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述道德之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道德与提高管理者素质和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离婚纠纷中时常发生诸如“从道德上讲应不准离婚而法律上却应允离婚”的所谓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对此应如何认识?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谓冲突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在适用范围、价值取向上不完全相同的结果,属合理冲突。这种“冲突”是可以消融的。但“冲突”的彻底消融只有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法律自行消亡之后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道德"一词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便作为规范社会秩序与人自身行为的重要规则,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世界文化的交融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道德标准本身也存在冲突,使人们主观认知模糊。加上当前道德教育倾向于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理性反思,以及高校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关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困境"顺其自然产生。要突破其道德困境,亟需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形成合力:国家要加快文化整合视域下的道德制度建设,建立具有共识的规范性社会秩序;社会要倡导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健全规范网络拟态环境;学校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育,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道德实践的个体要重建德性伦理,自觉提升德性人格。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思想教育战线上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于更好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更有力地抵制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关系学校突破发展的基础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成长观、注重用传统道德文化引导学生道德品行养成、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涵养学生纯洁的道德情趣和高尚的思想品性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绵延数千年而依旧充满生机与活力,离不开历代知识分子的不断建构和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儒家道德哲学以道德为切入点,推崇仁爱、诚信、和为贵等思想,这种人本思维不仅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发挥作用,而且在当代也能够大放异彩,对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在当前的中国经济领域人们破旧立新,形势喜人的话,那么,在全社会的道德领域由于经济变革的冲击而出现的种种道德变化,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的忧虑。诸如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滋生,相互友爱减弱,利己主义膨胀;讲索取的多,讲奉献的少;好人落难,有人围观,无人相助;斤斤计较,金钱至上等等,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也要受到谴责或法律制裁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中却随处可见。面对道德的种种变化,感叹者有之,担心者有之,慌恐者有之,疾呼道德“滑波”,“失落”者有之。道德已成为人们普遍谈论并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标志。希望工程和道德工程是人的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每个经济活动参与都必须具备相应的道德素质,遵循一定的道德观范。在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逻辑关系;需要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价值认同,通过灌输引导、吸收内化、实践强化来实现价值认同;需要拓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途径,通过重塑个体行为、优化育人环境、加强社会实践、创建制度保障来拓宽学生践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对广大公民的基本道德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证明,在高校的教育中,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思想道德课、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志、性格、兴趣、能力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个性和品德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我校学生正处在14—21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人生道德情操的形成过程。作为他们的直接教育者——教师,其修养、意志、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道德水准,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已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应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劳动者,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培养掌握科学文化技术的建设人才。众所周知,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师的质量(力量);二是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三是必要的图书资料。显而易见,办好学校图书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问题。遗憾的是,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确有不少的同志忽视了这个问题,看不到学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进而,忽视了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切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德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政治素质的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航班超售违反民法诚信原则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陆续采用收益管理系统,这使得航班超售日益成为减少座位虚耗增加航空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做法,是否对旅客的权利构成侵害,尤其是否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呢?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法文为Bonne Foi,拉丁文为Bona Fide,英文为Good Faith。直译均为“善意”。而在德文表达为Treuund Glauben,直译为忠诚和相信。诚实信用原本只是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存在于民事习惯中,它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诚实不欺,恪守诺言,追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随着社会法律关系的发展,它从开初的民事习惯…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理论修养,理想信念如何,是否正确,是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逐步迈向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因此,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下一代,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然而。当今社会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高校应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在感恩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18.
六、诚信透明《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其中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政府信用在社会中具有示范效应。因此,建设诚信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加强行业监管文化建设,就是要倡导和实践诚信理念,在有序的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起点公平、公正的竞争,使民航经济活动在求得效…  相似文献   

19.
行政道德法律化作为伦理学和法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规避转型期中国行政道德失范的有效途径.文章试图构建示范性、强影响广的行政道德失范行为、边缘性行政道德、隐性行政道德、行政伦理监督四个层面的法律化以助于推行政道德法律化,规避转型期中国行政道德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任务。人才的质量是否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是衡量学校办学成效的基本标志,也是教育改革必须要遵循的方向。要提高敦育质量,首先要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校风建设,是创造这种环境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措施。校风是全校人员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办学思想、治学态度、管理水平、教学环境的综合反映。它对学生的成才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