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近地通信卫星星座系统提出一个将星座各星上时钟同步到地面系统时钟的新技术方案,以GNSS导航系统时钟作为高精度、高稳定的时间基准,利用地面站和星座星上的GNSS接收机基于定位原理测得各自时钟相对于GNSS系统时钟的时差量(秒脉冲相位差),进一步得出各星时钟相对于地面系统时钟的时差观测量。每个星上时间管理单元利用一个Kalman滤波器估计星地时差模型参数,周期性更新星上时差预报,并据此估计秒脉冲调相时机,以及按照最小调相残差原则估算的调相幅值,并令PPS发生器完成相关调相操作。还设计了上述时统方案在一个典型Walker(24/3/1)星座中的应用研究,并开展了数学仿真和半物理仿真。文章还设计了一个半实物仿真方案,通过数学仿真和半物理仿真,表明该时统方法可将星地秒脉冲相位差自动控制在指定误差范围内,证实其在近地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全网时间同步任务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人卫观测中,对钟房送来的时统信号如何进行滤波隔离等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及其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时统(“0”秒)信号时间延迟较大,有时(下同)会给导弹试验数据的分析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对其进行修正是必要的。本文以某型号机载导弹的飞行试验为例,叙述了时统(“0”秒)信号传递的大致过程及有关环节(设备)延迟时间的数量级。并说明时统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如果做到对时统信号胸中有数,则系统误差完全可以修正。  相似文献   

4.
利用GPS实现高精度IRIG-B码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利用授时型GPS接收机提供的精确UTC时间基准,设计符合遥测标准的IRIG-B码时统产生器的原理,并介绍了实现高精度IRIG-B码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核时统产生器以单片机8098为核心,具有电路新颖,结构简洁,使用灵活等特点,为遥测靶场机动测量站解决时统问题提供了灵活、方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控制系统是航天着陆试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试验指挥、控制、管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故障判别、仿真、授时、通信等功能。文章所介绍的某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由时统子系统、通信子系统、语音调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子系统、指令发控台、指显工作站、软件等组成。系统结构采用双机双网并行工作模式设计。作为数据传输核心的通信子系统,采用双网热备路径冗余设计;作为数据处理与指令发布核心的处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控制计算机,设计上都采用了双机并行技术。实践证明,上述技术的运用从系统结构上避免了由于单点故障而引起的系统宕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杨璐  张军  裴喆 《遥测遥控》2013,(4):70-74
针对靶场舰空导弹飞行试验中通信时统偶尔出现的遥测和光测时间零点不齐的问题,提出利用弹目光测坐标、激光引信启动角和启动距离等遭遇参数修正时间零点的三种方法。研究修正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对修正精度进行统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光测测量与处理误差、同帧画幅数和引信测距误差对修正精度影响较大,三种方法的修正精度均小于1ms,满足试验结果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7.
兰天  程慧霞  郭坚  穆强  董振辉 《宇航学报》2021,42(8):1027-1035
为优化嫦娥五号探测器操控,达到通过给任意具备测控链路的舱段校时即可实现多舱段组合体时间同步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接力式校时及误差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邻舱段间接力式时间传递实现舱段间时间自流动。设计了基于飞行模式的时间基准设备检索方法,通过统一的检索配置表使各设备能够根据飞行模式识别上级时间基准设备,实现了各舱段的自主校时。设计了总线控制器(Bus controller,BC)与远置单元(Remote terminal,RT)间的分布式时间传递误差控制方法,BC端修正时间信息发送时产生的误差,RT端控制时间信息接收时引入的误差,保证了整器时统精度。研究方法实现了多舱段复杂航天器的器内自组织时统,已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得到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可为后续航天器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多变量线性系统的快速收敛Terminal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许  马建敏 《上海航天》2011,28(2):7-11,62
针对一类不确定多变量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对数型快速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设计了对数型非线性Terminal滑模超曲面及其相应的变结构控制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Teminal 滑模面上,随后系统保持在滑模面上并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平衡点.与普通快速Terminal滑模相比,在滑模面上能以更...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卫星沿航向编队飞行方案,对我国海岸线和近海500多万平方千米面积每相隔几小时就能观测一次,若需要针对关键地区,则采用无人机进行更详细、更精确的观测。目前无人机先进遥感器成像分辨率为几厘米,续航时间几十小时。卫星和无人机结合可完全满足所有突发事件观测的要求。文中首先论述对海岸线和近海观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要求;其次讨论小卫星沿航向编队飞行的轨道设计,以及重访时间为几小时观测系统的实现途径。文章仅提供一个新方案设想,但采用这种1天回归轨道卫星沿航向编队飞行的方法,对其他地区提高观测时间分辨率也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参数化技术的生产系统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模型的建立是进行仿真研究的关键,为此,本文在比较深入的探讨生产系统层次模型后,提出了关于生产系统基于全参数化技术的建模思想,使生产系统仿真模型建立更灵活、更通用,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生产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电动泵与挤压式推进系统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动泵和挤压式推进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考虑了气瓶、增压气体、贮箱、电池和电机等因素对推进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挤压式推进系统,电动泵供应系统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能够获得更高的综合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更适合应用于电动泵供应系统;采用高性能永磁电机能够使得整个推进系统的质量更轻。在实际推进系统设计时,应综合平衡发动机推力、燃烧室压力和工作时间等参数的影响,才能有效地控制电池和电机的质量,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微小型捷联惯导系统解析式对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静基座下微小型捷联惯导系统对准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6种解析式粗对准的对准方法,通过对这6种方法的理论对准误差进行推导,得出对应的理论对准误差结果,其中2种方法误差较小,同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对准误差推导的正确性。因此,在传感器精度相同的条件下,本文为静基座下微小型捷联惯导系统的粗对准的实现确定了效果较好的2种方法。最后采用了其中的4种方法对实测的微小型IMU数据分别进行了对准验证分析,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biomedical support aspects of humans in space with respect to the vestibular system. The vestibular system is thought to be the primary sensory system involved in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space motion sickness although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many factors play a role in this complex set of symptoms.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an individual's inner sense of orientation may be strongly coupled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to space motion sickness. A variety of suggested countermeasures for space motion sickness will be described. Although there are no known ground-based tests that can predict space motion sickness, the search should go on.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 in weightlessness are still relatively unknown. Some preliminary data has shown that the otoconia are irregular in size and distribution following extended periods of weightlessness. The ramifications of this data are not yet known and because the data was obtained on lower order animals, definitive studies and results must wait until the space station era when higher primates can be studied for long durations. This leads us to artificial gravity, the last topic of this paper. The vestibular system is intimately tied to this question since it has been shown on Earth that exposure to a slow rotating room causes motion sickness for some period of time before adaptation occurs. If the artificial gravity is intermittent, will this mean that people will get sick every time they experience it? The data from many astronauts returning to Earth indicates that a variety of sensory illusions are present, especially immediately upon return to a 1-g environment. Oscillopsia or apparent motion of the visual surround upon head motion along with inappropriate eye motions for a given head motion, all indicate that there is much to be studied yet about the vestibular and CNS systems reaction to a sudden application of a steady state acceleration field like 1-g. From the above information it is obvious that the vestibular system does have unique requirements when it comes to the biomedical support of space flight.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other area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musculo-skeletal, immunological and hematological systems do not have their own unique requirements but that possible solutions to one system can provide continuing problems to another system. For example, artificial gravity might be helpful for long term stabilization of bone demineralization or cardiovascular deconditioning but might introduce a new set of problems in orientation, vestibular conflict and just plain body motion in a rotating space vehicle.  相似文献   

14.
双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到达时延(TDOA)/到达频延(FDOA)联合估计定位的双星定位系统,建立了时差频差联合定位的模型并给出了解算过程。对系统定位精度的理论分析和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定位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双星系统可实现对辐射源的高精度定位。频差和时差测量误差对系统性能均有影响,但前者的作用更显著。基线长度越大、卫星轨道高度越低,系统性能就越优。  相似文献   

15.
孙汉旭  胡欢  贾庆轩  高欣 《宇航学报》2013,34(11):1502-1508
通过虚拟预测技术对现有预测显示方法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遥操作中时延问题。针对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出一种基于视频流的在线重建模型的预测显示方法,该方法能够适应于非结构化的甚至是完全未知的环境,不仅能够解决机器人遥操作实验的时延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实时性的需求,文中指出了其关键技术。同时,实现了一个基于重建模型的预测显示原型系统,基于不同的时延条件,对通过时延视频构建的预测图像和真实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补偿时延的影响,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拦截器姿态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除了动静态性外,还要有较强的鲁棒性,这就对系统的设计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介绍一种以时间最佳和变结构理论中滑动模态为基础的设计法。它的特点是设计方法简单,考虑非线性因素方便,系统除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外,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文中介绍了基本设计原理,拦截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单频 GPS定向系统的结构和组成进行描述 ,探讨 GPS载波相位实时定向的工作原理和算法 ,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在保证工作稳定可靠的基础上 ,可提供较高的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一个面向遥科学实验的遥操作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焱  韦庆  贺汉根 《宇航学报》2001,22(6):106-109
在空间遥科学实验应用中,通信信道的传输延迟和有限带宽是大时延遥操作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应用遥编程技术的遥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介绍了遥操作实验系统的实现,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型无人机飞控系统在功耗、成本、可靠性以及集成度等方面的较高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Freescale M56F807型DSP和PID控制策略的飞控系统。针对某型号的无人机,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基本硬件和软件结构。采用了时域信号的取样积累平均方法,减少了算法的实现难度,提高了采样精度。对硬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系统具有设计精炼,可靠性高,开放性好等优点。基于DSP的现代高速数字处理飞控系统,能够赋予无人机更大的机动性、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等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任务不相适应。因此,要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必须更新观念,以德为本,树立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观;改革管理体制,切实还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地位;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