久的行星实验室公司(原称COSMOGIA有限公司)正在寻求建设一个由28颗纳型卫星构成的星座,用以快速提供全球任何地点的低成本高分辨率图像,以期为对地遥感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公司几位创始人希望借此显著扩大地球图像的用户群体,并利用这些图像来应对人道主义、环境和商业担忧。公司共同创始人欣格勒说,该公司致力于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地球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何怡 《中国航天》1992,(9):25-26
风力发电机控制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了风力发电机,即利用风能驱动涡轮来发电。美国许多风力发电机系统都应用了Enerpro公司生产的先进的发电机控制器。该公司是利用了NASA的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MSFC)在70年代能量守恒研究中的一项技术来研制这种发电机的。 MSFC的工程师弗兰克·诺勒发明的一种功率因数控制器(PFC),可以减少功率损耗。PFC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国外"新航天"(New Space)经济发展势头劲猛,涌现出大量初创商业航天公司,发展新型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如美国天空盒子成像(Skybox Imaging)公司、行星实验室(Planet Labs)公司、地理光学(Geo Optics)公司以及加拿大地球直播(Urthe Cast)公司等。这些新兴商业遥感公司引入数据挖掘、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开放式平台、定制化服务等互联网运营理念,借力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度发  相似文献   

11.
卫星遥感是一个迅速发展中的新领域,它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继卫星通信业之后成为第二个航天产业。目前美国、俄国、欧空局、日本、中国和印度都有自己的遥感卫星,加拿大等国也将发射遥感卫星。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卫星遥感信息公司是美国行销LANDSAT卫星数据的地球观测公司(EOSAT)和法国的SPOT公司。在美国,由美国商业部注册并与遥感有关的公司就有  相似文献   

12.
瑞典已决定它的 TELE-X 大型通信卫星不使用法国汤姆逊-CSF 公司生产的行波管,而使用西德 AEG 无线电公司的行波管。人们预料,法国的 TDF-1电视直播卫星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意味着原来计划使用这种行波管的三颗卫星(TDF-1、TELE-X 和西德的电视卫星 TV-SAT-1)都不再使用汤姆逊-CSF 公司的230瓦的行波管了。  相似文献   

13.
阿里安航天公司1987年的营业额仅为0.9亿法郎,因为这一年仅进行了两次发射(第19次和20次)。但阿里安航天公司的净利润(扣除税收后)竟达到了3.02亿法郎,大大超过了1985和1986年。以后几年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该公司的利润额将会进一步增加。从现在起到1991年初,该公司要发射44颗卫星,营业额可达147亿法郎。  相似文献   

14.
<正>一商用太空互联网防御实验概述随着商业中低轨卫星星座井喷式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巨型卫星星座将为大众带来更加廉价、方便、快捷、稳定的宽带服务。以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一网(Oneweb)公司、铱星(Iridium)公司、电信卫星(Telesat)公司为代表的典型商业航天企业陆续公布了各自的中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并快速推进星座部署进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帕卡德(Packard)委员会在上星期发表的第二轮改革方案中说,国防部的武器研制权应该从防务系统研制审查委员会(DSARC)转移到一个更有力的机构——联合需求与管理局(JRMB)。JRMB 将设法加强现成武器的采购工作,避免研制过于高级的武器系统。这项改革旨在把10~15年的购置周期减少一半,美国90%以上的主要武器都经历了这样长的研制和生产周期。帕卡德委员会主席说,休斯公司和雷锡恩公司联合制造的先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无疑是全球商业航天的引领者。作为私人经营和崛起的一条"大鲶鱼",其每一步行动都备受关注。2019年初,SpaceX公司又开始了创记录式的发展,"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和"星船"项目都正在经历里程碑式节点。"载人龙"飞船装载了携带传感器的假人,并进入轨道与空间站对接,宇航员还进入飞船短暂停  相似文献   

17.
Boeing公司即将就研制供美海军使用的多任务海上飞机(MMA)的传感器及电子战(EW)系统与 Northrop Grumman公司敲定一项合同。作为MMA的总承包商,Boeing公司与后者的合同谈判已进入了最后阶段,这使得 Northrop Grumman公司很可能正式成为MMA计划的主要转包商,负责该飞机传感器和EW系统的开发与生产。Northrop Grumman公司将负责给MMA提供电子战支援侦察(ESM)系统、自卫系统以及光电/红外(EO/IR)监视系统。为了开发ESM系统,Northrop Grumman公司投入的技术支持包括该公司研发运用在 F 35 联合歼击机(JSF)和阿联酋 F 16Blo…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的科技园里,科技之花真可谓绚烂夺目。4月26日天河公司举办的TH-CAPP2000(集成化工艺设计及管理系统)产品发布会,让这春意盎然的科技园,平添了更为鲜艳的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软件在国内的发展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真正从企业需求出发,立足于企业实际应用,在产品的实用性和集成性等方面都符合企业需求的CAPP软件,天河公司可以说是开此领域之先河。1999年底天河公司的第一版CAPP软件:TH-CAPP99在市场上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很多项目参与竞标中,CAPP单项方面的得分从来都是最高的,众多专家和企业用…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日本火炸药工业的捏合设备从日本旭化成公司、日本油脂公司和日本化药三家公司所属火药工厂来看,使用的捏合设备多数是沿用原来旧的立式捏合机。日本油脂公司的武丰工厂和日本化药公司的厚狭工厂都是采用立式捏合设备,为了使生产连续,以两台交替工作。捏合缸的加料、捏合、出料和移动能隔离操作,并有工业电视监视现场。旭化成公司胶质炸药连续生产线使用的捏合设备是蠕动捏合机。该设备是旭化成公  相似文献   

20.
<正>自后航天飞机时代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引导私人宇航公司进入往返国际空间站(ISS)和近地轨道(LEO)的任务领域。通过包括航天法案协议(SA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商业补给服务"(CRS)、"商业乘员开发计划"(CCDev)、"商业乘员运输综合能力"(CCi Cap)等项目、协议或合同,NASA希望通过引入私人商业宇航公司,培育一个竞争性的商业航天市场,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为代表的一批私人宇航公司在NASA的支持、引导下,已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