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襟翼作动器维修与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端,采用液压加载来模拟飞机襟翼作动器的负载,由PLC控制液压加载并伺服驱动机构,实现了襟翼作动器负载模拟和性能测试。基于Win CC组态软件,开发了测试系统上位监控软件。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襟翼作动器维修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2.
黄勇 《航空学报》2020,41(4):223213-223213
为了研究民用飞机减速板打开引起的襟翼载荷增量,验证襟翼中小偏度下的严重操纵载荷准确性,避免成本高昂的特殊构型试验件研制和减少机上管线敷设空间限制等问题,针对某具体型号襟翼运动机构,建立了基于光纤传感的操纵载荷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校准方法,完成襟翼作动器操纵载荷和翼面总载荷的直接验证与确认。试飞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光纤传感的襟翼操纵载荷识别及测试技术在某型号减速板打开后襟翼操纵载荷试飞中的研究应用,为襟翼操纵载荷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高精度、低成本试飞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智能旋翼主动控制技术是直升机旋翼减振的前沿技术,准确预测与分析后缘襟翼压电作动机构的动特性是智能旋翼结构设计和调频优化的基础。针对后缘襟翼压电作动机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发展计及机电耦合和刚柔耦合系统的动特性计算方法并进行动特性分析,分析研究中考虑了压电作动器、离心力片、驱动连杆和后缘襟翼等组合的复杂系统;针对作动机构动特性影响因素如离心力片厚度、小翼力臂长度、机电耦合效应等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为后续智能旋翼调频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飞机的起飞、降落、巡航飞行中,襟翼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全机有多块内、外襟翼,当分别绕各自不同的转轴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圆锥运动.为实现所有的内、外襟翼同步运动,需对每块襟翼上的不同作动器进行精心设计、布局,及对作动器运动参数进行计算.这既非常关键,又相当复杂,一直是设计中的难题.介绍了现代客机襟翼作动器运动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螺旋机构的旋转作动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出一种翼面驱动用旋转作动器。利用逆滚动螺旋机构将油缸的直线运动直接转换为旋转运动。研究表明,这种新作动器与现有作动器比较,具有输出力矩大,直径小,重量轻,标准化通用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张柁  宋鹏飞  尹伟  杜星  任鹏 《航空学报》2022,(6):506-518
某工程襟缝翼运动机构疲劳试验采用大后退量、三段式(前襟、主襟、后襟)富勒襟翼结构,翼面运动为平动和转动的空间复合运动形式,具有多段重叠面积大、偏转速率变化大、剖面轨迹差异大等特点,使翼面运动过程中始终垂直于翼面的交变载荷同步精准施加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首次研发了一套空间复杂运动增升结构随动加载系统,包括翼面偏转、随动机构及协调加载等多套控制系统,涉及角度、位移、载荷、速度等多个控制参量,通过多系统多参量耦合同步控制技术,实现了翼面偏转自主控制及翼面交变载荷精准施加,保证了翼面加载点作动筒方向、载荷、翼面偏转角度实时协调同步,确保了翼面偏转全过程随动加载。测试结果显示:翼面运动过程载荷动态误差小于3%,此随动加载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襟翼电气操纵系统的通电故障,叙述了襟翼电气操纵系统功能、故障分析及线路改进过程。通过对机上线路的插头进行分解,进行导通和绝缘检测,排除了机上线路故障;通过对设计线路进行分析,发现在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的交联线路存在回流现象,致使在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通电检查时,襟翼系统不供电的情况下,电流从起落架信号断路器经过起落架信号盒,到襟翼系统的襟翼控制盒、襟翼电磁阀形成回路,导致襟翼在不给电的情况下被放下,设计原理存在严重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案。和设计协商确认后,对襟翼电气操纵系统的原理、馈电图做了相应更改,对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试验证明:在线路改进后,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功能完好,而且故障得以排除,消除了重大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8.
襟翼缝道对多段翼型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具有襟翼不同缝道构形的多段翼型进行了翼面边界层、表面压力、尾迹速度的测量,同时作了翼面流谱观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襟翼缝道的不同构形对多段翼型的流动特性、增升效果和升阻特性有着强烈的影响,该研究中具有最佳优化缝道的多段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可达3.360,它为普通缝道多段翼型对应迎角下升力系数的115%。  相似文献   

9.
自动倾斜器的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直升机的操纵问题。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旋翼设计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倾斜器未来将不再是唯一的直升机旋翼操纵系统。一种构建在传统伺服襟翼技术基础上的电伺服襟翼系统,将有可能用简单的电缆取代自动倾斜器复杂的机械杆系;用高效轻便的电作动器取代笨重的机械作动器,给直升机操纵系统带来革命性的进步。这就是21世纪初开始登上直升机新技术发展舞台的电控旋翼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具有三点式布局作动器构型的单旋翼带尾桨的样例直升机,采用倾斜器故障重构控制方法,对各主桨作动器在不同故障模式下的故障重构控制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倾斜器故障重构控制策略可明显改善主桨作动器故障后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作动器故障的重构控制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某型飞机升降副翼作动器故障主要表现为飞控系统自检不通过和四通道报故,在更换了升降副翼作动器后故障排除。为此对该故障件进行分析,逐一排查故障点,最终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根据此故障提出了改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伺服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BIT测试方法,分析了影响伺服作动系统BIT故障的原因,并对伺服作动器建立故障树,着重分析影响伺服作动器故障的因素并进行仿真,提出了伺服作动系统BIT设计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型飞机前缘缝翼操纵系统,提出了三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模态形式,即系统作动器卡住失效模态、作动器内部断开失效模态和作动器断裂失效模态。重点探讨了在缝翼操纵系统故障模态下,系统故障对结构强度影响的分析方法,从而为后续型号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某型飞机采用的是后退旋转式襟翼,襟翼及襟翼的安装见图1。襟翼的运动是由作动筒推(拉)襟翼(4)来实现的,在作动筒的作用下(推),襟翼上的滑板沿机翼滑轨运动,襟翼后退,机翼滑轨的末端有一轴销(3),轴销上装了二个青铜滑块(1),这二个滑块装在襟翼滑轨(2)槽中,襟翼滑轨槽内粘有不锈钢“E”形件,当作动筒继续推襟翼时,襟翼滑轨沿滑块运动,使襟翼偏转。滑块在飞机使用中经若干次与不锈钢“E”形件摩擦,损耗较大,飞机大修时基本上都要拆下换新。换下的滑块便成了废物,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了  相似文献   

15.
某型教练机液压系统为双液压系统,平尾操纵、方向舵操纵和副翼操纵的作动器为第1、2液压系统交联部位,可能造成液压油互串,如果串油量过大,可能造成某一系统失效,危及安全.本文从一起串油故障入手,回顾了故障分析、判断和排除的过程,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无人机的传感器、作动器等均可能出现故障。文章针对常规布局无人机的作动器故障,提出了 1种反步法和控制分配相结合的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无人机数学模型,并对作动器故障进行分类和建模;然后,根据模型设计反步最优控制器和基于控制分配的容错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设计的容错控制方法能够实现作动器故障下的姿态快速稳定控制,且稳定性好,基本无侧滑角,各操纵面均在约束范围内,达到容错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用雷诺平均N-S方程模拟方法对翼型上下表面局部增加喷流和吹气的增升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内容包括改变喷流压比,喷流角度,舵面状态和吹气位置,以此研究吹气襟翼和喷气襟翼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喷气增升主要通过上下翼面压力分布实现的.在一定范围内升力随喷流的压力比升高而升高;上翼面吹气可以推迟上翼面分离且吹气位置前移推迟分离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架飞机空中飞控系统自检测报左内侧升降副翼伺服作动器故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故障原因,通过制定预防措施,降低伺服作动器故障率,提高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B737—700/800飞机外侧襟翼传动机构部件断裂的故障,详细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排故方法和维护方法,有利于提高该机型相应部件的维护水平,减少同类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后缘襟翼不一致”是指襟翼控制手柄的位置和襟翼的实际伸出位置不一致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襟翼控制手柄同时作动后缘襟翼和前缘缝翼,襟翼控制手柄卡槽有7个卡位即:UP、1、5、15、20、25、30。在控制手柄移到某个卡位时,与其对应的大翼上的后缘襟翼则移动到同样的角度。波音767飞机的后缘襟翼可通过液压马达和电马达分别操作;襟翼位置指示器上的两个小针分别显示左/右大翼襟翼的实际位置;波音767飞机襟翼/缝翼操纵的核心设备是襟翼/缝翼电子组件(FSEU),它担负控制襟翼/缝翼关断活门并且同时提供故障保护和备用操作等责任;当后缘襟翼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