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斗机气动布局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斗机气动布局的类别,没有统一标准,分类众多。本文在归纳战斗机气动布局划分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可将战斗机气动布局划分成5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从战斗机发展的态势可看出,对隐身、高机动性、短距起降和超声速飞行等都有所要求,只不过程度和侧重点略有不同罢了。由于这些要求落实到飞机布局设计上都会产生一些冲突,因此过去原有的一些布局将不大适用,必须进行布局设计革新。从国外近期对布局研究来看,布局革新...  相似文献   

3.
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稳定性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丰学  梁贞桧 《飞行力学》2002,20(2):55-57,61
对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的纵,横向稳定性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结合具体战斗机布局,给出了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纵,横向稳定性的一般特征,对前缘襟翼下偏,翼刀,平尾下反和机身截面修形等几种气动布局改进措施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气动布局改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的稳定性,其中,前缘襟翼下偏既能完全克服俯仰力矩曲线非线性上翘问题,又能较好地解决横侧向稳定性丧失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战斗机的RCS,减小飞行阻力,改善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及降低成本,无尾战斗机将成为未来战斗机的一种选择.文中介绍了无尾战斗机的气动布局,探讨无尾战斗机的稳定与控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战斗机翼型使用和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翼是实现战斗机飞行性能最主要的部件,翼型是组成机翼的基本元素.要发展跨代优势的战斗机,在其所用翼型设计上需要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回顾第一代到第四代战斗机气动布局特点基础上,总结了每一代战斗机气动布局所用机翼翼型的设计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从战斗机跨代发展来看,其所用翼型设计从起初仅注重单一飞行性能点需求逐渐发展到兼顾考虑多目标多学科的设计需求.新一代战斗机将具备宽频隐身、大航程、高机动等能力需求,本文提出超扁平无尾气动布局是最可能采用的气动布局形式.对于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亟需发展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新一代翼型.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新一代翼型的设计需求,未来翼型将更加注重气动、隐身、控制、结构、智能材料和变体技术等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设计优化,保证战斗机具备更优越的飞行品质和作战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宁 《飞机工程》2003,(3):1-4,11
通过对战斗机座舱显控布局发展历程的描述,分析新一代座舱布局的显著特点,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欧洲战略防御计划--未来空战系统(FCAS)是由法、德、西班牙等国家主导的下一代空战体系,项目主要包含对下一代欧洲战斗机发动机(NEFE)、下一代战斗机(NGF)和下一代武器系统(NGWS)等的研制工作。赛峰集团和MTU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欧洲下一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下一代战斗机将于2040年投入使用,以替代当前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这一协议是FCAS项目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12,(1):6-6
2010年9月.波音公司推出了采用有人/无人可选驾驶模式、常规机翼和无尾布局的下一代战斗机方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认为.这种方案虽然实现了无人驾驶.并且外形和航程均有所改善.但战斗机性能并没有本质的提升、依然是四代机水平。他们认为.下一代战斗机应该包括更快的速度、更远的航程以及结构自修复技术和多光谱隐身技术等.这些必须依靠更为先进的推进技术、材料、发电机和武器,而这些技术目前依然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12,(2):4-4
F-35战斗机长期被标榜为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的后继机型,但是由于项目进度不断延迟.目前常规布局的F-35只能更多地用于常规攻击任务,电子干扰目前不再是该隐身战斗机的优先任务。预计携带下一代电子干扰(NGJ)系统的载机平台先是常规的无人机.之后会采用隐身无人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对下一代攻击战斗机交替使用的设计影响。包括了“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是三军通用的可行方法吗?”或者“携带大宗装备时,航程缩短了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下一代先进战斗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然后,对航程,性能,有效载重,技术以及可以实现三军通用目的的取舍探讨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对由美国空军所赞助的,由兰德公司所做的下一代攻击机的一些研究进行了总结。这项研究的结论是采用近期发动机与目前通用先进技术的单座,单发战斗机,与现役飞机相比,在航程,有效载重和信号特征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并且满足了空军,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基本要求。而且看来,用一个高通用性的双向模块结构法来很好地满足。  相似文献   

11.
徐德康 《国际航空》2001,(11):25-28
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欧洲主要军用飞机生产商都强烈地表示要共同研制欧洲自己的下一代战斗机,但是英国已被拉入美国的战车,并且它对欧洲其他国家进行隐身技术的封锁一直是欧洲研制下一代战斗机最大的障碍已在隐身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法国和德国可能会摆脱英国,担当欧洲下一代战斗机发展的领头羊现在欧洲又在蕴酿共同研制一种下一代战斗机了,但如何保护各国的核心技术和技术产权成为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对下一代攻击战斗机交替使用的设计影响,包括了“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是三军通用的可行方法吗?”或者“携带大宗装备时,航程缩短了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下一代先进战斗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方案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然后,对航程、性能、有效载重、技术以及可以实现三军通用目的的取舍探讨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对由美国空军所赞助的、由兰德公司所做的下一代攻击机的一些研究了总结。这项研究的结论是采用近期发动机与目前通用先进技术的单座、单发战斗机,与现役飞机相比,在航程、有效载重和信号特征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并且满足了空军、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基本要求。而且看来,三军关键性要求可以通过海军陆战队与海军所使用的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机,用一个高通用性的双向模块结构法来很好地满足。  相似文献   

13.
邱菊 《飞机设计》2005,(4):7-10
简要介绍了三翼面布局的飞机以及直接力控制的基本原理,某三翼面战斗机气动计算证实了直接力控制的可行性,最后总结了三翼面布局。  相似文献   

14.
邱菊 《成飞科技》2005,(4):39-42
简要介绍了三翼面布局的飞机以及直接力控制的基本原理,通过简要给出的计算实例,对三翼面战斗机气动计算和分析说明了直接力控制的可行性,并介绍了三翼面飞机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郭展智  陈颖闻  麻连凤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5-523485
针对鸭翼对鸭式布局战斗机整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与分析。首先,分析了鸭翼的散射机理,然后运用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MLFMM)进行特定模型的整机外形RCS计算,通过鸭式布局和常规布局的RCS对比,分析了鸭翼散射对整机RCS的影响,包括鸭翼偏转状态下对整机的影响。然后,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鸭翼边缘散射和对缝散射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抑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对鸭翼散射进行抑制或消除之后,鸭式布局完全可以应用于高隐身飞机的布局设计,其隐身性能与常规布局相当。最后,总结得出鸭翼隐身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飞机进气道阻力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种战斗机两侧进气布局为例,探讨了在风洞试验中,同时测量附加阻力和罩阻力的可能性。研制了新型天平,解决了干扰密封问题,得到了合理的实验结果,为进气道唇口的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某背景机平台上进行的八种机翼布局方案在FL-1风洞中的高速试验研究,分析了机翼不同平面形状及参数变化的试验结果,可以作为新一代战斗机机翼气动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聪 《航空学报》2021,42(8):525826-525826
制空权是当代战争一切空中行动的前提条件,而承担空中优势重任的战斗机的研发工作长期以来为各军事大国所重视。数十年来,美军在空战理论、战斗机研发和空战实践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已率先完成由能量机动制胜向信息机动制胜的空战能力转变。随着自主、人工智能、无人、通信、计算等技术的快速进步,美军正在塑造以下一代战斗机为核心,以复杂空战系统为基本空战单元的新空战形态,认知机动制胜将是未来空中对抗的制胜机理。本文将系统梳理空战制胜机理的演变历程,结合当前技术发展与布局,研判未来战斗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PAKFA项目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24日,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公司(NPOSaturn)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张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未来战术航空飞机系统"(俄语缩写PAK FA)项目原型机T-50的想象图(如图1所示)。这是俄罗斯官方首次对外透露其下一代隐身战斗机T-50可能的气动布局。许多西方军事观察家都认为这张"想象图"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了某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作战飞机与典型的常规布局战斗机F16在亚、跨、超声速范围的气动特性,相对而言,飞翼布局飞机具有较大的升阻比和较低的翼载荷.计算并分析了该飞翼布局作战飞机与F16在垂直机动面内的平飞加速性能和跃升性能,得到了由于布局和气动特性不同引起的飞翼布局作战飞机机动性的新特点.研究结果对飞翼布局作战飞机的设计和作战使用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