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月球车鱼眼相机的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两步法来高精度地标定月球车中鱼眼相机的方法.第一步,采用球面投影方程来表示鱼眼相机的成像模型,并建立球面投影与透视投影间的转换关系.利用直线在球面投影中的像为椭圆弧这一性质,求得球面投影中像主点坐标和球半径.第二步,用求得的上述参数将球面投影图像转化为透视投影图像,并进行相机内参数的标定.用新标定得到的像主点坐标和球半径代替上次结果,再次进行投影转换和内参数标定,按此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标定结果收敛于设定阈值.最后,本文还通过了一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复合材料薄壁杆件弯曲分析时剪切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复合材料薄壁杆件力学分析时截面坐标参数的选择方法。所给出的公式有助于复合材料薄壁杆件的力学分析,以得到正确有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高精度测量雷达检验其它探测器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雷达站点的位置和测量参数计算出目标的坐标,然后用GPS测量探测器的坐标,再计算出探测器到目标的真值参数,最后通过简单的误差分析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设计空间确定算法首先指定一个粗略设计空间,然后利用设计优化驾驭机制逐步调整设计变量值,使其进入满足系统约束的"绿色走廊",最终获得各设计变量取值范围,即为有效设计空间.基于试验设计和坐标轮换法的设计优化参数驾驭快速优化方法,首先通过试验设计对设计空间进行粗略探索,优选较好的设计初始点;从得到的初始点出发,应用坐标轮换思想进行设计优化,其中设计变量优选顺序和单变量优化方向,由设计人员运用设计优化参数驾驭手段,融合设计知识经验进行,最终获得一个或多个较优解.用于高压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优化,设计空间确定算法使有效设计空间大大缩小,优化效率提高34%.快速优化方法使设计优化过程完全透明,可用于发动机初步方案设计阶段,快速获得多组较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的坐标分析法是一种在营销创意过程中将策划对象和它的表现方式分别列为坐标的纵轴和横轴,通过在坐标两轴一一列举其要素,并将其交叉点作为策划方案创意可能的分布点的营销策划方法。通过举例,本文介绍了坐标分析法在营销策划中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6.
指出GB/T16857.2—1997eqvISO10360—21994《坐标计量学》第2部分坐标测量机的性能评定及JJF1064—2000《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存在的不足。提出增补一项必做的评定项目和校准方法,并完善一项校准方法。这对各机型坐标测量机都有效,可以提高校准精度,更全面准确地评定坐标测量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戴屹梅  张和生  方柯 《宇航学报》2019,40(3):286-294
为准确判断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承在试验台上试验时发生故障的部位,同时避免通过轴承特征频率诊断轴承故障的方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利用时幅曲线的相位信息,提出一种新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振源坐标定位法,即通过四个已知坐标的振动传感器测得同一振动波的时幅曲线相位差判定振源位置。将试验台上轴承和四个振动信号传感器安放在坐标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时幅曲线拐点分析法准确捕获振动信号到达四个传感器的时刻,再利用这四个时刻和已知坐标计算出振源位置坐标,最后根据振源位置坐标判断其是否为轴承故障及具体故障部位。通过仿真计算证明该方法理论上可行。  相似文献   

8.
首先建立了采用任意浮动参考架时的柔性航天器动力学方程,然后选择连体坐标系为浮动参考架,解所得到的动力学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得到整个航天器系统的系统模态。通过模态变换,得到用连体系刚体位移和系统模态坐标表示的混合坐标航天器动力学方程。与通常采用部件模态得到的混合坐标动力学方程不同,这时动力学方程中刚体运动和弹性运动已无惯性耦合。同时也和采用系统自由弹性模态不同,这时刚体坐标直接反映航天器刚体运动。论文最后给出了两个算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ICESat-1和ICESat-2测高载荷地面脚点坐标解算方法,对比分析多波束、单光子体制对地激光三维测绘载荷与传统的单波束、全波形体制激光测高载荷在坐标解算方法上的异同,机载与星载激光雷达坐标解算的异同,建立机载激光雷达坐标解算方法与流程,利用自主研制的机载激光雷达进行飞行试验与验证,对后期机载、星载激光测高雷达激光脚点解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代航天器中包含复合柔性结构的特点,本文通过将柔性航天器动力学建模的混合坐标法与结构动力学分析的模态综合法相结合,提出了模态综合—混合坐标建模方法。此方法拓宽了混合坐标法的应用范围,使其适用于包含刚体和复合柔性结构的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  相似文献   

11.
弋东明 《火箭推进》2004,30(2):34-36
本文给出了解决大型发动机模态试验中各组合件几何模型总体坐标的测量方法及柱坐标测量尺的设计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V形块测量方法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坐标测量法对V型块角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虽然坐标测量法的测量精度比正弦法测量精度低,但在测量时所用的测量基准与加工基准保持一致,且剖面加工质量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小,坐标测量法是V形块角度测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红外旋转弹导引头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红外旋转弹导引头捷联惯导系统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姿态更新的等效旋转矢量法及锥运动环境中的优化算法,理论推导了合理引入角位置传感器数据进行弹体姿态解算的方法,基于捷联惯导导引头坐标转换关系,通过欧拉角坐标转换和四元数坐标转换将导引头光轴系中的框架角速度转换至半弹体系中,由半弹体角速度解算出当前导引头的姿态和位置。试验结果验证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解决了交班时扫描搜索阶段的弹体姿态求解问题,保证了对导弹姿态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在摄像机内外参数未知的条件下解决火灾二维定位的方法。即首先根据定标板角点的世界坐标和图像坐标计算透视投影矩阵,并在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火灾图像的中心坐标的基础之上,通过求解线性系统获取火灾的实际位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双轴驱动太阳翼展开后的运动包络对航天器设备产生的视场遮挡和空间干涉问题,基于机构运动学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太阳翼构型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自然坐标方法建立太阳翼机构运动学模型,完成太阳翼运动状态的模拟;然后,分析太阳翼运动包络的影响因素,并明确可用于优化设计的参数,同时根据机构装配关系及视场要求形成约束条件;最后,建立以摆动角为目标的优化函数并进行优化分析。以轨道倾角86.4°、轨道高度780km的航天器双轴驱动太阳翼构型优化为例,对其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和优化结果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可获得太阳翼的最大摆动角为32°,此时太阳翼基板边缘与天线、敏感器视场最小距离为5mm,太阳翼运动过程对设备视场不产生遮挡影响,满足工程应用要求,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太阳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航天器上可动设备构型优化及设备布局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发现GB/T 16857 eqv ISO 10360《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及JJF 1064—2004《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存在的不足。提出在GB/T 16857 eqv ISO 10360系列标准中增补测量软件包的质量要求和测试标准的建议。以实现对测量软件质量的评价,达到测量机性能的全面验收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三维药柱燃面的通用积分计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通用坐标法计算燃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积分计算燃面的通用方法.这是一种直接计算燃面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原通用坐标法计算结果随肉厚等份数而变动和计算固有误差的根源.计算结果与原方法、解析解做了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飞行器在飞行完成后搜寻人员不能准确、快速地回收存储器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全球定位技术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设计的无线定位装置,完成存储器落点搜寻任务。装置通过GPS定位获取实时位置坐标,然后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实现位置坐标的转发,最后通过地面相应的接收设备完成位置信息的接收。搜寻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位置坐标,即可实现对存储器的有效定位及可靠回收。设计的无线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水平定位精度为2.5m。经过实际测试,定位装置能够可靠地完成定位信息的获取与转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CE-1卫星精确的撞月时刻与撞月点坐标,首先通过探测器载波信号的本地相关处理技术,精确分析了载波信号在VLBI各测站的消失时刻,进而推算了卫星的撞月时刻;通过实时单向多普勒频移测量的事后分析,核实了卫星撞月过程中的飞行姿态演化;最后结合VLBI互相关时延与测距资料,经定位归算确定撞月点坐标。分析表明,CE-1卫星撞月时刻的误差为±5μs,撞月点坐标月面切向和三维定位误差分别约为0.274km和0.319km(1σ)。  相似文献   

20.
蔡国平  滕悠优  洪嘉振 《宇航学报》2005,26(4):487-490,494
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对其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采用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对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旋转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其中控制律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切换面的设计采用最优化方法而得出,控制律的设计采用指数趋近律方法。因为所设计的控制律是模态坐标的函数,而模态坐标不可能通过物理测量直接获得,因此给出一个从物理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的滤波器方法。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模态滤波器能够较好地提取出控制律所需的模态坐标;变结构控制能够使得系统达到所期望的运动状态,并可使柔性梁的残余振动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