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布了1999年度总局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该奖是于1999年12月25日通过总局科技委评审,并经过社会争议而评出的。具体获奖项目如下: 1999年度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只列前3位) 一等奖(4项) 1.飞行品质监控和飞行图形仿真系统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安全技术中心、中国民航学院、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主要完成人:谢孜楠、陶亦渊、陈治怀等 2.发动机性能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主要完成人:韦桂兰、高勇、黄粤等 3.民航发动机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2.
1995年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奖项目,经民航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共有19个项目获奖,另外一个项目延期获奖。一等奖(1项)中国民航收入管理计算机系统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航空结算中心。主要完成人:马铁生、朱永、俞韧、刘建民、林海燕、李晔、黄向明、李长青、刘红字、钱农、田志伟、陈继兰、张红霞、李力、杜国洪。  相似文献   

3.
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标准化专业获奖项目简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前称重大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自1981年至1994年10月共进行了13次。最近一次核准授奖的为航空技[1994]1068号文通报的342个项目,其中标准化部分共有6项成果获奖...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于1987年7月14日在京揭晓,有81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我部获奖科技成果有19项。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这些项目均系最近两年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优秀项目,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对振动科技进  相似文献   

5.
93年部级科技进步奖评定工作日前告一段落。异议期已经开始,异议处理后,本年十二月初将公布获93年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并授奖。 今年各单位共申报部奖项目千余项,经  相似文献   

6.
《红旗技术》2007,(1):9-9
为激励广大职工技术创新积极性,公司近日对2006年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奖项目的完成单位及完成个人进行表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航技[1989j1968号 i988年度 序号1 标 准 编 号B 项 目 名 称【完 成 单 位 三 等 奖 航技[卫990〕且046号 1989年度—— 二 等 奖———— 三 等 奖一航空航天工业部部级航空科学技术进步奖标准部分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8.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玉明 《宇航材料工艺》2007,37(6):I0004-I0004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五十年来,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形成了以复合材料及工艺技术为龙头,非金属材料及工艺技术、表面工程技术、金属材料及工艺技术、检测分析技术为重要组成的航天材料及工艺技术体系;建立了与航天型号研制生产相配套,以复合材料结构件和非金属、特种金属制品为主的制造体系,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2项,1979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部级科技进步奖近400项,是载人航天工程和远程固体战略核导弹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主要获奖单位。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     
在近日揭晓的总公司1998年科技进步奖中,608所又有8项成果获奖,其中“各向异性单晶叶片强度寿命研究”在获奖的335个项目中名列前茅,荣获部级成果一等奖,“小流量高效率单、双级轴流压气机设计试验研究”等4项成果获二等奖,“B502闭环试验器研制”等3项成果获三等奖。 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热端部件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民航总局1999年科技进步奖评审会上获悉,我院有四项科技成果获得中国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奖,具体如下:另外,由中国民航总局安全技术中心主持,中国民航学院、中国民航东方航空公司合作研究的项目"飞行品质监控和飞行图形仿真系统",获得中国民航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我院有四项科技成果获中国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奖@邓明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一飞院高旭、潘志雄、丁兴志参与申报的《新概念飞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及肖立华、张立国、李素琴参与申报的《先进减振降噪隔热纤维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分别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面向科研院所开放后,一飞院第一批参与并获奖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民航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管理方式基本上属于粗放化管理方式,表现为立项后对各标准计划项目的进度情况缺乏督促、管理,仅靠标准起草单位自觉按《中国民用航空局标准项目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或《中国民用航空局标准、计量任务委托书》(以下简称《委托书》)规定的期限完成。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如果标准起草单位自身对所承担的标准计划项目不够重视或管理不严,就极可能出现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另外,由于未对标准计划项目的进度情况进行跟踪了解,造成对标准计划项目的审查不能有计划地进行,大部分标准计划项目在临近规定完成期限时才予送审。  相似文献   

13.
本刊资讯     
正航空工业中国航发多项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在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航空工业两项成果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个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分别为航空工业沈阳  相似文献   

14.
企业动态     
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化科研年”,该校意欲主动适应国家纵向科研运作模式的新变化,抓住机遇,努力保持并增强学校科技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去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的科研管理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全年科技到款额首次突破7000万元,科技成果也创出了新水平。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5项,是近年来获得最多的一年;获航空工业公司科技进步奖37项,连续三年位居航空系统企事业单位之首。学校承担  相似文献   

15.
一、航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 最近,我们对航空工业系统1978~1990年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000多项成果进行了统计,按应用程度可分四种情况。 (一)已推广的应用成果 该类成果是指一项科技成果经过推广已在3个单位以上(含3个)应用的科技成果,民品成果中具备批生产能力已大量销售产品的项目也列入其中,占获奖总数的14%。这类成果的特点:一是比较简单,投入比较少,  相似文献   

16.
航空工业总公司199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会于5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通过专家评审评出1993年度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 为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肯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自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来,科技成果的奖励工作,就做为科学技术政策和管理的一个内容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航空工业同全国一样,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一支科技成  相似文献   

17.
“七·五”期间,民航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完成科研课题38项,其中14项在国内外获奖,初步形成了能独立承担民航或其他技术部门重大项目攻关任务的科研队伍。从1986年以来,民航学院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是:1 研究课题增加,研究成果增加,获奖项目增加1986—1990年,民航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81个,大部分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在独立研究以及与兄弟单位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中,获日内瓦和布鲁塞尔发明展览会奖牌三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民航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银牌二项,获天津市发明展览会优秀发明奖二项.获奖项目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部各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经过部成果管理办公室和成果专利处初审,组织专家实质性审查后,又根据国家评审委员会有关规定,按专业归口的原则,分别报送民口各专业行业组进行评审,获奖项目除已由国家评审委员会公布见报的外,这次由航空行业评审组负责归口评审的项目共108项,经过航空行业评审组认真评审,并报经国防科工委严格复审,已获国家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第624研究所1995年度的科技成果评定工作,在所成果办公室的统一布置下,从各单位申报的科技成果项目中,由所科技委组织各专业组的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3月8日通过所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定,从申报项目中评出了不同等级的成果奖76项。 从今年科技成果评定的总体水平上看,各专业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绝大多数科技成果项目都有较高的科技水准和研究价值,对振兴我所的科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焦天佑的《中俄两国高空台对比试验》、刘大响的《WS11原型样机空中起动试验》、丁福良的《高空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计量标定研究》等。评出的76项中,特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33项,技术改进奖20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国内唯一能够为民航机场建设提供全过程服务、具有设计、监理、咨询及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的国有独资企业。几十年的业绩创造了一大批优秀工程设计项目,并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年通过了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