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发展,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与转化治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以及转化治疗后手术时机的选择,提出将可切除型胰腺癌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低风险组患者推荐优先手术切除,高风险组与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直接手术R0切除率较低,行新辅助治疗后,可明显提高R0切除率。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应综合评估能否行转化治疗,部分转化有效患者可行根治性手术。然而,胰腺癌新辅助治疗与转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周期及术后辅助方案等问题目前尚无共识。相信伴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将在胰腺癌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疾病,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基于病理学分型,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又可细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临床上可观察到同一个肿瘤内部混合腺癌和鳞癌(腺鳞癌),或小细胞肺癌混合腺癌或鳞癌(混合型小细胞肺癌)。其中,腺鳞癌在临床上占非小细胞肺癌的 4%~10%。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案例报道,肺腺癌患者经过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肿瘤类型会从腺癌转变成鳞癌,并表现出耐药性。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 肝激酶 B1(Lkb1)缺失会促进小鼠肺腺癌向鳞癌转化,而腺鳞癌是转化过程的中间态。从细胞起源来看,Club 细胞和 AT2 (Alveolar Epithelial Type 2)来源的肺腺癌可以转化成鳞癌。从分子机制来看,肺腺癌向鳞癌转化的过程中,胞外基质重塑以及代谢重编程会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异常,使得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急剧上升并诱导 p63 上调,最终导致腺鳞癌转化并伴随肿瘤耐药。本综述将总结近年来肺腺鳞癌转化领域的进展并阐述其与耐药的关系,以期为深入理解临床肺癌的可塑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旗技术》2005,(2):11-11
妇女容易患胆囊结石,是因为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导致其中胆固醇浓度过高而形成结石。而橙子对减少胆结石的发生会起到明显作用。国为橙子中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从而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下降,两者聚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此外,橙皮中所含有的果胶也可以促进食物通过胃肠道,使胆固醇更快地随粪便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4.
王彦  秦龙  焦作义 《飞机设计》2021,2(1):64-69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世界上死亡率第三的恶性肿瘤,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欠佳。研究表明,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是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 T 细胞靶向肿瘤抗原可以促进 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找寻在肿瘤细胞高表达、在正常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的特异性抗原是提高 CAR-T 疗法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在胃癌中比较重要的 CAR-T 治疗靶点,目前已经开展临床研究的靶点主要有: NKG2D, EpCAM, CLDN, MSLN, FOLR1, HER2, MUC1 等,虽然这些靶点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远远不够,新的 CAR-T 治疗靶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手术同意书”法律性质的不同学说,各有特点利弊;它是手术治疗的前提,其实质是现代人权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反映,形式上是患者自决权的法律保障;它不仅表明了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更反映医患之间特殊的信任关系。对“手术同意书”中免责条款效力的判定,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素,并由专门机构进行。  相似文献   

6.
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企业内按一定的工艺过程在"劳动"的作用下形成产成品,最终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又回到运动的起点的过程.劳动是一个自然的、社会的和劳动者本身相结合的做功过程,因此产品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产品本身是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所做功的能量的凝结,交换过程是过去能量的释放,同时又从主体之外吸收能量的过程.财务会计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以其特有的方法,运用货币计量手段,按"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观念,对企业内能量的转化过程进行连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会阵雷达方向图综合的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方向图综合规划模型。该模型基于可信性理论,综合考虑天线单元分布的随机性以及激励状态的不确定性,将参与方向图综合时激励打开的天线数目看做一个梯形模糊变量,用以描述综合时的复杂不确定环境。随后,将规划模型转化为清晰等价形式,再结合遗传算法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法则设计了一种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用于求解该模型。以一维任意非均匀线阵为例,对主瓣宽度和最大副瓣电平进行了优化。仿真表明:优化后结果的可信性高于置信水平,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崔国辉  胡海 《飞机设计》2020,1(1):79-85
转化医学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发展,改变了医学模式。其目的是将医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快速有效的转化为用于临床的技术和药物,为医学知识服务临床铺平道路。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并用于肺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疗效监测。本文将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在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和手术切除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 :448例中 ,子宫内膜腺癌 5 1例 ( 11 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2 0例 ( 4 8% )、子宫内膜增殖症 43例 ( 9 6% )、子宫内膜萎缩 10 6例 ( 2 3 4% )、子宫内膜增殖期 15 5例 ( 3 4 6% )、子宫内膜分泌期 43例 ( 9 6% )、子宫内膜炎症 2 9例( 6 5 % )、子宫内膜息肉 1例 ( 0 2 % )。结论 :绝经后出血 ,应先除外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如无肿瘤 ,则可考虑由内分泌紊乱所致增殖、萎缩、炎症及其他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铝合金产品化学转化膜表面在进行高温涂料聚氟乙烯(PVF)涂装时,出现流挂、露底现象,以及涂装后在仓储过程中,漆膜出现气泡、开裂现象;或在温度、潮湿交变试验后出现起泡、起白粉现象,结合涂料的成膜过程和铝合金化学转化膜高温脱水的机理,进行了试验和研究,确定了化学转化膜在涂装前未进行烘烤脱去分子结合水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工艺优化的方案,并对其它类似性质材料的涂装,提出了提高产品漆膜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孔圆  黄晓军 《飞机设计》2020,1(1):21-25
造血功能不良是骨髓衰竭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但是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科学问题。 生理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受到骨髓微环境的严格调控。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研究造血调控的理想模型。移植后造血重建不良是研究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良好疾病模型。总之,积极探索造血调控的新机制,对于建立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新型干预策略具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病理性心脏重塑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在病理性心脏重塑中心脏代谢的改变。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时心脏代谢紊乱,心肌从脂肪酸为主的代谢特征转变为葡萄糖为主的代谢特征,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本文综述了病理性心脏重塑中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不同底物代谢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基于病理性重塑的代谢改变分析潜在干预靶点,从代谢调节的角度为药物研发提供新路径和理论依据,以改善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在国际上广受学者关注,较为密集的发表了多篇高质量临床指南和研究。该疾病目前发病率逐年增加,病因和机制复杂,临床病程多变,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未来仍有诸多问题有待攻克,基础与临床研究空间大。本文就近年来针对慢性胰腺炎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做一回顾,以期为国内胰腺炎研究领域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铁  徐文东 《飞机设计》2020,1(1):86-89
肢体瘫痪是人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仅脑卒中等造成的偏瘫在我国就达两千余万患者,长期“无医可治”。中国原创的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将瘫痪上肢神经换接到同侧健康大脑,不仅偏瘫肢体功能显著恢复,更进一步更新发展了传统脑科学理论。然而对于脊髓损伤后肢体瘫痪或严重肢体残缺患者来说仅依靠医学方法尚不能有效治疗。近年来,围绕传统脑电技术发展而来的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衍生出的交叉学科逐渐兴起,拥有能够解决医学遗留难题的潜能,在国内外掀起一番热潮。作为国家战略需求,研究者应当抓住机会,加大力度支持跨领域、多学科融合,共同研发肢体功能重建新方案,实现新兴科技与中国原创技术融合的再次突破。  相似文献   

15.
王红梅 《飞机设计》2020,1(1):35-42
早期胚胎发育关乎生命健康本源。解析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可从源头提升人口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受限于技术和伦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全面解析。近年来,随着哺乳动物胚胎体外培养和“类胚胎”等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解开自身早期胚胎发育之谜的最好时代,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伦理挑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以啮齿类和灵长类为主的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人类胚胎研究相关的伦理争议,展望了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的发展方向,希冀为人类认知早期胚胎发育事件和出生缺陷及多种发育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吴舒  杜军保 《飞机设计》2020,1(1):61-65
川崎病多发病于 5岁以下的儿童,静脉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罹患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明显增高,而早期识别IVIG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并予以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本综述结合文献,对IVIG无反应川崎病的预测单项指标及预测模型进行总结,为川崎病患儿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医学超声技术正逐渐从传统的基于波动效应的组织器官结构成像,以及基于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的病变组织毁损等治疗方式,逐步向多功能诊疗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超声力学效应 (即声辐射力),作为其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之一,越来越受到科研和医疗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受益于对超声力学效应理论和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多种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诊疗新技术,如能够对组织力学参数进行定量测量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能够对脑部等神经细胞的活动抑制状态进行无创调节的超声神经调控技术,极大地拓展了超声在医学临床领域的应用,为肝硬化、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以及脑疾病治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工具。本文将对这些基于超声力学效应的医学超声新技术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介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娟娟  王奇  孙辉 《飞机设计》2020,1(1):66-72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物菌库,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改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和代谢系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宿主的遗传、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用药、激素水平、生活环境、地域、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肠道稳态。饮食和生活习惯不仅会在短期内塑造肠道菌群,长期来看也是调整和干预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方式。有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差异始于宿主基因,但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宿主基因型仅可解释个体间微生物差异的1.9%, 而生活在同一地域环境中、饮食和生活习惯相近的人,其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更加相似[1]。一项中国人群的研究中也证实了地域是决定肠道菌群特征的决定性因素[2]。这一方面提示我们在进行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临床干预性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宿主生活的地域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进行地域特异性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丰富,民族众多,但目前我国的肠道微生物研究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在西北地区却相当缺乏。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高原地带,高海拔,低氧压,昼夜温差大,造就了独特的生活环境、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当地生活着包括藏、回、东乡、裕固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人群,因此进行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群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对探究特定地域环境和饮食生活条件下人群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寻找新的疾病治疗菌株,为地域性高发病和疑难杂症等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基于肠道微生物的参考[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