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20年的时间实现我国民航从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是中国民航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民航事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新的历史高点上的新起点。决策明确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分别提出“六大”战略任务和“两步走”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2.
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是我国既定的国家战略。本文结合民航界最近的一些动向,就“什么是民航强国?”“中国离民航强国还有多远?”和“中国如何实现民航强国?”等三个问题阐述作者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单一的民航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发展的关键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国产运行控制系统建设是智慧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或主导研制国际标准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形式。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战略指导者,政府在产品和标准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如何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创新思路,提高党建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是我国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命题。在党中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目标以及民航局党组提出“民航强国,文化先行”的宏观背景下,我校将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高校党建植入大学特色文化建设中,努力以微观个案实践积极探索高校党建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航空发展史上,前苏联一直处于世界强国之列。随着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近年来发展的剧变化,俄罗斯航空业陷入每况愈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年初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长李家祥同志作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2月11日,民航局公布《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李局长讲话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为我们勾画了未来20年民航发展的奋斗目标,意义深远,催人奋进。建设民航强国是系统工程,需要统一全行业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7.
綦琦 《大飞机》2023,(1):23-25
<正>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提出,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明确该机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提出了民航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民航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产业的定位更加清晰,其在交通强国建设和全国现代化蓝图中的“开路先锋”作用更加凸现。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对南航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的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南航既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内在要求,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笔者之见,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南航需要用宽广的世界眼光从全局和战略上积极谋划和推进自身的发展。“十一五”时期内外部环境分析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我国经济也已进入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期。“十一五”时期,国家在消费市场、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区域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新政策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促进航空业…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民航强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民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机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亟待强化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本世纪头二十年,也是民航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此民航总局制定了人才强业战略。这是呼应民航强国目标,破解制约瓶颈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2月,民航局党组提出《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民航强国的建设需要统一和集中全行业认识和智慧,就不能不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可以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对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做出的估计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确定经济体制的大问题。不管是苏联走过的曲折道路,还是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强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创新中国民航现代人才新机制指明了方向。民航是高投入、高风险和技术密集且国际性强的行业,人才是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民航全行业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民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航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创业型科技人才、高素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能否顺应民航战略机遇期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提起二战中的航空强国,人们总能想到美英德日以及苏联等国,在这些著名国家的工业光环背后,有些小国也曾研制过比较成功的作战飞机。罗马尼亚的 IAR.80就是个例子。这种战斗机不仅在性能上一度位居世界前茅,成为罗马尼亚空军的中坚,二战中曾与美英苏德等国战机交手,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相似文献   

15.
<正>机场是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窗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其地位作用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决定了对其形象的高品质属性。2018年,民航局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了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的战略任务。四型机场建设符合全球机场发展的大趋势,为解决机场行业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2019年11月5日,在全国民航机场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围绕实施民航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6.
1.中国民航提出民航强国奋斗目标China puts forward civil aviation power objectives2010年2月11日,民航局公布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中国民航将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民航局出台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到2030年,我国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顺畅,以及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全面建成作为民航空管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将整合空管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成可靠高效的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作为空管发展战略任务之一。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在今年的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议上要求,空管系统要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利益与服务人民利益的统一、代表人民利益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统一、代表人民利益与代表先进文化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转型期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创新,也是保持自身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中国民航确立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2020年,民航强国逐步形成;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而实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本文重点论述在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民航科研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用航空》2013,(1):15-17
1.《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Promoting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issued 2012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促进民航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指导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是民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进一步确立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