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一时间,引力波疯狂刷屏朋友圈,甚至出现了一批"A股概念股"。该引力波(GW150914)是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两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的。两颗初始质量分别为29颗太阳和36颗太阳的黑洞,合并成了一颗62倍太阳质量高速旋转的黑洞,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经过13亿年的漫长旅行,于2015  相似文献   

2.
引力波之波     
正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从而印证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有人如此形象地解释"引力波":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虽然极其微弱,但它引起的反响却极为强烈,掀起的绝非层层"涟漪",而是层层"巨浪"。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执着于太空探索的人们来说,1月底、2月初这段时间,历史的记忆有些沉重。因为,航天历史上,有好几起重大事故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比如:1967年1月27日下午6点31分的阿波罗1号火灾事故,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1995年  相似文献   

4.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4):435-436
正2018年2月20日,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LPI)月球探索分析组发布了《推进月球科学》报告,在NASA科学任务部行星科学处的要求下,更新完善月球探索的11个核心科学概念,明确了未来月球探索的研究重点。2007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在NASA的委托下发布《月球探索的科学背景》报告,提出了月球探索的8个科学概念。报告发布以来,各国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随后,"玉兔"月球车从着陆器上"走"出来,和着陆器一动一静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共搭载8台尖端科学载荷,用以完成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0月3日,北京时间17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了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名单。三名来自美国的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S.Thorne)、巴里·巴里什(Barry C.Barish)和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因"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和引力波观测分享了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110万美元)。韦斯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5,(4):6-9
<正>"猎鹰"9发射美深空气候观测卫星2月11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深空气候观测台"卫星,但原定再次进行的第一级火箭海上漂浮平台着陆试验因海况不佳而被取消,改为在海面上着陆。"深空气候观测台"是NOAA、NASA和美国空军的联合项目,是一颗空间天气与地球科学卫星。卫星重570千米,将部署到距地球约150万千米的日地第一拉格朗日点(L1),用于开展至少2年的空间天气和太阳风监测,对来袭的太阳暴发活动进行预警,可为可能受  相似文献   

8.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于1992年2月11日上午10点50分从种子岛空间中心用H-I火箭发射了地球资源卫星-1(JERS-1)。根据计划JERS-1发射至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上,然而,用于观测的主要探测器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却未展开。发射约51分钟后JERS-1从H-I火箭第二级上分离,进入远地点高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10,(7):4-4
5月31日上午10时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国科技馆新馆,同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小代表和部分中外少年儿童一起参加“体验科学、快乐成长”活动。总书记高兴地拉着孩子们的手走进展厅,兴致勃勃地参观有趣的科普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麻省光球研究小组2008年2月28日发生地点:波兰北部的什切齐内克乡村发生日期:2003年8月11日发生时间:4时35分~4时50分最初目击者:莱赫翻译者:莱丝·霍顿采访日期:2006年10月和2007年2月2004年4月26日,在Rense.com网站上刊载了一篇布赖恩·维凯的"与第三类亲密接触"的文章。令我非常感兴趣的是,目击者发现当UFO离开时,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3日上午11点30分,位于西安市南郊青山翠谷中的新型发动机试车台宏伟壮观,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600秒长程试车即将进行,人们屏住呼吸在等待着.这次600秒试车可不一般,因为它对液氧爆油发动机及试车台来说部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2月11日,专门用于执行太空气象任务的"深空气候观测台"(DSCOVR)卫星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猎鹰"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该卫星飞行110天后,将抵达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的利萨如轨道,执行首个位于拉格朗日点(L1)的对地观测任务。DSCOVR卫星将从持续观测地球光照面,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在日地  相似文献   

13.
<正>欧洲空间局(ESA)科学计划委员会2017年6月20日确认探测空间引力波的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任务为ESA宇宙憧憬(Cosmic Vision)空间科学规划下的第三个大型任务(L3)。LISA任务预计于2034年发射,总预算高达10亿欧元。NASA也将参与LISA任务的设计、开发、运行和数据分析工作。2016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相似文献   

14.
安慧 《太空探索》2014,(2):34-37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中国探测器首次登上地外天体,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我国人民为此兴高采烈时,我们自然会问,美国作为实现人类登月的国家,如何选择载人航天的新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在2005年3月23日,雷锦超告诉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的郑博士拍摄到UFO图片.拍摄时间是2005年3月22日9时46分~11时16分,共有343幅连续的UFO照片. 3月24日20时30分,周小强、印兆霞、谷庆文一行三人,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对郑博士进行了现场采访调查.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2点50分(当地时间24日19点50分),北约飞机开始对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联盟进行首次空袭。 北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也是唯一的国际军事组织。此次空袭由美国和英国等13个国家参与,调集了400多架飞机,动用了大批巡航舰、驱逐舰,投掷并发射了无数战斧式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11日0点11分,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首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2月17日下午,卫星定点成功。风云四号卫星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跨越,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云层和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4):4-5
中国成功发射第11颗北斗卫星2月25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  相似文献   

19.
回家     
莫斯科时间3月16日上午11点0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联盟"TMA-06M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并在大雾弥漫中着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大草原。跟随这三名航天员一起返回的还包括一些仪器设备以及他们的一些科学实验成果。在与国际空间站留守航天员道别之后,莫斯科时间16日0点32分,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诺维茨基、叶夫根尼·塔列尔金和美国航天员凯文·福特关闭了飞船与空间站间的对接舱门,开  相似文献   

20.
正天文学是一门观测驱动的科学,天文学的重大进展往往源自于新的观测发现。2015年9月14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号,开辟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窗口,该发现完成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揭开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序幕。引力波发现之后,伴随引力波产生的电磁辐射(即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探测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