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Inmarsat D 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双向短信息通信服务。基于Inmarsat D 相关技术,研究了基于Inmarsat D 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相关实现技术的可行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必将对车辆调度管理的高效性、车辆运行状态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以及车辆交通意外责任判定的公正性等,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零件热处理工艺数据库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OXBASE+关系数据库建立了零件热处理工艺数据库,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
金属水反应水冲压发动机系统性能估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金属/水反应燃料是推进水下超高速航行器的最佳途径,分析了单次注水和二次注水的铝/水反应燃料水冲压发动机系统,得出了燃料质量配比、燃烧室温度、燃烧室压强、系统有效推力、效率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指出了二次注水系统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一种二次注水系统的实施方案。分析结论与实际系统性能指标相吻合,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可以为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构建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稳态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波  周强  程礼  王掩刚 《推进技术》2005,26(6):556-559
研究模拟不同飞行条件下滑油系统稳态工作对滑油系统的设计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部附件特性,提出了依据8个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用向量计算和插值算法取代迭代算法来构建滑油系统稳态模型的方法,并对发动机在海平面、最大工作状态条件下的滑油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与设计数据吻合较好,误差在5%以内,表明所建立的稳态模型是有效的。滑油在各轴承腔和齿轮箱中的流量分配随空气压力变化,计算误差主要来自轴承腔和齿轮箱压力分布假设,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必须建立航空发动机内部空气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5.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介绍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及其余度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光传飞控系统的特点,从余度系统的结构,余度系统的可靠性,余度数目及余度系统的监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光传飞控系统的余度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光传飞控系统余度技术的软硬件总体结构。初步研究表明,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具有普通电传飞控系统无可比拟的优点,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研究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余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Borland C Builder环境中有关报表的一些特殊和常用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利用自定义方法进行预览屏幕的生成、动态生成报表控件以灵活地适应最终的报表、在生成报表时控制不同来源的数据等,并对报表的导出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将数据导出到文本、HTML文档以及Word文档的一般性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类推到其它类型的文档中。文中除了给出有关这些方法的简单讨论,还给出了用于说明问题的相关代码实例。  相似文献   

7.
专用多层钢板隔振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洪源  闫辉  李瑰贤 《推进技术》2005,26(6):531-534
以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隔振的具体需求,对多层钢板隔振器的结构形式及基本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研究了影响多层钢板隔振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多层钢板隔振器具有良好的迟滞阻尼性能,隔振器的刚度和能耗系数都随形变的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隔振器的性能受预压缩量和钢板层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多层钢板隔振器在航空发动机管路支承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钊 《民航科技》2006,(5):47-48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建成的民航KU卫星通信网系统构成,通过对KU波段卫星网和C波段卫星网的比较,阐明了KU卫星通信网的优势和特点,并对未来KU波段卫星网在民航的应用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ADSL技术作为实现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技术上已趋成熟,并在国内大多数机场得到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ADSL技术,然后阐述ADSL网络现状和发展情况,指出目前该网络拥塞状况,着重提出了几种网络优化方案,并对这几种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最后简单探讨新建ADSL网络和介绍了ADSL技术的新发展ADSL2和ADSL2+。  相似文献   

10.
微机电系统的国防应用及制造技术发展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电系统技术是国示上8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高技术,现在和潜在应用说明它将对国防武器装备产生重大影响,微机机械制造技术和封装,组装,测试技术是微机电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目前,许多工业发展发达国家已将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列为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集中对国防应用有重要意义的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一些通用的射线检测方法,并通过对胶片射线照相技术、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康普顿背散射成像技术等射线检测技术的系统介绍,展望了未来复合材料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深空测控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满足21世纪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的需要,参考国外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的先进技术,归纳和总结了未来相关技术发展的7个趋势,为我国深空测控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技术的可视制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并行工程的并发特性,讨论了相应的虚拟制造技术应采用的制模技术,探讨了图形制模分析技术——Petrinet图用于并发系统制模,以构筑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环境的应用原理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研究Internet网络新技术实质入手,针对目前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监控显示系统设计,就其网络应用现状,提出了将Internet的信息共享、信息发布和查询浏览等技术应用于监控显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并对Web模式的监控显示网络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提出了实际应用的技术原则。本文最后还结合开发实际,论述了Internet模式Web数据库的实时查询技术及在监控显示系统上的应用。文章所提出的技术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各类的实时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机载视频技术的特点及在试飞领域中应用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机载视频系统的组成和各子系统的功能,同时对我国机载视频系统发展经过的三个阶段的基本系统构成做了论述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视频画面定量分析处理子系统从理论上做了论证,阐明了定量分析处理的数学原理并给出了系统组成的基本模型。随后根据机载频技术在我国试飞领域中目前使用的实践体会提出了该技术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技术关键,并指出了机载视  相似文献   

16.
应用独立分量分析提取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海峰  胡小平  吴建军 《推进技术》2004,25(6):481-483,490
以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故障诊断中故障特征提取难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小波消噪技术和独立分量分析获取高品质源信号,并利用源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思路,对发动机热试车压强信号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诊断信号的质量,有效地提取了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17.
首先给出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的任务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及对精度的影响关系,综述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方法,最后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航行系统技术在空中交通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七十年代开始,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行系统(FANS)委员会就提出了基于星基技术的未来航行系统概念,并于1991年通过了未来航行系统方案。目前,许多国家与组织正在进行着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部分技术已经投入到实际运行当中。中国民航总局也于1995年发布了《中国民航新航行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实施技术政策》等一些相关政策,提出在20-30年内建成既满足我国民航需要、又符合国际标准的新一代航行系统,促进新航行系统的应用,使中国民航的飞行保障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球CNS/ATM系统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9.
郭强 《民航科技》2004,(2):47-48
目前,国内机场航站楼新建/扩建的行李处理系统(BHS)中,广泛采用了窗口技术,但对窗口技术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本文作者总结了西安机场行李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经验,介绍窗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采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曲东才  宋保安 《飞机设计》1994,(3):45-48,72
近年来在飞机设计方法上出现了新技术-ACT技术,从而引发了传统飞机设计方法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围绕这一主题,本文简要论述了ACT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之后,以ACT技术的应用作了论述,包括国内,国外,对ACT技术的研究及其重要的技术基础FBW系统的应用概况以及在飞机设计时采用ACT技术后带来的许多收益;最后,针对我国航空工业现况,提出了应抓住机遇,选准机型,加速飞控系统的安装,加快ACT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