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火箭弹6D弹道仿真软件,就推力偏斜和横移对火箭弹射程和横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推力偏斜和横移对火箭弹射程和横偏的影响规律。此外就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初温对发动机推力及火箭弹外弹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装药初温对火箭弹射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针对火箭弹增程问题,提出了以攻角为优化变量的实时优化方法.基于制导弹药的纵向平面模型,建立了制导火箭弹弹道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优化算法在SIMULINK中实现了函数子模块优化,对某型制导火箭弹弹道进行实时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单纯形的攻角实时优化,可以在保证火箭弹飞行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增加火箭弹射程,且增程率达到...  相似文献   

3.
火箭弹垂直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火箭弹垂直发射的弹道模型,然后研究了升阻比、弹道倾角等参数的变化对火箭弹射程的影响,并分别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滑翔飞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升阻比,有助于增大火箭弹的射程;另外在转弯结束时,弹道倾角的变化对火箭弹射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火箭弹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制导火箭弹滑翔增程问题,文章提出了以攻角为优化变量的解决方法;基于火箭弹的四自由度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火箭弹射程优化模型并建立了约束条件。对某制导火箭弹弹道进行优化仿真,所得到的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火箭弹攻角的变化规律,能够有效增加火箭弹的射程。因此,文章所提出的攻角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李宜敏  裴鸣 《推进技术》1988,9(5):1-7,76
本文综合现有的无喷管火箭发动机研究的成果,评述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无喷管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如点火、燃烧、装药变形及两相流动等,进行了分析,以及讨论了无喷管发动机内弹道计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启动过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启动过程进行了内弹道仿真,讨论了点火药量、点火药颗粒度以及防潮堵盖吹脱压力对点火启动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对点火启动时间和初始压强峰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点火启动过程各参数选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液体空舰导弹如何改变发动机工作状态和弹道形式,以适应攻击固定目标增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速旋转对内外燃管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凝聚相点火瞬态过程的影响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计算软件,使用用户定义函数(UDF)编程接口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模型,对旋转条件下发动机凝聚相点火过程进行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地面旋转实验内弹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①点火药燃气颗粒因旋转做离心运动,大量粒子聚集在燃烧室头部上端,部分粒子附着在发动机壁面,且停留时间较长。②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从20%增加到40%,点火压力峰值降低3.93%,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会造成内弹道平衡压力升高,但点火压力峰会逐渐降低,且峰值出现时间发生延迟,转速达到15 000 r/min时点火压力峰消失。③转速增大,点火颗粒与推进剂传热增大,火焰传播期减小,但燃气填充期和点火延迟增大,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为20%时,转速为15 000 r/min较静止条件下点火延迟增加了23.76%。  相似文献   

9.
织女-3探空火箭飞行试验与地面试验的主发动机喉径不同。提出了用辨识仿真方法提供弹道计算所需的推力数据。利用唯一的一发有效地面实验数据,以系统辨识法确定发动机工作时推进剂的基础燃速、沿金属丝燃速、综合因子和喉径的变化规律;再确定喷管效率;最后用内弹道计算和性能计算方法确定飞行发动机的地面推力数据。飞行试验表明,计算弹道与飞行试验弹道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刘佩进  吕翔  何国强  田维平 《推进技术》2005,26(5):398-400,403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了燃气发生器喷嘴构形对补燃效率的影响。通过一次流、二次流流线和燃烧效率分析,提出了一次流切人点的概念。结果表明:按照良好的燃气切人点设计燃气发生器喷嘴,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而且可以获得对补燃室热结构有利的温度场分布,实现固冲发动机的结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1.
殷金其 《推进技术》1993,14(4):24-30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量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战术导弹射程、命中精度等方面的作用,针对隔板式能量管理技术,分别对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的代表性研究方案进行了评述,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钟莉  谭三五 《推进技术》1993,14(5):39-41,7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选用的固体火箭各级发动机壳体,药柱及整机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计算了火箭固有振动特性,为发动机冲击试验,今后的模态和振动试验提供了参考数据。这些数据是选择测试设备及量程,激励方式及位置,测点布置及试验夹具设计等测试技术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环形发动机装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春利 《推进技术》1996,17(2):66-70
根据某反坦克导弹动力装置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环形发动机装药,称为异型管状药柱。这种装药具有短时间工作提供大推力的特点,介绍了该药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方国尧  郭志勇 《推进技术》1989,10(5):35-40,74
本文以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某空-空导弹作为算例,研究了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问题.为此,建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量模型、质量模型和导弹与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优化理论,成功地完成了九个设计变量的优化问题.优化结果表明,导弹的起飞质量减轻23.3kg(约占总重的9%).  相似文献   

15.
李兆民 《推进技术》1989,10(6):25-28,71
本文论述了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爆炸问题,总结和分析了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产生爆炸的重要原因.实验表明:在选择端面燃烧装药的初始增面率时,采用木制假药柱和推进剂短药柱构成的装药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导致选出不合适的初始增面率,把它应用在相同尺寸的固体推进剂端面燃烧药柱中时,将会引起发动机产生爆炸.  相似文献   

16.
张德雄 《推进技术》1989,10(6):1-7,69
卅年来,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直是航天推进领域的支柱之一.由于它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现实性强等特点,在各种航天推进系统,特别是运载火箭助推器、空间发动机和分离、逃逸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述国外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应用背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交付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预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交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曲线及性能的一种预测技术。该技术采用“无因次时间”和“有效燃速”概念,并充分利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积累的统计信息,故能较准确地预测发动机内弹道曲线、性能参数及其偏差范围。飞行试验的遥测数据表明:由该技术所预测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药盒式可燃点火器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小昌 《推进技术》1997,18(6):72-74
可燃点火器常被用作中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器。阐述了可燃点火器的分类、特点和设计内容,并给出了可燃点火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刘建东 《推进技术》1990,11(5):35-38,69
本文根据发动机设计和试验中碰到的技术问题,简要论述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石墨喉衬温度场、应力场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钟涛  张为华  王中伟  青龙 《推进技术》2005,26(3):206-208
为了分析大长径比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性能散布的主要原因,引入特征间隙概念,分析了其性质,并验证其适用性,将其作为设计准则,分析了两台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认为大长径比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性能散布主要原因不是加工精度,而是点火装置性能散布,并用数值计算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