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60年 2月和 1 961年 9月 ,中国最早的民用空间技术研究机构——上海机电设计院 ,先后发射成功我国第 1枚液体探空火箭 T-7M及其扩展型 T-7,下一步的任务是在提高探空火箭的性能和飞行高度的同时 ,研制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于 1 958年 ,受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双重领导 ,它的任务就是研制人造卫星及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后来 ,鉴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 ,技术水平较低 ,研制发射卫星的基本条件不具备 ,1 959年起 ,设计院的任务就由研制卫星转为研制探空火箭。1 963年 1月 ,国务院调整从事研究发展导弹和火箭任务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2):4-5
我国航天项目首次商购火箭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举行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卫星工程运载火箭研制合同签字仪式。依据合同,中国科学院将为其抓总研制的相关卫星项目向集团公司批量采购三发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总承包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火箭研制单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4-5
长二丁火箭一箭送双星2011年11月20日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同时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1次发射。创新一号03星是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试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负责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4.
实践-5(SJ-5)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它是一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等。SJ-5卫星是与风云-1(FY-1)气象卫星一起由长征-4B运载火箭发射的。1 回顾SJ-5卫星从1996年8月开始正式研制,1999年3月通过出厂评审。在该星的研制任务单位选择上,首次采用招标方式,最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标,承担SJ-5卫星的研制任务。SJ-5卫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用户(中国科学院)的要求,同时由于是搭载发射,所以还面临着多种约束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正2月1日15点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又迈出坚实一步。这颗卫星采用地球中圆轨道,是我国发射的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共同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第13次发射,是远征一号上面级的第3次飞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6月25日19时50分,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所属有关单位共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乘坐”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起飞,踏上了漫漫的太空之旅。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完全依靠国内的力量,自力更生研制的。卫星设计工作寿命3年,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CDAS站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正>长征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十九号卫星3月15日,试验十九号卫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十九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8.
大家从各种新闻媒体传播的消息中已经知道,在全国人民热烈庆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欢呼声中,我国航天战线连传捷报:2003年10月2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举成功地把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9.
人造地球卫星,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研制和发射.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运载火箭的可能,1965年8月,中央专委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确定:我国发展人造卫星的工作,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方针;并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测控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负责。卫星发射场由国防科委试验基地负责建设。这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即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两家私营集团公司(Trangifiled集团公司和澳大利亚运载火箭集团公司)决定合作成立澳大利亚卫星发射服务公司(ASLSC),将研制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提供发射小型卫星的运载工具。研制的火箭称为小型澳大利亚运载火箭(ALV)。这家澳大利亚新联合公司将同国外公司合作,特别是与欧洲和美国的合作,现已获得澳大利亚空间局(ASO)的支持。小型运载火箭是专为发射重达1200公斤、在200~1000公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25日,辽阔旷远的西北大漠又一次因中国航天而欢腾。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而起,将遥感卫星十六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几经挫折的遥感卫星十六号、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终于圆满完成了发射任务。遥感卫星十六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9日12点21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一箭三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负责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1次飞行。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由中科院抓总研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  相似文献   

13.
<正>9月4日8点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创新一号04星。火箭还搭载发射了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两颗卫星先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创新一号04星是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实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灵巧通信试验卫星由清华大  相似文献   

14.
国泰 《国际太空》2006,(9):30-30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2006年7月28日与各系统研制单位签订了研制建设合同。中心主任胡浩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签订了运载火箭和卫星研制合同,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院士签订了地面应用系统合同。据了解,这些研制单位在正式合同签订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1981年至1990年印度的空间经费为80亿卢比,其今后十年空间计划的重点是,依靠本国的技术力量研制可发射重型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的运载火箭,即研制具有多种运载能力的极轨道运载火箭。在1981年至1990年期间,印度将要发射23颗卫星,其中包括3颗450-600公斤的重型卫星。从1981年起,印度每年都要发射两枚SLV-3运载火箭,其载荷都是技术卫星和科学卫星。印度将要研制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引言200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经过10年的艰苦研制,研制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大量技术难关,完成了方案、初样和试样阶段的各项设计和试验工作,于2016年11月3日首飞并取得圆满成功,将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蓝图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7.
7月15日17点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实践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739秒后星箭分离,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一号05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  相似文献   

18.
国内动态     
<正>长四丙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号A、B卫星2022年12月12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试验二十号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二十号A、B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长四丙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执行一箭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t。  相似文献   

19.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1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曾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今年是中国发射首颗卫星45周年,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王老,请他讲述了当年的一些难忘经历,以此激励后人。  相似文献   

20.
9月8日是农历中秋佳节,当天11点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二号卫星。遥感卫星二十一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