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机械合金化+热压制备Laves相NbCr2合金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机械合金化 热压工艺路线来制备化学配比成分的单相Laves相NbCr2合金.研究了Cr,Nb元素粉经20h球磨后在1200℃,1250℃和1300℃不同时间热压所获得的Laves相NbCr2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1250℃×0.5h热压获得的Laves相NbCr2合金组织均匀,晶粒尺寸达到微/纳米级,致密度达到97.1%,室温断裂韧性高于5.07MPa·m1/2.与熔铸工艺制备的单相Laves相NbCr2合金的断裂韧性1.50MPa·m1/2相比,所制备的单相Laves相NbCr2合金的室温断裂韧性大大提高,充分实现了细晶韧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时效工艺对高强度Al-Cu-Li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Kahn撕裂法测试了高强度Al-Cu-Li合金2090在不同时效制度下的断裂韧性及其变化规律,并借助TEM和SEM对相应微观组织形貌及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双级时效和应变时效均可促进T_1相析出,改善合金的断裂韧性,但这种促进作用在过时效状态下减弱;晶界PFZ的宽化和粗大晶界平衡相的析出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并对时效工艺、微观组织及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评述了陶瓷材料断裂韧性KIc的测试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着重分析了应用比较普遍单边切口梁(SENB)法和显微压痕(IM)法测KIC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载速率对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龙  刘会芳 《航空学报》2015,36(8):2620-2650
虽然加载速率对层间断裂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还未能给出加载速率对层间断裂韧性影响的明确趋势。研究人员发展了许多测量层合板复合材料以及胶接层断裂韧性的实验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层间断裂韧性测量的实验方法进行综述,尤其是准静态和动态加载条件下层间起裂韧性的测量。首先介绍了准静态下Ⅰ型、Ⅱ型以及Ⅰ/Ⅱ复合型层间断裂韧性的测量方法,然后综述动态加载下层间断裂韧性的实验方法。前两部分着重介绍断裂实验中断裂参数(载荷、位移、起裂时间以及裂纹长度)的测量以及断裂韧性的计算。之后又综述了两种光学测量方法在层间断裂实验中的应用。最后将文献中加载速率对层间断裂韧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虽然离陶瓷学者们追求的目标,即生产出具有延性性能的陶瓷还很遥远,但是根据四方和单斜的氧化锆晶形之间的马氏体转变是现今研究韧性陶瓷的得力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并且业已发现有三种氧化锆基的合金具备这种特点。它们是:单相细晶  相似文献   

6.
美国最近公布了一项粉末制造新工艺,利用这一工艺可以高效率地生产各种成分的球状颗粒粉末。这种粉末可用于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粉末制造工艺如下:首先将铁族元素或铬基合金原材料用机械方法粉碎成小于20μm的颗粒,然后把这种粉末颗粒放进一种运载气体中,使夹带粉末的运载气体通过一个高温区,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无界面层、裂解碳和氮化硼3种界面层体系对Si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三维四向编织的SiC纤维预制体分别经过无界面层处理、裂解碳界面层制备(CVI工艺)和BN界面层制备(PIP工艺)3种不同工艺处理;以聚碳硅烷为原料,采用PIP工艺制备出3种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工艺试验件;对工艺试验件的基本力学性进行研究,评价不同纤维预制体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涂层复合材料样品的弯曲强度最高;具有PyC涂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略有下降,但断裂韧性较高;具有BN界面层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3个样品力学性能的差别主要与纤维/界面层/基体之间作用力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以用于SiCf/SiC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工作中,为制造工艺的初步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按现行工艺制造的TC4钛合金气瓶材料进行了断裂韧性测试研究。采用表面裂纹法和等效能量法测定了断裂韧性值,两种方法给出了相近的结果。可以认为,表面裂纹法能够模拟气瓶的断裂过程,因而对于应用性研究是一种较好的试验方法。等效能量法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可用于估测气瓶材料的断裂韧性值,本文还从韧性角度,对TC4钛合金气瓶现行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参考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对不同贮存年限的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断裂韧性进行了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贮存年限推进剂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HTPB推进剂低温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兵  常新龙  刘万雷  张有宏 《推进技术》2014,35(9):1278-1282
为研究温度和加载速率对HTPB推进剂断裂性能的影响,开展了HTPB推进剂低温断裂韧性试验,测定了不同温度和加载速率下含Ⅰ型裂纹推进剂试件的断裂韧性值,并研究了试件厚度对断裂韧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加载速率的增加,推进剂断裂韧性值逐渐增大,且断裂韧性值与加载速率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温度越低,加载速率的变化对断裂韧性的影响越显著;在常温和-40℃下厚试件的断裂韧性值比薄试件要大,并且低温下这种变化更明显。最后得到了推进剂断裂韧性的二次函数主曲线。  相似文献   

11.
郭英奎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2):22-24,47
采用热压 (HP)法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下Al2 O3—WC复合陶瓷材料 ,通过单边切口梁 (SENB)法和三点弯曲等力学性能方法测出了室温下该材料的力学性能 ,对Al2 O3—WC复合陶瓷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Al2 O3—WC复合陶瓷在 (16 0 0± 10 )℃、2 5MPa下具有较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 ,并且其耐磨性与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变化趋势相同 ,与弹性模量和硬度无单调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于妍妍  张远  高丽敏  曲抒旋  吕卫帮 《航空学报》2019,40(10):422900-422900
通过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连续碳纳米管薄膜,并将其原位沉积到单向碳纤维织物表面,手工铺层后借助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VARTM)工艺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不同面密度的碳纳米管薄膜对层压板Ⅱ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薄膜面密度的增加,层压板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先逐渐提高,当碳纳米管薄膜面密度为9.64 g/m2时,层压板Ⅱ型层间断裂韧性最佳,与原始层压板相比提高了94%。碳纳米管通过桥接树脂裂纹、从树脂中拔出等方式提高层间断裂韧性。当碳纳米管面密度超过临界值时,会引起树脂浸润困难,导致增韧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半水基注凝成型工艺制备了92瓷(A92)、96瓷(A96、A96T)和99瓷(A99)四种不同成分的氧化铝陶瓷防弹板.通过理化性能的分析以及防弹性能的表征,研究了不同理化性能的陶瓷对其防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打靶试验参数下,氧化铝含量越高,打靶试验中45#钢背板的凹陷越小,抗弹能力越强,但是由于密度也在增大,A99的防护系数反而变小.在氧化铝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断裂韧性高密度小的抗弹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与碳纤维相比,碳纳米管(CNT)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低的密度,是理想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增强相,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提出一套CNT树脂基复合材料单边缺口弯曲(SENB)试件制备工艺以及微纳观结构和参数的测量方法。采用不同长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和不同时长的臭氧处理,制备出SENB试件进行断裂韧性实验,定量分析微纳观参数界面长度和C—C键密度对宏观断裂韧性的影响,提出断裂韧性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界面C—C键密度和臭氧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相对增韧率随着臭氧处理时间先大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即存在临界界面C—C键密度使得复合材料的相对增韧率最大;弱界面的相对增韧率随着界面长度先大幅增加后略微下降;强界面的相对增韧率随着界面长度先大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当断面的CNT拔出和拔断的占比相近(即复合材料失效形式从CNT拔出转变为拔断)时断裂韧性最大。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铝陶瓷与金属连接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Al2O3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是Al2O3陶瓷材料得以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Al2O3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作了综述,论述了不同连接工艺对其连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欣 《推进技术》1985,6(1):47-53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概况和一般特性,并通过两种不同尺寸、不同工作条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试验研究,阐述了采用两种烧结工艺的碳化硅陶瓷作为喉衬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为该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军事和科技的发展,热障涂层应用技术已成为现代国防尖端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而高熵热障涂层陶瓷材料具有高温相稳定性、超低热导率、耐腐蚀性强、热膨胀系数和断裂韧性较高等优点,可为高温合金基底提供良好的热防护,在航空航天、航海和核能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对国内外已报道的高熵热障涂层陶瓷候选材料进行系统性分类总结,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多孔陶瓷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多孔陶瓷材料传统的制备工艺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列举了获得特殊孔结构的新型工艺方法,这些方法均能明显地改善多孔陶瓷的性能。概述了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渗透性、隔热性能等的表征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TA15钛合金成分的微小变化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响应关系,利用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测量了4种不同成分TA15钛合金的室温准静态拉伸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Zr元素对室温拉伸强度性能影响微弱,随着主合金元素Al、V和Mo元素含量的增加,初生α相含量减小,次生α相片层较细,合金的强度提高,塑性下降;在临界应变率范围内,合金成分的微小变化对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微弱,提高主合金元素Al、Zr、V和Mo元素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临界应变率,且在此临界应变率下具有优异的动态力学性能;对于空冷条件下获得的等轴组织TA15钛合金,初生α相体积分数越小、次生α相片层较细时有利于室温抗拉强度、临界应变率和动态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断裂韧性都会随着加载速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断裂韧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高会明显下降。在动态起裂判据中,K_(Id)(?)是由动态试验来确定的,而K(?)(t)则要对结构进行完全的动态分析来确定。由于动态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都借助于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求解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动态特性。本文根据梁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近似分析方法求解DCB模型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动态能量释放率等特性,并提出一个用DCB模型测定K_(Id)(?)的简单方法。文中还使用八节点等参元进行了动态汁算,将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与近似法作了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