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2.
闪电与雷鸣     
20世纪初,有一个医生想知道灵魂到底有没有重量,他尝试测量人在濒死之时体重的变化,认为减轻的部分就是灵魂的重量。听起来恐怖又搞怪,是吧?但真正的科学的进展就是这样:总是有科学家想出一些当代人斥为荒谬的想法,但他们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不管别人的反对甚至迫害,仍然坚持己见。这些想法中,有些真的行不通,有些无法存活太久,但也有一些历经各种考验,成为后代科学家奉行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正相对地球的半径而言,地球的大气实在是相当稀薄。如果我在地表挖一个洞,如果这个洞足够大,就会有大量空气进入洞中。请问这个洞得挖多大,才能使人类窒息?整个想法说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在地表挖一个洞,洞里就会填充进空气。(从洞里挖出来的土会占据空气的位置,这样一来,这个洞就会对附近的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一开始这种影响很微弱,但随着  相似文献   

4.
《飞碟探索》2014,(12):18-20
1919年,一位几乎不知名的德国数学家西奥多·卡鲁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非常离奇的想法——我们的宇宙实际上可能不止三维,而是具有更多维度。也就是说,除了左、右、前、后、上、下之外,还有其他空间维度,只是我们目前还看不到而已。面对一个大胆而且离奇的猜想,人们的焦点往往在它的大胆和离奇上,但这部分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是毫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内兹 《飞碟探索》2009,(10):54-55
腓力士·欧颜斯多么有名啊!我与他不相识,但在电视上看见过他一次。他的名字加上举止,让人觉得他应该出身名门世系,而这样的家世自然会产生学识渊博、极有品味、判断卓越且人品高尚的家族成员。显然他对书本认识极深,而且很会卖书,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成为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图书及手稿部门的跨国主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奥地利工程师汉斯·海尔维斯(1860年~1931年)对宇宙的生成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冰宇宙论(德文缩写WEL)的古怪想法,即宇宙是由冰块聚合而成的。或许乍一听到这一假说会觉得荒唐可笑,但是在当时,特别是在纳粹政治的需要下曾红极一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现代的天文学有接近海尔维斯想法的迹象。下面概要介绍冰宇宙论的主要内容。地球上曾经坠落三个月球。?这个宇宙永远是光明与黑暗、火焰与冰块斗争的地方,过去这个宇宙存在比现在的太阳大几百万倍的高温天体。有一天,该天体与由冰组成的其他天体碰撞,发生了大…  相似文献   

7.
播洒生命     
播洒生命陈育和如果你见到一个外星人你会认识他吗?直到今年秋天,只有科学幻想作家在考虑这一问题。但在前不久,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科研所的会议室中,美国科学家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这一严肃重大推测的是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它慎重地宣布有一颗陨星...  相似文献   

8.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5,(10):40-42
要将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长、连细菌和病毒都“望而生畏”的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样,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听起来似乎是科学幻想,但国外很多科学家正在讨论和研究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也认为,对火星的改造在想法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对火星的环境改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类一定能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9.
对于方慰先总设计师,记者早有耳闻,他是我国著名的二代坦克设计师,曾先后主持和参与设计过69-2、80-2、85-1/2/2M/3等系列坦克的研制,对于这样一位坦克专家,记者的景仰之情由来已久,采访的想法也一直在酝酿之中,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记者得到方总同意,就我国二代外贸坦克的研制情况进行了长达一整天的专访。  相似文献   

10.
雨铃 《太空探索》2004,(1):43-45
航天员卡尔.活尔茨2001年曾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过196天——大约六个半月。为对于俯瞰地球、却无法触及地球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在他上去之前,心理支持人员问他有兴趣带什么私人物品,他说“一个电子琴会很好。”于是,他将一个电子琴带上了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奥地利工程师汉斯·海尔维斯(1860年~1931年)对宇宙的生成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冰宇宙论(德文缩写WEL)的古怪想法,即宇宙是由冰块聚合而成的.或许乍一听到这一假说会觉得荒唐可笑,但是在当时,特别是在纳粹政治的需要下曾红极一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现代的天文学有接近海尔维斯想法的迹象.下面概要介绍冰宇宙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2,(10):34-35
尽管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学说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仍有学者认为宇宙根本没有起源和结束,创世的想法纯属荒谬。其实早在2300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有名诗篇《天问》中就曾经提出过“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的深邃设问。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5,(3):19
美国核武器专家、物理学家理查德加温最近在一所大学演讲时说,美国军方研制和部署天基武器不仅会促使其它国家效仿其做法,还会将重要的非武器型航天器置于危险的境地。加温研究了美国军方的天基武器计划。他说,保护太空财产确实很重要,但敌方将会很轻易地利用便宜的、类似地雷的微型卫星将专用武器平台摧毁。他提议各国制订一项限制发展太空武器和反卫星航天器的正式条约,  相似文献   

14.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2,(11):32-34
虽然它们是航天器的新成员,但看上去只是一个金属盒子,大小相当于一条普通的面包或者一只装鞋的盒子,一端有一个相机镜头。它们可以单独遨游在太空,也可以和其他“模块”组合升级,或者为完成更大的太空任务而形成一个“编队”。也许人们会把它们派到火星上,或许会穿越壮观的土星环,只不过操控它们的主人不一定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这种声名显赫的“航天巨头”,而可能是非常普通的团体,例如一个大学的研究机构,甚至是酷爱航天的个人。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登场会给未来航天业带来什么.但人们都能感到它们难以抵御的无穷魅力。它们就是方兴未艾的航天新秀,航天业异军突起的“轻骑兵”——“立方体卫星”。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地球和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充满了神秘的现象和未知的谜团。很多谜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找到了答案,也有许多的谜团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出现。其中的一个突出的谜团就是,人类数十年来看到的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当你遭遇不明飞行物体的时候,一种巨大的威慑力确实在笼罩着你。你会自感人类力量的渺小,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你可能面对的是另—种更为智慧的生物和星球,也可能面对的是未知的、强大的自然奇观。你确实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在惊慌失措之下,可能你会更相信超自然现象。从人类认识史上看,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001年,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网上论坛中出现了一位自称是来自2036年的时空旅行者。他预言了许多将在未来发生的事情,有些通俗易懂,有些却很隐晦。他的预言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相信他是时空旅游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是骗子。虽然他早在2001年3月就从网上消失了,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谈论着这个时空旅行者,美国的广播上有时也会提起这个神秘人物。  相似文献   

17.
古埃及文化溯源(一)●晨飞编译在古埃及,如果把书记官看成地位低下的工匠,他会非常恼火的。他的职业比工匠们要高一个档次,因为他的身上担负着一定的责任。皇家书记官的级别是最高的,这也是朝臣们极为向往的位置。比如说,哈普的儿子阿蒙赫特普就曾自豪地把自己称为...  相似文献   

18.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有人说,他看见过几个太阳如绿太阳、蓝太阳甚至是扁太阳、四角形太阳,你一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然而,历史却为我们保存了这一有趣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土星揭秘     
土星光环为什么会消失?如果用望远镜观察土星光环,有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土星光环失踪了。伽利略是最早用望远镜观察到土星附近物体的人,但他不清楚土星附近的物质是什么,他认为可能是"土星的卫星"。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土星的卫星"消失了,并记录了这一现象,但没有解释这一现象。今天,科学家认为伽利略当时看到的是土星光环的两端。土星光环与土星赤道面是平行的,站在地球上能看到  相似文献   

20.
张元国 《飞碟探索》2013,(11):34-35
真正的自然灾害,会让所有科幻电影中的恐怖镜头相形见绌。这让人不禁想起了达·芬奇,他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成功预言了一个他根本不可能了解的时代。他画出了坦克、飞行器、挖掘机的结构图,这些全都在20世纪成为现实。他的另外一些画作,仿佛也在预言地球毁灭的那一天……“达·芬奇密码”真的存在最近,梵蒂冈对外披露,他们的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中,发现了真正的“达·芬奇密码”,预言地球将在4006年于一场大洪水中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