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从构造专家系统(ES)的3个主要方面(即知识描述、推理机构造、用户接口机制)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作者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技术开发的线切割加工自动编程专家系统(APESV1.0)。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组合化(模块化)的内涵及其三种存在形式(派生型、系列型、综合型);分析了组合化(模块化)与通用化、系列化的共同点及联系与差别;产品组合化(模块化)包括两个过程:建立模块系统(确定需求、进行功能分析与分解、划分模块、设计和开发模块),通过功能分析、分解和组合设计,组合形成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学习能力和逼近特性,将传统方法中的局部/整体构架蕴涵于神经网络内部,对导弹稳定控制律进行局部(定点)/整体(拟合)设计,以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设计方法的通用性和自动化程度,以防空导弹侧向稳定控制回路设计为背景,对所提出的稳定控制回路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全权限数控技术(FADEC)在商用航空发动机中广泛应用,软件是核心。基于模型设计(MBD)是FADEC软件开发的趋势,但考虑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EC)硬件资源、扩展性等因素,对软件结构设计、MBD与非MBD接口定义等架构问题带来新挑战。在大客发动机验证机电子控制器先期试验平台上,对基于MBD的发动机控制软件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基于MBD的软件架构设计、集成工作,验证结果表明,软件架构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教练机发动机设计载荷谱推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迎东 《推进技术》1997,18(6):64-67
系统地研究了教练机航空发动机设计载荷谱的推导方法,主要包括:(1)基准机的选取与现役发动机载荷谱的空测、统计;(2)新机发动机飞行剖面的预测;(3)新机发动机设计任务循环的编制等三大步骤。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推广到其它类型的发动机设计载荷谱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输计算机TRAMS存贮接口DRAM硬件设计本文描述了一些硬件设计思想,包含了传输计算机模块(TRAMS)联合与动态随机存取存贮器(DRAM)接口的InmosIMST425整体或IMST805浮点传输机的构造。本文提供了所讨论的TRAMS的所有原理图和PLD方程式。计算/DRAM TRAMS的硬件设计@刘娟  相似文献   

7.
 根据变结构系统(VSS)理论对某飞行器伺服回路进行了变结构设计,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详尽步骤,设计方法几何意义直观,在IBM4341机上通过了数字仿真,给出了仿真框图;与原伺服回路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VSS比传统普通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快速、无超调、无稳态误差;(2)对系统参数交化具有鲁棒性;(3)对外界干扰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方忠坚  林倩  陈芳浩  王远  宇文雷  罗莉 《推进技术》2021,42(12):2780-2788
针对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差动活塞式热气自增压系统,设计了间接比对式、直接比对式和电磁阀控制式等三种方案,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进行了动态特性研究,并分析了各方案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间接比对式系统起动药量为2.64g,起动时间为0.688s,系统自锁时贮箱压力为7.58MPa(偏离额定值9.86%);可预包装设计。直接比对式系统起动药量小(2.43g),起动响应快(0.573s),推进剂贮箱最大工作压力小(7.09MPa,2.75%);该方案引入了阀芯杆处热滑动密封及流量调节器气液腔隔离面的热隔离防护需求,热控要求高,技术难度较大;可预包装设计。电磁阀控制式系统起动药量小(2.43g),起动迅速(0.438s),推进剂贮箱工作压力稳定;测控的引入有功耗需求,并增大了系统体积和质量,不能进行独立的预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9.
Mobra.  D 《惯导与仪表》1996,(4):1-7
这篇文章提供的设计鉴定试验(DVT)的数据,表明了在许多军用典型环境条件下提高稳定性的要求已在新设计的增强型低成本加速度计QA650上实现。设计鉴定试验及随后的测试证明,在保持成本的前提下,QA650性能的提高已使其成为耐高量级冲击(200g)及随机振动(25+gRMS)环境下的可供选择使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基于响应面优化方法的低速翼型多点/多目标多约束设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完全二阶多项式模型(完全模型)和不含二阶交叉项的多项式模型(简化模型)对优化的影响,并分别进行了单目标和多目标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可以改善单目标设计的翼型性能在设计点附近取得极值的局限,而且用简化模型进行的更多设计变量的设计结果要优于完整模型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1.
减速器课程设计作为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进行的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如何使设计能充分反映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有机地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能力,如何理解理论设计和经验设计、理论数据和经验数据及经验公式之间的关系都至关重要。针对在"减速器课程设计"中箱内传动零件设计和箱体及附件设计、尺寸标注这三个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且以实例介绍单级齿轮减速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孔维 《航空工程进展》2017,8(3):359-366
在当今的军机研制过程中,军方借鉴民机的适航管理方式力推适航性审查,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水平.如何贯彻适航要求、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设计深度融合成为飞机研制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飞机总体设计单位的角度,探究适航与安全的关系,对比适航工作与安全性工作的异同,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管理、设计和评估工作有机结合、高效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议.有效避免了适航工作和安全性设计工作的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情况的出现,可供军机承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在机检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其用户界面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怎样设计出一个较好的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航空产品120°弯头管嘴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方案优化过程,重点论述了工艺流程中如何选择定位基准及夹紧方式,如何通过正确的基准转换来确保零件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进而形成规范的工艺流程及典型工装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如何针对知识在概念设计中的不同层次对知识进行分类、建立知识经验库 ;阐述了知识、经验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以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The comprehensive THEMIS approach to solving the substorm problem calls for monitoring the nightside auroral oval with low-cost, robust white-light imagers and magnetometers that can deliver high time resolution data (0.33 and 2 Hz, respectively). A network of 20 Ground-Based Observatories (GBOs) are deployed across Canada and Alaska to support the collection of data from these instruments. Here we describe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observatory, with emphasis on how the design meets the environmental and data-collection requirements. We also review the design of the All Sky Imager (ASI), discuss how it was built to survive Arctic deployments, and summarize the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s performed to qualify the design to meet THEMIS missio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片上系统(SOC)技术在航空电子中应用的实例,重点讨论了在设备寄存器组设计中如何自动生成VHDL的源文件。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和标准总线技术的一种全新仪器概念,结合某航电计算机的测试需求及PXI总线特点,构建了基于PXI技术的虚拟仪器作为设备综合测试平台,对该综合测试平台的建立原则进行了概括,对设备开发过程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设备的总体结构、PXI总线测试资源的选用方法和信号调理电路的典型设计,同时,对测试设备的软件结构和测试流程进行了说明.该系统的开发结合PXI总线优势,在满足专用测试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该设备的研制对数据采集、测试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网络广告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及网络广告策划方法探讨,提出了提高网络广告策划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转折圆的运动学特性,论述了求铰链四杆机构的转折圆,以及利用转折圆进行铰链四杆机构近似直线导向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