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9,(12):16-19
随着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航天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太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太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卫星产业,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2.
前哨 《航天》2009,(6):40-42
乘“太空出租飞船”到太空旅游 什么是“太空出租飞船”?载人航天发展至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太空出租飞船”。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哪一国发明的?为什么要发展“太空出租飞船”?当一听到“太空出租飞船”这个名词时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问题。其实所谓“太空出租飞船”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主要是用来说明未来的载人飞船不是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造的,而是由民营企业或公司建造的。当有人因公或因私要到太空去,即可租用这种飞船。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加速军民融合 广西发展"太空经济"机遇凸显 航天产业是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防建设的同时,中国航天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全球太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传统产业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经济社会系统工程研究所财务金融研究部主任许屹认为,"太空经济"军转民用后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在太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设计、生产试验的核心技术和能力,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可以迅速地广泛应用到其他技术领域,获得推广拓展应用,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大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杜元清 《中国航天》2001,(12):20-23
美国太空司令部总司令在对阿富汗开战前不久曾指出,美国决不会在没有太空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去打仗。“太空司令部所提供的情报、监视、侦察和全球通信能力在即将进行的‘持久自由行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道出了空间侦察、通信、导航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艾薇 《航天员》2009,(2):32-33
不是新问题 就在美、俄卫星相撞事故发生后的3月底至4月初,欧空局主办了第5届欧洲太空碎片会议,这个4年一届的大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垃圾”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太空机构、政府、私营企业、和学术界的330多名国际专家。在为期4天的讨论中,与会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太空碎片测量、环境建模、风险控制、缓解措施和太空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0月,麦吉尔大学航空航天法研究所、西蒙斯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发布《太空安全指数2019》。《太空安全指数》系列报告自2004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迄今共发布了16部年度报告。报告全面阐述过去一年全球与太空安全相关的活动进展情况,深度分析全球航天活动对太空安全的影响,信息丰富,视角中立,对了解太空安全发展态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完美太空交会,令全球瞩目、国人振奋。我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项航天尖端技术的国家。这一巨大成功的背后,凝结了航天人太多的汗水和心血。  相似文献   

8.
路得 《航天员》2012,(1):30-31
自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初期到现在,进入太空似乎只是航天员们的专利,即便曾有人以“游客”身份飞入太空,那也是屈指可数。然而,随着世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商业载人航天的异军突起。太空的大门已经逐步向普通人敞开。目前,美、俄已经同意允许更多太空观光客访问在轨的国际空间站。同时,不少私营公司也通过各种途径让游客体验太空感受。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军自1947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支能“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的空中力量。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空军决定在未来战争中将更多地依靠空间力量,由“航空”向“空天”转变,建立起一支快速、机动、高效的“天军”。 美国空军部长和空军参谋长最近联合签发了《航空航天:保卫21世纪的美国》白皮书。白皮书指出,美国空军将由现在的空战为主转变为既可空战,又可在太空作战的“航空航天一体化”的空军。这是美军第一次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确定建立本国“天军”的计划。现在,美国建立“天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09,18(1):118-119
2008年11月25—26日,欧洲航天局18个成员国与加拿大航天机构部长级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会上商讨欧洲太空政策、未来计划启动以及现行计划下一阶段的决策。确定的优先领域有:监视和减缓全球变化、欧洲安全、《里斯本战略》(旨在使欧盟在全世界经济领域最具竞争性)和太空探索。2008年部长级会议的目标是对未来欧洲太空领域发展产生帮助的计划中确立优先项目,并相应地配置资源:1)进一步开发太空对社会、知识经济、模仿创新、创造与成长的效益;2)促进新产品与有益于日常生活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59-59
2007年4月12日,思科全球防卫、太空和安全部门的太空计划负责人劳埃德·伍德(Lloyd Wood)称,美国国防部推出名为“太空互联网路由”(IRIS)项目旨在通过安装在卫星上的路由器来为军事通信提供便利,该项目也有望惠及民用宽带卫星通信,它能够实现互联网协议(IP)在太空中卫星之间的路由,方法基本上和信息包在地面的传输一样,可以减少信息发送的延迟时间、节省容量并提高网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袁俊 《中国航天》2004,(3):42-44
太空战这种新的战争形态,将在21世纪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在21世纪能否拥有太空这个战略制高点,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凭借强大的太空军事优势,实现称霸太空、攻击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于2001年1月22日至26日,在科罗拉多州以东的施里弗空军空间作战中心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首次太空战演习。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领域法律斗争是与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等斗争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重要样式,是支撑太空战略博弈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太空领域法律规范相对原则宏观、盲点空白较多的整体情况下,我国需注重发挥太空领域法律斗争的战略支撑作用,紧盯航天强国发展动向,研判当前态势,加快推进太空领域法律斗争能力水平建设。一、太空领域法律斗争的重要意义太空无国界,太空资产有归属。与其他物理空间不同,太空作为全球公域,  相似文献   

14.
陈曦 《航天员》2012,(2):60-61
在繁华的都市里,给汽车加油并非新鲜事,而在太空“加油”似乎不可想象.但这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现实。NASA的机器人太空“加油”计划,在2011年9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已经把太空“加油”验证模块放到它的永久位置——ExPRESS4物流平台上。如果后续试验一切顺利的话,机器人在太空“加油”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15.
为积极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顺应宇航产业延伸发展的历史潮流,更好地履行好作为我国航天事业主导力量和核心企业的历史使命,2009年6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间院”)组建成立了卫星应用研究院。  相似文献   

1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2011年《太空经济概览》报告,共分6章、32节、98页。对从经济角度对人类太空活动进行了统计和研究。本刊将此报告的摘要部分原文刊出,供参考。航天技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气预报、全球通信和广播、空中交通管理等重要活动,如果离开了卫星技术简直不可想象。这是《太空经济概览》第二版,描绘了航天产业及其下游业务活动的新的、更详细的面貌,以及它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本报告根据官方及私人数据  相似文献   

17.
汪小青 《航天员》2012,(3):56-57
2012年3月8日,在NASA的支持下.由ROVIO公司开发的“愤怒的小鸟”成了第一款在太空发布的商业游戏,旨在将太空教育与游戏适当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了配合“愤怒的小鸟”(太空版)的宣传,航天员佩蒂特在空间站中,为地面上的学生演示在太空中小鸟的弹射方法和运行轨迹,以及探讨太空微重力对“愤怒的小鸟”发射过程物理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天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战略与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它随着国际形势、国家安全环境和军事战略的调整而变化。一个国家的航天战略能否与时俱进,不仅对航天工业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外交地位、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太空成为航天国家竞相开发的战略要地。美国为称霸太空、实施全球攻击的战略目标,适时调整了航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航天》2010,(10):32-33
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1,(2):8-9
据《解放日报》报道,我国准备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空间农作物育种的返回式“种子卫星”。目前发射所需的各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农业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正在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即可操作实施。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空间育种技术研究和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全新尝试,也为培育更多农作物优质良种,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开辟了诱人的前景。在此之前,我国已成功地完成了十多次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育种试验,并培育出了“太空水稻”、“太空小麦”、“太空青椒”、“太空番茄”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